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对应着 ,学生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 ,找出中间问题 ,才能解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下面谈一下具体作法和浅见。一、加强基础训练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可以让学生循着一步应用题的思路 ,通过议论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中间问题 ,由于这种分析不是全新的 ,只是在分…  相似文献   

2.
孙琪 《甘肃教育》2000,(3):29-29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 ,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和基础。要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首先要找出中间问题 ,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找出中间问题 ,就必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解答。这是两步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我的做法是 :一、由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改编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找出中间问题将前后两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通过组合改编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例1 粮店某天上午运来面粉37袋 ,下午运来面粉25袋 ,这天一共…  相似文献   

3.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小学数学复合应用题,无论如何复杂也都是由若干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复合应用题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应用题,多么复杂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理顺,并能逐步求出最后结果。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数条件再当做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找出解决它所需要的两个条件……,这样直到找的条件都是题中已知条件为止。分析法其实是个“逆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合应用题就会被一步步分解为依次解  相似文献   

4.
一、理解性困难及其克服这种类型的困难究其原因是由于对复合应用题的不理解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当学生遇到复合应用题时,看不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眼巴巴地看着有些惘然,对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更不可知。对于这种困难,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仔细地分析,找出有关能反映数量关系的词语,首先应把它分解成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逐个进行解答。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还要让学生懂得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需  相似文献   

5.
一道复合应用题中,除了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外,还隐藏着一个或几个未知数量。要解答这样的应用题,必须先求出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未知数量。它是已知条件所解答的问题,又是解答最后问题所必须的条件,所以叫做应用题的中间问题。提出中间问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中间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一、分析法与综合法由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再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又可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应用题要求的解为止,这种思考方法叫做综合法。从应用题最后所要解答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已知条件,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未知条件作为要解答的问题,再找出解答这一个(或两个)问题所需的条件,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所找的条件在应用题中都是已知的为止,这种思考方法叫做分析法。例:一个服装厂计划做上衣1…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要求是“会解答”,那么,如何达到会解答?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摘录整理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由于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已知条件中隐含着两个中间问题,数量关系复杂,叙述的形式和顺序也多种多样。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就要进一步教给学生口头或书面摘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弄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了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  相似文献   

8.
两步应用题是“九义”数学第五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教材中除扩展含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这种结构外,又出现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要在解题过程中用两次。每个例题后都安排了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思路相近的变式训练,同时将三个己知条件(例1、例2)和两个已知条件(例3、例4)的例题分三组进行教学。两步应用题的解答都涉及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材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反映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与复习题比较,学生容易找出两种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寻求解…  相似文献   

9.
本册应用题是多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及归一应用题。复习时,应以简单应用题为基础,从搞清基本的数量关系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对一些数量关系隐蔽、已知条件多用、中间问题较多或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应用题,更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全面分析,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现就本册应用题的复习提出如下建议:(一)重视简单应用题的算理训练。学生学好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熟练地解答各类简单应用题就会减少解答复合应用题的阻力。为此,不能忽视简单应用题的算理训练,而应作为专项训练。下举几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     
整数、小数应用题   一、知识要点   整数、小数应用题主要包括两类问题:1.简单应用题,只有一组数量关系,通过一步计算就能求出问题.2.复合应用题,解答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只有一个是直接给出或一个也没直接给出,另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隐藏在已知条件之中.另外还有一些典型应用题,比如“归一问题“等,则需要深入分析,掌握其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复合应用题内容广泛,结构复杂,已知条件与问题和不同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需要学生根据应用题叙述的意义合理地选择、组合已知条件,经过多次分析综合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复合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心理障碍: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学生对题中给予的已知条件不能直接解答;分析数量关系找准隐蔽条件的思维过程,学生会感到困难;复合应用题内容广泛,结构复杂,不仅已知条件与运算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且也没有一套固定办法照“章”办事,学生往往感到茫…  相似文献   

12.
复合应用题内容广泛.结构复杂,已知条件与问题和不同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需要学生根据应用题叙述的意义合理地选择、组合已知条件,经过多次分析综合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复合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3.
1.①(通过一步运算就能解答的应用题),(十)。②(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的应用题),(不具有特定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具有特定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③(综合法),(条件)(问题);(分析法),(问题)(条件)。④(总量、单一量、单一量的个数);(通过一次除法就求出单一量的),(通过两次除法才求出单一量的);(进一步求出若干个单一量是多少的),(进一步求包含  相似文献   

14.
小学应用题教学历来是个难点,尤其是复合应用题,题型复杂多变,学生解题时常感到困难.要提高小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重视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它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每一道简单应用题都只有两个已知数量和一个未知数量,这三个数量处于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中.解答简单应用题,就是要对其中的两个已知数量进行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一种),从而求出未知数量.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认真读题,会说三句话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学在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找不准除数,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懂这类应用题的问句的含义所造成的。例某村去年计划造林160公亩,实际造林200公亩。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解答这类问题时,一般要从题目的问句入手,通过分析,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再把已知数据代入数量关系式中,列出解题的算式。从题目的问句“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可知是在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亩数”是“原计划”造林公亩数的百分之几。列出数量关系式:增加的公亩数÷原计划的公…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始终是个教学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正确引导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这种转化中,学生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把数量关系和具体内容分离开来,根据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分析的出发点,已知条件是综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十分简单,它通常由“两个条件”(已知的数量情况和相应改变数量的情况)和“一个问题”(在两个条件下的设问)组成。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题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依次解答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前提,掌握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是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必要条件。小学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中、高年级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小  相似文献   

18.
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步计算应用题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已知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地对应着 ,学生要学会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 ,才能正确解答。这一点是学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因此 ,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打好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1 .抓好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运用分析法或综合法,把隐蔽的“中间问题“找出来。例1 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余下的如果平均每小时批改4篇,要多少小时才能改好?(第五册p.110,9题) 用分析法分析,要求出“余下的要多少小时才能批改好”,必须先求出“余下多少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指的是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在简单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可以相加、相减、相乘或相除,求出和、差、积或商。而在复合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若是间接条件,必须通过中间问题的解答,才能最终使问题获得解决。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训练,就是在两步应用题教学之前或教学之中,针对有直接联系的条件与中间问题所进行的专项训练。一、数与数之间的联想训练让学生联想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为两步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训练打基础。单纯给出两个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