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婷 《科教文汇》2010,(35):45-46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学形式,很多人对它是否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产生疑问。本文从书院的起源、书院的组织形式、书院学生管理、书院的教学目的、书院的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分析其是否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相似文献   

2.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模式。本文从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阐述宋代书院教育特点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缪银丹 《科教文汇》2008,(5):109-109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模式。本文从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阐述宋代书院教育特点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院的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气氛、倡导身体力行、提倡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等方面对中国当代高校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鸽  于东红 《科教文汇》2010,(22):3-3,31
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非营利的教育机构,经费是书院生存的关键。现在民办高校也面临着经费紧张的问题,探讨书院的经费来源,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高校的重视。我国也普遍开展了通识教育,但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以书院制为载体开展通识教育受到许多高校的青睐。本文以南京审计大学为调研对象,调查、分析书院制高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效果,为书院制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更好地推动通识教育在书院制高校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发展及其在创办性质、教育体系、职能作用、教育目的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都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发展及其在创办性质、教育体系、职能作用、教育目的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都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基辰 《科教文汇》2013,(4):15-15,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我国古代教育环境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本文从继承和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重视集体学习的学习两方面来论述我国古代教育环境论之现代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谢春燕 《科教文汇》2008,(19):224-225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到清末因自身的腐败和急剧的社会变动作用下,书院由衰败转而改制为学堂,蜕变中重获新生。本文以四川典型的锦江书院为列,努力揭示这一旧貌换新颜过程中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我国古代教育环境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本文从继承和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重视集体学习情境的学习两方面来论述我国古代教育环境论之现代借鉴。  相似文献   

12.
蓝娜  林兵峰 《科教文汇》2021,(12):32-33
高校书院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文通过阐述书院制育人模式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现“三全育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以汕头大学住宿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为例,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模式,提出书院矩阵式团队架构、软硬件双层保障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实时监管系统的思政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教育方法对今天的“两课”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试从增强“两课”教育针对性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本文就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法、愉乐学习法和指导学法等教育思想以及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启示谈点见解和认识,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高校学生在学业、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相较于长辈、教师的指导,他们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即朋辈寻求帮助。在书院制育人模式下,探索朋辈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你好!Idol”思想引领育人平台为例,分析书院制育人模式下推进朋辈教育的意义,并进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即有培养高级人才的太学和国子监,唐末宋初以后产生发展起来的书院,也大多数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产生最早而且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高等教育却不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自然延伸的发展,而是在西学东渐潮流的冲击下,在中国近代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发展模式不断转换紧密相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所谓高等教育的理念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汉武帝到清朝晚期,奉行的是孔子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想;二是从1905年晚清政府做出“费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决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以“注重理性,学术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了理念。”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介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1]。它始建于唐末五代,经宋、元、明,虽时兴时衰,但一直延续至清末,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它存在了一千余年,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书院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书院的教学经验独树一帜,其精华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一、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经验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兴起于北宋初,勃兴于南宋,…  相似文献   

18.
汪宁 《内江科技》2010,31(12):59-59
现在的学习对古代文化缺乏重视,但古代文化却对现在的教育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古汉字的古字型中表达出的古人的教育观点与现代观念作对比,从而更完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贝广勇 《科教文汇》2008,(30):52-52
由理学大师开办和主持的宋代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课形式、学术研究及其制度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对当今高校教学管理仍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李春民  李焕 《科技风》2014,(19):276-276
书院制做为一种新型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在我国部分高校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重要影响。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借鉴书院制的做法,对学生管理和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