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文写作能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无论是图表作文 ,还是图画作文 ,作文考试重视能力已经是大势所趋———通过语言的能力 ,将所示信息经过一定的修辞手段转化为另一种信息的能力。高考作文占2 5分 ,足可以说明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如果平时缺乏足够的训练 ,学生就会感到写作无从下手 ,充满畏难情绪 ,迫不得已写 ,也会出现一些病句 ,用词不当 ,构句无章 ,错误频出 ,行文不流畅 ,表达不地道 ,毫无写作质量而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 ,可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一、重视写作教学的训练阶段  英语教…  相似文献   

2.
孙云 《考试周刊》2013,(97):48-48
<正>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进入写作的门槛,对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提高一个层次。教师如何指导中年级学生写作呢?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是相当重要的。从小学生作文整体来看,没有一定的语言、素材、写作技巧、作文修改方法,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来的。一、摘抄课文佳句,丰富语汇新课标明确提出积累词汇、加强背诵的要求。如何积累词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支支用完的笔、一张张写满文字的纸、一本本刊登着我的作文的杂志,满载着我对写作的喜爱与付出。曾经,我对写作无比厌烦,因为老师总让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我的作文,说我的作文这里不太好那里不太对。而现在,我爱上了写作,因为我找到了适合我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是中年级段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阶段既是低年级写话训练的一种延续,又是为高年级写整篇字数较多的作文的一种准备。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巧妙激  相似文献   

6.
很多小学生提起作文就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把写作当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怎样才能使他们从“要我写”的状态进入“我要写”的佳境呢?方法当然很多.激励法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志慧 《文教资料》2014,(14):51-53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怎么才能帮助学生消除这种畏惧感,让他们轻松地写作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感悟生活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这是学生能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良好基础上.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颇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通过“敞开心扉写随笔——笔触延伸写生活——学会审美写个性”三部曲.让学生愿意写作文、能够写好作文,表现出鲜明的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写作通常反映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写作策略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小学语文作文现状目前,我国小学作文写作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不明确写作内容。目前,教师预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作文的写作,然而很多学生对写作内容不明确,写不出作文。如笔者向学生布置一篇题目为《我的书包》作文写作时,向学生展示了相关范文,并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如何带领学生迈进写作之门呢?我针对三年级作文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让学生能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与写作乐趣,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力求让学生作文乐意,下笔有言,成文自如。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作文教学,老师花了很大的气力,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写作是一件很令人头痛的事,是一个不轻的负担。问题何在?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甚至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这是造成学生写不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耿建红 《现代语文》2010,(7):134-135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写作课上,学生眉头紧蹙,久久不能下笔:布置作文时,学生嘟哝“不知道怎样写”“想不到写什么”……这些正是学生写作焦虑的表现。写作一直是让学生头痛的难题,从小学阶段开始的几句话,到几段话,升入初中,就要写不少于600字的长篇了。在“几经辗转”“绞尽脑汁”后,终于模式化的作文“新鲜借鉴”出炉!  相似文献   

14.
一、调不起胃口的写作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是令人忧虑的。大部分学生厌倦作文,严重的到了恐惧作文的地点。有的高中生,连一件事都写不明白,作文水平不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与高考的要求也很难适应。究其原因,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多年处于被动写作的状态,驾驭文字的水平自然就低。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作文写作训练外,还注重指导学生写好周记,这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下面是我对学生写周记的感悟:一、习作情趣激发的载体写周记是培养学生写作情趣的好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指导学生写好周记,能则多写,少则每周一篇。写作素材丰富,时间充裕,体裁不限,轻松写作,学生易接受,训练效果明显。试想,十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缺乏写作动机,已成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一道重要屏障。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甲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的写作从消极被动的“要我写”进入积极主动的“我要写”的良好态势,是进行作文教学迫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分析中小学生写作动机产生的心理机制入手,探讨激发写作动机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却也是"老大难"问题。目前中学生的作文状况让人十分担忧,学生没有写作热情和兴趣,写作动力不足,大多数学生被动写作,因而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厌烦心理和敷衍心理。这反映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低效现象。本文旨在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教师"下水文"和作文评语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初中生从"要我写"走向"我要写",提高写作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写作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这的确值得深思,需要我们去探究。这里,我想就作文教学应回到写作本源方面谈些个人看法:一、转变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作文教学刘国正老师指出: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是注意指导学生怎么写,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去探索写作的源泉。‘写什么’是‘怎么写’的前提,不注意写什么,会导致一种八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迫于师命,写不出又不能不写,于是就东拼西凑、无病呻吟,这样的作文是枯燥的、乏味的。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近年来,我尝试"循环日记"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一、做好宣传,一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从一年级起步,这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我从一年级开始教学就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如何让学生爱写也乐写呢?在开学的第一周家长会上我就开始宣传和安排"循环日记",让家长明确  相似文献   

20.
张乐乐 《现代语文》2009,(6):137-13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师生。每次写作,学生们往往会说,“没东西写”,“我写作水平小学开始就不好”等等,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写作思维的发散。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写作意识,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字里行间,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才能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创意写作,才能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