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要做好林业工作,促进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高度重视和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广西林业科技的“排头兵”,是实  相似文献   

2.
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五十五年来,林业产业主要以提供木材及其加工制品的方式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标志,以实施“三生态”战略为契机,林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春天。林业“三地位”的定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使林业拥有了前所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2,(1):4
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回答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蕴含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决定》突出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文化的视角拓展、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更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决定》是清晨一抹温暖的阳光给森林送来万千气象走兽自由欢快地嬉戏飞禽朝凤般鸣唱老朽之树无忧无虑化作泥土茁壮的小树奋力触摸阳光无数的菌类尽展笑脸务林人把快乐的心情尽情释放务林人积蓄已久的激情开始轰轰地燃烧炽热的胸口火辣辣的发烫运足丹田之气放开喉咙大声地吼一句———我们终于迎来了林业的好时光《决定》是一场淅沥沥下着的透雨久旱后的透雨润泽了务林人干渴的心房弥合了务林人龟裂了的畅想透雨让失水的树木枝繁叶茂透雨催促树干的年轮快速扩张透雨在热…  相似文献   

5.
胡江浩 《职业圈》2011,(32):18-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电网公司出版的《企业文化手册》是推进“三个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在全公司推行统一的基本价值理念体系,进一步强化“一个国家电网”观念,树立“我是国家电网人”意识,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八次党代会作出决定:力争用3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现“生态州”建设目标。2001年3月,州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郑重提出,以退耕还林等林 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加快湘西“生届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建设的决定》,把“生态州”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如久旱逢甘霖,心里乐滋滋的。他在农家接受我们采访时激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①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概括为13个方面,包括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而文化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不仅被纳入国务院产业的“振兴规划”,还被写进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国民经济序列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软实力”问题。因此,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把出版工作推到我党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要求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使出版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出版业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2009,(2):64-6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林业新的历史使命。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林业建设、参与林业建设,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决定组织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生态文学作品大赛”。  相似文献   

11.
林业作为广西传统的优势产业,既面临着巨大市场需求,又受到资金危困、资源危机的困扰。在困难和机遇面前,发展速丰林产业,是协调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巩固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整个广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选择。速丰林产业是由速丰林营林、加工、销售及综合利用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包括速丰林营林生产、人造板、竹木制浆造纸等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多个产业,拥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完全具备支柱产业特征。把它做大做强,将有力促进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改善广西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磊昊 《生态文化》2011,(3):47-47
近日,《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征式印发。《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林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设目标:完善信息技术在林业核心业务等各个环节的应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80%的省级以上单位实现尢纸化办公,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在线处理;完善国家级林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3.
王广善 《职业圈》2012,(23):10-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到了民族复兴的高度,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29日,党中央正式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给水利企业带来千载难逢机遇。在新形势下,我们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抓思想提高、抓组织领导、抓学习转化”为着力点,树立先进学习理念,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努力创建学习型水利企业、塑造知识型水利职工、建设高素质水利队伍,为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5.
白爱梅 《职业圈》2011,(36):14-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于福江 《职业圈》2011,(32):10-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7.
广西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广西先民的物质创造力奠定了广西后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概览》一书对具有广西特色的陶瓷器文化、金属器文化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了解广西物质文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该研究的重点在于广西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及文化外宣,并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举例说明了4种翻译方法,即音译加注法、直译加注法、“约定俗成”法和修正错误法。以期通过物质文化负载词的译介为广西文化走出去提供经验与借鉴,提升广西物质文化的对外传播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文联主办的《生态文化》杂志,作为国家林业局主管、国家林业局宣传办直管的唯一一个公开发行刊物。历经了9个年头,在宣传林业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普及林业知识,关注林业建设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化刊物.打拼成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9.
首先引用两句话,第一句是说“注意力是科学家产生灵感的源泉”,第二句是说“感动是艺术家产生灵感的源泉”。今天我就围绕“感动”向各位介绍林业建设过程中所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通常在一个行业,文学艺术界的参与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因此,林业的大发展必然会带来林业文艺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袁文  郭宏伟 《对外大传播》2002,10(10):48-48
河南省唐河县张店镇依托地区特色,搞好外宣报道,大大提高了张店的知名度,较好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2001年以来,我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大传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外宣报刊台发表稿件21篇。我们在培养外宣意识、抓住地方特色、找准外宣选题上下功夫,主要做到了强化“三个意识”、“四个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