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地理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活动板块”的设计成为区别于以往教材的一大亮点。新教材将许多内容融于活动之中,设计成形式多样的活动题,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达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增强情感的目的。课堂讨论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要形式,能否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地理课程的设计,应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人生观为目的,以探究问题、锻炼思维为主线,以开展地理阅读、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作辅助,构建开放式课程。一、开放式课程的含义1.教材的开放性。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式搜取的地理信息和资源,带到地理课堂,通过学生的互相合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分享资源。在课本教材的使用和开发上,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教师可以创造性地重新组织素…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新教材 (人教版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整个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 ,在继承现行初中地理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一、教材设计新颖初中人教版新教材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大量美丽的插图布局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提供的图片和数据能充分体现地理事物的最新发展动态。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 ,教材中的“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这种形式 ,不但能复习巩固旧…  相似文献   

4.
“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 程标准基本的理念之一。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是对现有以 教材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 识、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知识。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大 气的受热过程”为例,设计情境生活化的问题式教学环节,围绕 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引导 学生探究解决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帮助 知识框架的建构和内化。  相似文献   

5.
陈志鸿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22-123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背教材的现象。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材奉为“圣经”,并以此来“规范”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割断了教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变更授课顺序,调整授课时间,选择教学实例,把教材作为学习材料,树立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一、开放式教材观开放式教材观要求教师以质疑的精神对待教材,对“教什么”和“如何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并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挖掘课程的潜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扩展其学习空间。如关于地图要素的学习,可设计如下教学内容:①让学生熟悉校园,为画学校平面图做准备。②让学生回到教室,画学校的平面图。③学生讨论、汇集在画平面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④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地图要素及其重要性。⑤以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画校园平面图的一些基本技能。⑥让学生重复①、②...  相似文献   

6.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课堂讨论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资料,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发表自己的见解,完善认识,提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成果展示——评价完善。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课堂讨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周秋生 《教书育人》2000,(13):22-23
传统的地理教育高耗低效,已使教育认识到革新教法的必要性。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地理教育模式,很难摆脱“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围绕教师转”的旧筐。随着创新教育理论的提出,“大教材”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同。构建“地理大课堂”,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设置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活动”应以辩论、讨论、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等多样化方式去进行,努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优化“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优化“问题设计”的基本方法、优化“问题设计”的关注点和着力点以及优化“问题设计”的意义四个方面探讨在高效地理课堂中进行优化“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旨在突出地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抓手,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全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主题式讨论”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合作来探究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新的地理学科倡导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个性化的地理学习。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被地理老师所采用。一、“课堂主题讨论”的基本形式1.全班讨论。全班讨论一般是教师就某一设定的教学内容或课堂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学习“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时,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2.分组讨论。开展小…  相似文献   

11.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但由于课时、场所等的限制,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体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列为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了培养这一素养,选取“土壤”一节,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讨论、探究活动,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感知、探究真实的地理环境,是对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的一次尝试。同时,借助地理实践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以期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周中见 《黑河教育》2013,(11):59-59
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与老版本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地理新教材中“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宗旨都是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与动口的能力,突出了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处理好教材中的“活动”、开展好地理“活动”教学,是正确把握教育新理念,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就以鲁教版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为例,从两大方面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3.
时事新闻是地理教学中很好的"活教材",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用时事新闻导入新课、进行课堂总结和课外延伸,将时事新闻穿插在课堂知识讲解中,根据时事新闻设计课堂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14.
王鸿 《华章》2012,(11)
从情感出发,用“心”与学生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生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挖揭教材中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必要性等,最终达到“让中职生喜欢上地理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构建有效的地理课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面对现在很多初中地理课堂中出现的学生活动只停留于形式,有效性差强人意这一问题,本文从有效的学生活动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作用,有效学生活动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旨在讨论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让地理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汪孟吉 《文教资料》2007,(12):186-187
地理教学中的和谐教育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学结构与各个环节,使“教”与“学”处于和谐状态中。和谐地理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背景下必然选择,要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师就要转变角色、营造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地理图像是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重要表达载体,通过“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方法:文章围绕创设以图导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思考探究与实践结合、在课后作业中运用思维导图等策略,在高效导入地理新课、优化课后巩固复习过程中将初中地理课堂内外知识衔接,顺利实现“以图导学”。研究结论: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图导学”教学模式优势作用,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地理教学效率,让各层次学生在轻松、高效学习过程中促进地理能力以及核心素养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挖掘地理教材文本中渗透的育人理念,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探究方式,用独特的教学情境的设计、风趣幽默的语言,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有表现欲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表现情景,满足学生表现的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表现自我教材中有些知识点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不直接讲述,而立足发挥学生的群体优势,把问题交...  相似文献   

20.
张天恒 《天津教育》2023,(11):77-79
<正>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至关重要,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在学习中,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做好课堂导入设计,那么学生学习时就会一头雾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阻碍地理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从“趣味导入”“问题导入”“复习导入”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阐述,从而使教师有效利用课堂导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一、利用趣味导入培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