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高考自2008年改革以来,文科语文新增了附加题,其中名著阅读题占15分,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题型和考查的规律已趋于成熟。本文立足学生阅读现状和对六年考试规律的摸索情况,分析江苏省高考名著附加题的考查特点和规律,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名著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2008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在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切期盼中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于2007年11月下旬正式面世。仔细研究《说明》,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拿它与《江苏省2007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相比较,又会以2007年语文高考试卷(海南、宁夏卷)与之相印证,力图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或者说找出一些异同(变化)来,更好地调整高三语文复习,使之与明年的高考要求接轨。笔者对此做了一些研析,现将有关心得简述如下:一、从有关变化中解读《说明》中体现的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1."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说明》的  相似文献   

3.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论语》《孟子》《庄子》三部文化经典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八部文学名著明确列为考试内容。经典名著阅读由此成为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得不正视的热门话题,阅读经典名著的活动也从此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4.
朱立红 《语文天地》2014,(11):10-11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目第一次采取必答卷加附加题的形式,将名著阅读题放人了附加卷中。高考与名著挂钩,本是好事,因为对于千百万考生来说,高考就是指挥棒,这一举措或许能改变青少年阅读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赵仲春 《新高考》2009,(3):22-23
2008年,名著名篇的阅读考查首次出现在江苏省的高考试卷中。因为是初次亮相,所以不为难考生,两道简答题还是比较浅易的,稍微接触过《呐喊》与《红楼梦》的考生都能作答。而2009年高考名著名篇简答题的考查可能会考得更细致、更灵活,必将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自2008年开始将名著阅读作为高考语文附加题内容,但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从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周莹莹 《语文天地》2014,(31):10-11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目第一次采取必答卷加附加题的形式,将名著阅读题放入了附加卷中。高考与名著挂钩,本是好事,因为对于千百万考生来说,高考就是指挥棒,这一举措或许能改变青少年阅读缺失的现象。有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年的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读书最多的学生阅读量又大多集中在辅导资料上。2014年,政府又将倡导全民阅读写进了工作报告。可见从引领学生阅读名著的出发点来看,不能不说高考考名著是值得赞赏的,而且高  相似文献   

8.
探究题是江苏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必考题型。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08年,江苏省在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开始设置探究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连续几年来,探究题成为了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常模。下面就2008至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探究题,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对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虽然从整体来说,2008年的福建语文高考试卷,无论从结构还是题量、赋分,与2007年比都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且还有《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约束,我们还是看到了今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试卷所呈现的一些新意。  相似文献   

10.
对于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的加试题,命题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的吴锦教授作了如下的解析:文言文阅读出两道题,一道是断句题,6分,用斜线"/"标识;一道是简答题,4分。名著名篇阅读出三道题,一道多选5  相似文献   

11.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人文素养。为此,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此再度列为“考试内容”。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考生看到《考试说明》已是2001年3月),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它将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如何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牢固识记面广量大、需要高中三年掌握的名句名篇,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笔者以为只…  相似文献   

12.
根据《湖南〈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相对于2006年而言,在文言文阅读部分将减少一道选择题,增加一道简答题,同时将原第四大题中的文言文翻译调整到第三大题。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说明》的出台,语文学科选考历史科目的学生增加了一项新的加试内容——名著名篇阅读。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上海语文高考现代文《灯笼红》阅读题作为样题被选入上海教育考试院的考试手册,但其中一道题的答案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左香 《现代语文》2011,(8):151-152
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好书,读名著更是如此。为了检测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高考试题命题者越来越重视名著的考查。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在40分附加题中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占据将近40%的比重。在2009年高考方案中又明确提出,把附加分纳入总分,这无疑又提高了名著阅读题的地位。那么,  相似文献   

16.
江苏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增加了“探究”(F)这一能力级,这就意味着2008年的考卷中将出现“探究题”。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尤其是从语文新课程学习的角度看,考查探究能力并不奇怪,因为培养探究能力,正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探究题也是必修和选修教材文本后练习中常见的题目。从高考来讲,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卷已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它将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  相似文献   

18.
关于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的命题,《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以下简称《08年考试方案》)在其“试卷结构与内容”部分作了这样的说明:“数学必修题考查必修和选修系列1内容,附加题主要考选修系列2和系列4内容。语  相似文献   

19.
陈静 《新高考》2007,(9):22-24
2006年江苏《考试说明》中增加了一道新的高考题型——"综合探究题",2007年江苏《考试说明》继续沿用这种题型,《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同样给出问题探究题型。该题型是以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江苏高考开始对选修历史的考生考察名著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规定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十部名著作为必考篇目。这样名著才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名著阅读的复习往往是用名著的概要阅读和做题代替的。特别是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整阅读,只读自己感兴趣的,男生不读红楼,女生不读三国,都是刚开个头,就读不下去了。这样,我们的阅读目标就难以实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来,笔者尝试着让高中学生从高一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等长篇名著。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摸索,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下面笔者就以《三国演义》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指导阅读名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