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有人曾提出,新闻标题是“向读者‘出卖’报纸内容的重要一环”。街头报摊上琳琅满目的报纸,头条和报眼位置的新闻,其标题大都以鲜明的新闻事实而醒目夺人。把人们最欲知的最新的事实报道,放在头条和报眼位置,把最能吸引读者的新闻事实做到标题上,以此扩大市场销售,已成为报业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了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的鲜明特征与发展趋势。●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闻特性的本质要求,两者有其内在联系,其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是这种事实的公正、客观的报道。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2.
黄斌 《声屏世界》2006,(4):66-66
新闻头条,由谁做主?这看似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当然是由新闻事件价值的大小,按照新闻规律和受众的要求来决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新闻潜规则和陈旧的报道理念,仍在左右着新闻头条的产生。一、随官职大小而定。比方主要官员出席的会议、活动,不论事件大小,不分轻重缓急,毫不例外地占据新闻头条,其余条目的排列顺序则按出现官员职务排名的前后来定。尽管群众对此议论纷纷,但乐此不疲者众。二、随媒体的好恶而定。一旦当天没有主要领导的活动,媒体便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关系好的,哪怕平时瞧着顺眼的都可以冠冕堂皇地上头条。三、随攻关…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天天在议头条、抓头条、争头条、评头条,新闻院校也长年在教头条、学头条。但是,全面、系统地探索、分析头条新闻原理与应用的理论专著却一直寻而未见。令人欣喜的是,拓荒者出现了,陈一  相似文献   

4.
新闻节目的后期编排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 首先要选准头条,吸引眼球。一期新闻节目。头条无疑是重中之重,必须精心选取,着力打造成节目的亮点与看点。头条新闻的取舍应该取决于其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价值大、时效性强、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选题,  相似文献   

5.
姜婷婷 《今传媒》2016,(11):132-133
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这得益于他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主动记录历史,为无名者立名和以文学入新闻.  相似文献   

6.
曾江 《新闻记者》2004,(12):20-20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暨香港大学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兴荣的新著《新闻哲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哲学为切入点,对新闻学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进行探讨。新闻哲学向来被视为建构新闻伦理学的基础和前提。当媒体与社  相似文献   

7.
梁衡一直都在从事新闻事业,提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观点。梁衡把新闻分为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三类。提出叙述是新闻的基本功,消息写作讲求三点定位,通讯写作讲求内核延伸,头条写作讲求三点一线,政治是新闻的生命力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头条是整张报纸或一个节目的亮丽所在,是一个新闻单位总体业务水平的充分展示。它是一个新闻单位的领导关注力与业务着力点的体现场所,反映了一个媒体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组织策划能力。就中央主要媒体和省市党报而言,能上头条的主要是重要的时政新闻和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会议。从泛泛的统计数字看,目前时政新闻的头条约占54%,加上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以及中宣部布置的重大典型报道等约占9%,两者相加约占62%。其余头条的产生条件一般基于以下四点:一是吃透调,二是找准点,三是抬高面,四是选好时。记住如口诀一样的四点是容易…  相似文献   

9.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最具代表性的要属今日头条等,但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不管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央媒,还是闪电新闻、触电新闻等地方媒体,虽然经营发展战略各不相同,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归纳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观、运营观以及产品观特点。基于此,笔者以闪电新闻为例,并结合今日头条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版头条是报纸新闻的重中之重。它理应条条是合格的正品,还应该是精品主产地。因为没有好的头条.就撑不起一个好的版面,就显不出整张报纸的份量。可是有的报纸多年来在各级、各系统好新闻评选中获得的好新闻奖,极少是一版头条。可见.精品的主产地出的精品并不多。这说明,办报人的头条意识不强烈.对头等的位置如何经营出头等好新闻,投入不够。  相似文献   

11.
香港免费报纸大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记者》2005,(8):78-78
7月14日,由星岛新闻集团推出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开始在香港市内的交通枢纽、住宅及商业区等数百个地点免费派发。它题为《开开心心看报纸》的创刊词写道:“《头条日报》虽然也会报道那些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但我们也希望多报道令人愉快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刘谦  刘丹 《新闻实践》2006,(2):41-42
时下,“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媒体报道之焦点。2005年9月6 日至23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七版“经济版”的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组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为名的专题新闻。其中新闻报道、新闻述评各10篇。该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代青年农民工的崭新形象,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追求,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整组报道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农民工报道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7月2日早晨,打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头条播出的就是新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出庭受审》。上班路经报亭时,我买了份《环球时报》,该报头版头条新闻也是《萨达姆在博物馆受审》。读完此,与央视播出的新闻相比较,发现该多处严重失实。  相似文献   

14.
荣继敏 《视听界》2014,(2):115-116
美国广播公司(ABC)的高级制作人斯图亚特·施瓦兹在谈到新闻栏目版面编排时说,每天编前会决定新闻排序时,30%的新闻是天生的头条(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等),而其他的消息则是由我们决定使之成为头条。一定程度上,新闻的价值大小,事件本身并非决定因素,更多的是编者赋予的价值。编者及其所在媒体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大小的决定因素。新闻主播对新闻事件的传播、观点、立场、表达方式,对新闻的传播效果都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田炜 《军事记者》2007,(7):35-36
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不过是一堆材料。对于事件性新闻来说,只有实现了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统一,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硬新闻。2007年1月4日,《空军报》一版头条刊登了题为《“战斗”在新年第一天打响》的消息,由于此稿在处理过程中找准了真正的新闻点,强化了事件性新闻特征,从而在官兵中引起了反响。此稿被评为《空军报》一季度优质稿。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看到,媒体和主管宣传部门常为新闻编排的顺序发生分歧。媒体编辑认为:应当按新闻的价值所含的分量进行编排。新闻价值高的消息放在头条,次之放在二条、三条……主管宣传的领导认为应当按新闻中所涉及的领导的职务编排新闻的顺序,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14:50分,震后22分钟,央视就播出滚动字幕新闻;震后32分钟,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以头条方式正式播发地震发生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方言土语越来越多地向报纸"渗透",特别是地市级报纸,从副刊到新闻版,从内容到标题,"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而这种相对轻松的写作方式,不仅为年轻记者所接受,也给向来严谨的新闻编辑带来冲击——是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接纳,还是以文化传播者的名义,  相似文献   

19.
张聪 《新闻前哨》2014,(11):54-55
如果不是汪峰,很多人可能不会知道:要登上娱乐新闻版的“头条”,会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如果不是汪峰,很多人也不会了解,原本一个普通的作品发布消息,最终却在网友和章子怡的合力推手下,击败当天的重磅娱乐新闻而真的成为“头条”——这一切,玄机何在?  相似文献   

20.
3月下旬,《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与特约通讯员覃照平等合写的通讯———《一个战士心中的“先进性”》一稿。从采写这篇新闻至今,已有三个多月时间了。回味这次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记者在采写新时期战士的新闻时,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认识问题方法,必须把视角“抬高一度”。多少年来,新闻记者“眼睛向下”,以扎实的作风、朴实的文风,反映了一批又一批基层士兵的形象。回望我们新闻记者笔下的基层士兵,多是纯洁善良,忠诚老实,其形象表现多是灰头土脸,满口方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