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青岛市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创新型城市,迫切需要盘点城市高层次人才资源,明确构建高层次人才聚集地的必要条件,认清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存在的局限,分析高层次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青岛市不仅需要知己知彼,做好规划,加强领导,更...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合作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探讨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分析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大环境下,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本文在对泰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构建出一套适合泰州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泰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天津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使命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高校是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肩负提供人才、技术、思想、智力、文化支持的使命。为推进天津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高校要通过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供给,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思想库、智囊团,建设创新型城市文化等举措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机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而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创新微观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及其绩效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形成模式是深圳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来源。是深圳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核心和基础。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就是因为初步成功建立起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同时实现大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双赢的局面,必须大力开展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法制的研究和完善.通过运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立法现状作一充分了解,本着客观真实、务求实效的原则,运用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法律现状作出正确的分析,并深入政府、企业、高校等了解对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立法需求,提出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知识产权法律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走向知识化、现代化的产物。文章立足黄石发展现状,结合黄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指明了黄石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重点,并对黄石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常州应该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依据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典型经验,基于"科枝条件较弱、经济条件较强"的现实,常州创新型城市应定位为侧重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常州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于整合区外科技资源,以模仿创新为主,着眼于苏南地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础,着力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岛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国家体育政策向群众体育的倾斜,青岛市需要在理念与管理方面进一步升级,实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供给现状分析,对比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青岛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应在后期投入、利用率和城市特色等方面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于2006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布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这一战略提出后,全国各地超过200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深圳是国内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着力打造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使得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深圳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自主创新之路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希望为本溪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提出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目标,是基于自身具有的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和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背景。近年来,青岛市通过规划引领、功能区带动、产业支撑、创新驱动和环境营造等举措着力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在蓝色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功能区建设、蓝色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需要打造全新城市消费功能。目前青岛市存在外来消费吸引不足、新零售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青岛市通过聚焦开放、时尚与国际化,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与国际时尚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同步发展等举措强化优势;聚焦品牌与国际标准,提升青岛消费能级,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等途径补齐短板;聚焦服务与管理,全面提升青岛消费环境的国际化水平等手段提升环境;聚焦支持和配套,完善和提高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保障水平等措施完善政策,促进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自1891年开埠以来,青岛的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个无名的小渔村,到带状的狭长城市,再到今天拥湾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青岛城市建设与发展思维不断成熟、更加科学的历程.每一次城市发展思维的变革,都会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随之会带来城市发展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了青岛市保险市场的自然、经济环境以及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青岛保险市场的现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并基于以上内客展开了对青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思考,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日企持续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日企的发展增加了税收,推动了日语等相关人才的集聚与培养,还改变了青岛的城市空间,引发青岛社会人群分异,拓展了青岛的经济圈。政府要积极吸引大型高技术日企、高端服务业日企到青岛发展,把日企的发展纳入总体规划之中,使其成为参与青岛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青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帆赛的主办城市,如何力争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帆赛,尝试从城市建设系统、人文建设系统、经济建设系统……等几方面,对奥帆赛举办的程度进行评价,作一次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青岛市提出了建设宜居幸福城市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部署。"宜居幸福"既是一种物质财富的积累,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张扬。为此,青岛要梳理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精神,完善惠及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的综合功能,从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公关的角度分析青岛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城市形象对于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凭借出色的城市形象传播力获得"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称号。本文从城市公关的角度总结、提炼了青岛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抗日战争之前,大量文化名人寓居青岛,其中包括声名斐然的教育家、闻名遐迩的作家以及短期旅寓的众多文化名流等。这些文化名流的聚居和碰撞,使当时有“文化沙漠”之称的临海一隅青岛一跃成为30年代山东省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尽管旅寓时间不长,旅寓名流们不仅给青岛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旅寓文化遗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岛城市文化的格调和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