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高职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特征,以及在课堂上存在的迟到早退、教室进食、听课睡觉、玩手机、打断老师讲课等不良行为,从强化学校的管理职责、强化上课老师的引导职责等方面提出纠正这些课堂不良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常,对于课堂管理往往是过分强调对学生消极行为的控制、惩罚,而不是着眼于创建一种激发学生积极行为的环境.本文从分析课堂中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出发,洞察激发学生积极行为的因素,探索全新的课堂管理策略创建以人为本、相互促进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将"3R"融为一体的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即使学生认识(Recognition)自己的不良行为,悔恨(Regret)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客观地理解该行为为何不当的原因,并且协调(Reconcile)、纠正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如何处理课堂上的不良行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兰继军编译在课堂上,一些儿童表现出不良的行为,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也干扰了别的孩子的正常学习。常见的儿童课堂上不良行为表现,有多动、抑郁、退缩和攻击等。各班的任课教师都应了解班上有哪些学生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多采用外在控制的手段,如惩罚和奖励,会损害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变得被动和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和自律的品质。转变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态度,从心理学视角解读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信念和目的,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正面管教,不仅能有效减少课堂问题行为,从长期来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自律等方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课堂里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应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去分析,表面看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因素与老师也有关系。不加分析地将课堂里发生的行为一律归咎于学生是不公正、不客观的。一,学生方面的不良行为因素。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磨擦;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对待;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习上的挫折等。这些在课堂上都会有所反映。尤其是课堂上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能顺利达到教师的要求,频频成功,有的学生则连遭挫折,从而导致情绪的消极紧张、紧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泄不满,扰乱课堂秩序。如:打骂、推撞、讪笑等…  相似文献   

6.
课堂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能支持和促进有效教学。课堂管理中为了防范出现课堂问题,需要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行为标准,要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强化课堂上的积极成分,抑制消极成分,并想方设法把其中的中间成分转为积极成分。在处理学生不良行为时,重要的是对学生行为的正确理解,而首要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王立群 《中小学电教》2011,(11):103-103
<正>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有碍学生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全体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课堂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即过于注重课堂控制和通过奖惩制度达到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的目的,忽略了对学生积极行为的引导和激发,这就难以促进学生的不良行为的转变。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刚性太强而且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不良行为通常源于寻求关注、反抗意愿、厌倦情绪或者自卑与排斥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行为动机的理解、对正常规范行为的限定,决定了教师生成的干预方式。根据不良行为本身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忽略、提醒、直接干预、暂停、个别谈话等策略合理应对,并制定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课堂规则,带着爱和理解对待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而非从消极的角度强调对不良行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课堂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即过于注重课堂控制和通过奖惩制度达到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的目的,忽略了对学生积极行为的引导和激发,这就难以促进学生的不良行为的转变.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刚性太强而且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显然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通过对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探索了促进学生产生积极行为的因素,认为课堂管理应该以“激发学生积极行为“为核心,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堂管理是指鼓励课堂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即教师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和创造愉快的、建设性的学习环境 ,以及为了减少不良行为问题而采取的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教学活动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等的工作方法。它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 ,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课堂管理是教师最关心的部分 ,也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成份。课堂管理中以预防为主 ,以处理为辅 ,在处理课堂行为问题时 ,应以最少干预为原则。基于此 ,谈三方面的策略 :一、制定规则而今一些干扰课堂教学的事件时有发生。如 :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交头接耳等等 ,这些看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最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之一。城乡结合部中学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中学群体,其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更为突出。因此,如何认识和矫正这一类学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为学校、教育研究者及教师关注的焦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在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类型的基础上,运用行为管理理论和心理救治的方法帮助学生矫正其不良行为,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不良行为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堂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本人的学习,也会影响班级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诱发其他心理与行为问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家长、教师等微生态系统因素的影响较大,许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形成与微生态系统因素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对课堂不良行为的干预,不仅应着眼于学生,还应该着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不良行为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堂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本人的学习,也会影响班级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诱发其他心理与行为问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家长、教师等微生态系统因素的影响较大,许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形成与微生态系统因素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对课堂不良行为的干预,不仅应着眼于学生,还应该着眼于其赖以生存的微生态系统因素。  相似文献   

15.
问题行为是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课堂管理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 ,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要面对的主要是纪律、不良行为和问题行为。对此宜以教师和每个学生的尊严、需要和权利为基本出发点 ,制定大家愿意共同遵守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是现代学校教育中最常见、最棘手而又迫切需要预防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和制止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一、面对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应以预防为前提(一)提高对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认识课堂不良行为通常分为两种情况:其一,课堂不良行为大多发生在"问题学生"身上。教师首先要了解班级里的问题学生,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等要做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关于教师感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实证研究,从普遍性(所占学生比例)、班级管理所花费的时间、性别差异、最普遍和最麻烦的课堂问题行为、难容忍的与对学生发展不利的课堂问题行为等方面梳理,并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文化因素等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得出了发展趋势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问题行为是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不良行为通常可以定义为:在课堂中发生,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简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引起麻烦的一系列行为.通常包括对教师和学校的对抗态度,破坏课堂纪律以及不参与课堂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