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2011年全国高考卷Ⅱ理科试题,大部分都是比较常规的问题,但平凡中蕴含着不平凡,比如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  相似文献   

2.
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第22题),也是今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中的第21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8年浙江省高考理科卷第20题(文科卷第22题)为:  相似文献   

4.
2理科试题的解法 例2(2013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1题,14分)已知函数f(x)=e^x,x∈R.  相似文献   

5.
1 高考展望 1.1 考点回顾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综合题以主干知识为支柱,注重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尤其是在数列与不等式、数列与解析几何、向量与解析几何、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导数与不等式等知识中命题.全国各地的创新综合试题归纳起来有:构建新数域(譬如福建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6题);创设新变换(譬如北京市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2题);  相似文献   

6.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背景比较新颖,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因而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宠儿”.例如,2006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6题的背景是群论,2006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第15题的背景是定积分,2007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切线法,2007年山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泰勒级数,2007年广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迭代法,等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广东省高考试题中连续出现了含正整数参变量的解答题,用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如广东省2009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1题,2010年高考文科数学第21题,都是以压轴题形式出现.考生必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作保障,能恰当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1考点回顾(1)前几年的浙江省数学高考对三角函数的考查,一般是以2个左右的客观题和1个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以中、低档题为主。2013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卷的三角函数试题结构稳定,但理科试题解答题结构发生了调整,不考三角函数,改考数列,出现了三角函数、数列、概率之间三选二的格局,这并不是说理科高考对三角函数的考查弱化了。事实上,2013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卷中,三角函数在第4,6,16题及第20题的第(2)小题都有考查,特别是第6,16题中多角度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平而不俗、兼收并蓄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2008年数学高考评卷感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2008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理科卷第20题(解析几何综合题,题目和文科的22题相同)的阅卷情况,谈谈该题的命题思路、考生的答题反馈以及对解析几何综合题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上海市高考数学理科试题第13题(文科第14题)如下:某地街道呈现东一西、南一北向的网格状,相邻街距都为1.两街道相交的点称为格点.若以互相垂直的两条街道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现有下述格  相似文献   

11.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综观近几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卷与理科卷,三角函数都是重要的考查内容,大多数试卷出现l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1道解答题或者是1个小题、1个大题,分值为20分左右.其难度较小,但也有少部分题目较难,譬如2009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8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在解答题中,这类试题一般比较容易,只要考生基础比较扎实,得分率一般也就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文科第22题)是一道主要考查解析几何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压轴题.从试题本身来看,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能力以及方程思想.但由于试题的第一问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也不低,造成考生无法进入第二问的正确解决(虽然第二问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从而考生不能从整体上正确解答试题,使得本题得分率较低(满分12分,平均得分理科约为1.3分,文科约为0.43分).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许乃友 《中学理科》2000,(11):10-10
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压轴题第(22)题都是以双曲线为背景的试题.它们都与下述的有心圆锥曲线命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求递推数列通项公式是高考数列内容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且还是作为考查化归思想及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试题,大都处于压轴题中,如江西省自主命题制的2005年高考数学理科卷第21题和文科卷第22题、2006年高考数学文、理科卷第22题都考查了这一知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21题、文科22题,侧重双基,解法多样,现给出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16.
文[1]作者在做07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时,受山东卷理科21题(文科22题)和天津卷21题的启发,得出了一组优美的结论.为了与读者分享,特陈述于下:  相似文献   

17.
凌红 《中学教研》2010,(8):28-29
笔者通过对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深刻体验,得出了如下启示.现整理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真分析了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四川卷命题的形式及内容,并研究了部分试题的命题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特地对理科第22题加以评析,同时对第(Ⅱ)、(Ⅲ)小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东仓 《中学教研》2009,(10):27-29
2009年的高考刚刚降下帷幕,其试题会给考生和教师带来怎样的思考呢?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查阅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试卷》.对于该卷第21题,笔者经过认真思考,终于寻找到一种快速的解法(即解法4).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待定系数法证明数列不等式高考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答2009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20题第(2)问、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压轴题第(2)问的左边和2008年高考数学福建卷理科压轴题最后一问、2007年高考数学重庆卷理科第21题第(2)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