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海 《新闻界》2007,(2):22-23
一、西方传媒业的集中化战略及其对华扩张根据传统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概念界定法,传媒集中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狭义的“传媒集中”指传媒集团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并购。一般情况下,传媒经济中的横向集中指某一家媒介公司购买另一家媒介公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得媒介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整合,表现为媒介产业的重组与并购;另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表现为媒介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不断外包。  相似文献   

3.
赵星耀  姜昕 《当代传播》2006,(4):116-118
2006年5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教育报刊社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传媒经济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以“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为主题,以“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办好会议,促进发展”为主旨,共收到学术论文140多篇,先后有80多名中外学者就“中国传媒业发展”、“中国传媒业的创新”、“传媒产业:全球化与多样性”、“印刷媒体、广电新闻与网络媒体”、“传媒并购与集中趋势研…  相似文献   

4.
媒介全球化对我国传媒的冲击,绝不限于WTO协议中的承诺,也不限于我国的传媒开放政策。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不仅互联网作为一种全球媒介本身这一点会不断改变,而且它还会成为媒介全球化的助推器。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全球媒介竞争中,政策壁垒显得十分脆弱。在传媒开放政策方面打防守战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投入全球媒介竞争的洪流,打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媒介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媒介组织及媒介集团的产业链、价值链重新进行了调整与建构,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整合,表现为产业的重组与并购;另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  相似文献   

6.
王洁 《新闻界》2004,(6):27-27,53
毫无疑问,全球化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现实之一,已经成为我们思考当今的时代、当今的文化,思考我们自身命运和位置必须加以参照的现实因素。在不可遏止的全球化浪潮中,媒介和传播都扮演着核心的甚至是限定性的角色。如果没有一个全球发展性的商业传媒系统来推进全球市场并鼓励消费价值,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大概就不可能发生。与以往传媒系统主要是民族的和区域性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一个全球化的商业传媒市场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7.
胡忠青 《新闻界》2005,(1):47-4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传媒产业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中国传媒业也必然面临国内外的直接竞争和自身多种因素的碰撞。当前,有着巨大媒介消费增长潜力的中国传媒市场已吸引了众多国际传媒“巨鳄”的关注,这些有着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跨国媒介集团早就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传媒市场运作机制的变革,催生出多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新闻集团。  相似文献   

8.
江玮  蔡尚伟 《声屏世界》2004,(10):47-49
最近20年来.全球媒介市场的联盟与并购在规模和资本额度上不断地刷新记录。为与强大的国外传媒集团抗衡。日益全球化的中国电视业也掀起了它的资源整合浪潮。但是.中国电视仅仅把做大做强的目光停留在电视台,却忽略了中国电视的重要一翼——民营电视。从“民营”的实质看。“民营”是一种灵活有效的经营方式,民营电视是作为政府或国家直接经营的国营电视即我们常说的体制内电视的另一面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传媒集团纷纷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他们的传媒帝国版图,为了应对西方传媒集团的挑战,中国的传媒集团也应该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新闻集团在国际扩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以新闻集团为例,分析新闻集团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希望能给我国传媒集团“走出去”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周亭 《视听界》2006,(2):37-40
一、政府实施保护政策的宏观背景:国际媒介市场的形成和新经济的发展国际媒介市场的形成和新经济的发展是一国政府对本国电视娱乐产业实施保护政策的宏观背景。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新自由主义者们“放松规制”的呼声下,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开始在这些国家形成,而资本以寻求最佳投资机会为目标的自由流动正是国际市场形成的前提。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很快席卷世界,演变成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为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大型跨国传媒集团诞生了。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新闻集团、维旺迪、索尼…  相似文献   

11.
论变革新闻传媒教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因而在新的媒介生态形势下.需要变革传统新闻传媒教育理念,树立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一、资源整合:全球传媒的共同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接一个大型并购案搅得全球传媒市场沸沸扬扬。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案、国际传媒航母--维亚康姆在世界各地的连续收购等等。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一家传媒巨头在大型并购完成后盈利。原因主要是并购后的整合出现了问题。与西方传媒的大规模并购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10,(2):7-7
国秋华在2009年12期《新闻爱好者》撰文说,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媒体面临诸多变革与挑战。 1.经济全球化改变传媒的生存环境。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呼啸而来。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商品的信息化和市场的信息化。在信息全球化的支撑下。媒介受众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改变,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郝佳 《新闻窗》2012,(3):55-55
媒介形式的大融合,既是当前媒介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广大传媒对象和传媒市场的要求。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对于媒介传播而言,形式占有重要地位,媒介的形式决定着媒体的内容。因此,大融合形势下的媒介内容必将为广大传媒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传播是文化事业的核心构件。当今经济全球化伴随文化全球化,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以一种全球化的眼光审视新闻传播。我国现有报纸和广播电视分别为2000多家,有50多万新闻从业人员,其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之庞大为世界少有,但是我国传媒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不大。而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各种新闻、信息、影视片等却大量渗透于我们的各种传媒之中,出现了信息传播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入世”后,我国大众传媒将完全暴露在世界媒体竞争的大环境下,受众也将被置于世界媒体的影响之下,如何抵御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入侵实乃一…  相似文献   

16.
“大鱼吃小鱼”现象在商界日益增多,传媒行业也流行起了并购热。并购可以让媒介产业的资本相对集中,让广播电视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最重要的是并购使媒介以较小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实现资产存量的有效配置。同时,还可以降低媒介企业在生产、销售、扩大覆盖方面的成本、减少管理费用,并且降低广告的千人成本,从而提高媒体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视传媒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媒介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同质性很强的栏目,而加入世贸组织则促使国内媒介市场进一步开放,媒介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如何能在众多传媒中安身立命,是每个电视台特别是城市台,面临的重要课题。电视台的竞争,实质上也就是频道的竞争,节目的竞争,这种竞争依赖于品牌的运营。于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开始把创立频道品牌作为取胜的有效手段,以迎接大众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今天,传媒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成长性最好的板块。与其他经济类型一样,世界传媒产业也在新技术推动下开始历史性变革,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因此面临极大的压力。压力一是源于新媒体作为新生经济力量,对传统媒介的收益分流,并直接危及传统媒介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主编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论文集《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6年5月,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于北京举行。这是该会第一次在亚洲,也是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自 90年代开始 ,世界媒介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全球化和市场化是重要趋势。与此同时 ,中国媒介行业也在经历自身的变革 ,市场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基于此 ,本文以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为入口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市场重组的种种特征和矛盾。我们发现 ,媒介市场化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 ,现行的媒介行业政策极大地制约了其市场扩张的能力和范围 ;而地方性的广播电视集团在行政体系限制下很难走出无法参与国际传媒竞争的困境。此外 ,广播电视集团化带来的经济权利的集中 ,在目前媒介制度环境中 ,有利于强化宣传管理 ,但之于应对WTO之后海外大媒介集团的挑战 ,尚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