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大特写”是特写吗?王湛国1993年是我国报纸的鼎新之年,各地报刊纷纷扩版增页,开设“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等。在这股强劲的革新潮流中,一种新颖的报道形式──“大特写”,颇引人注目。类似的还有诸如“大视角”、“大写意”、“大写真”、“大扫描...  相似文献   

2.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的这句名言,不知鼓舞激励着多少人为自己的文章探寻“惊语”。文忌平、文忌旧、文忌浅、文忌陋,新鲜的事实,深刻的见解,再用优美精辟、生动传神的文字加以表达,使读者读到此处怦然心动,为之一振,甚至拍案击节,那样的文章,才能有滋有味,才能多人钟爱。可是,有些“惊语”却给人变了点“味”的感觉。这是些什么“惊语”呢?以我观之,似乎有三:一曰“大”。自从有了“大裂变”、“大流产”之后,就有人言必称“大”,非“大”不文,以为有了这个“大”字,便可以“惊”得读者诸君睁大双眼,拜读大作。于是,“大爆炸”、“大透视”、“大爆光”、“大旋转”、“大纪实”、“大变奏”之类绵延不绝,被制成各种各样的“大标题”,频频出现在报刊之中。二曰“玄”。信奉“玄能惊人”者时下也不少见,本来是平常事、平常理,用平常的话完全可以说明白,却非要用一大堆时髦高深的新词儿装饰起来,故弄玄虚,试图惊世  相似文献   

3.
接触“大数据”一词,是在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中,在书中将“大数据”定义为“知识工具”、“资讯工具”,并认为如今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于大众的时代”。当时读来尚存疑惑。既然“大数据”业已存在,那其意义究竟何在呢?随着学习的深入,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真正的“大数据时代”当为“大数据挖掘时代”。现今的“大数据”之所以被提及最多,不是在于其自身有什么,而在于其能为我们提供海量有价值的数据.数据被提供和挖掘是现今媒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数据化”(datazation)是数字时代人类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大数据”则是观察、认识与分析现在及未来社会的重要窗口。《现在的大数据》从“大数据”的概念出发,阐释了“大数据”对不同领域的作用与价值。但该书对作为社会变革动力与人类社会结构组织形式的“大数据”仍研究不足,它忽视了“大数据”的人文本质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未来如何实现全社会共享作为公共资源的“大数据”,  相似文献   

5.
提到“深度报道”的概念,现在许多记脑海中的即刻反应便是那些以“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冠名的章或栏目。其实,这类标题的章或栏日大多是琐碎材料的组合,“大”、“长”并非是深度报道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百科全书之“大”人们一提到百科全书,首先联想到一个“大”字:大百科全书。百科全书诚然是大部头书,自古就有“大”的名声,但是到了现代就不尽然了。百科全书部头标准化和小型化已成为现代趋势。标准型一般都在20~30卷之间,而单卷本和少卷本百科全书则越来越受现代读者欢迎。“大”字到底是怎样和百科全书联系在一起的呢?我想,最初可能是受“大英百科全书”这个旧译名的影响。在我国甚至不少人把《美国百科全书》也称为“大美百科全书”。“大英帝国”、“大不列颠”都有个“大”字,其实说的都不是书的部头大。《不列颠  相似文献   

7.
“克隆”,简单的解释就是复制。细观“克隆”新闻,手法种种,常见之技有以下几种:“东拼西凑法”。这些多冠以“大透视”、“大扫描”、“大揭秘”、“面面观”之类的新闻,地名是代号“S”、“X”……人物是代号“A”、“B”、“C”……从东北到海南,从江浙到西藏,俨然作者足迹遍布全国。其实呢,是剪刀加浆糊,寻找一个主题,把各地新闻拼凑起来的“大拼盘”。“照本宣科法”。有些地方的报纸登载了一条可读性较强的新闻,被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文抄公发现了,于是将这条新闻原文复制一下,然后投向全国性报刊。这种新闻真是得来全不…  相似文献   

8.
距离1987年年终尚有十天半月,报刊、电视台就紧锣密鼓,纷纷推出“全国十大新闻”、“亚洲十大新闻”、“世界十大新闻”等等.当时就有人议论:怎么能保证余下的时日,偌大个世界不再发生大新闻! 不幸而言中。12月20号,菲律宾两艘轮船相撞沉没,2500多人不幸遇难,“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难”。毫无疑问,这是条震撼世界的大新闻。如果重评“世界十大新闻”,它具有跻身  相似文献   

9.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细节     
1 一般说来,人们往往不太注意生活中细节。 新闻报道也有相似之处。气势大、立意高,豪言壮语,或许还有陈词套话——似乎是大多数“新闻力作”与重点稿的标志。“大趋势”、“大聚焦”、“大跨越”为题的层出不穷。还有“新高度”、“新广度”、“新深度”等等——一般新闻报道中不说“浓度”,浓度使人想起酒之类液体或有花香的空气,那就有点“小资情调”。  相似文献   

11.
很多读过《大数据时代》的人都认为,大数据的核心是“海量”,但笔者认为,大数据的核心是“个性”,是“量身定制”.如果仅仅从大数据“海量”的特征出发,那么,大数据对报业基本上没什么作用.从报业运作规律角度分析,报业在采集、处理、储存、传播等各方面完全数字化后,即使数据量再大,与那些互联网入口企业相比、与真正生成大数据的公司相比,那点数据还远远不够大,绝没有到“海量”的级别.把大数据的核心理解为“海量”,却硬要谈报业的大数据转型,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12.
端木夏 《新闻界》2003,(1):62-62
四川日报2002年12月13日第一版刊载了题为《“迈方步不行,得跑”———访乐山市中区红专村党支书冯晓蓉》的“访谈”。全篇不足八百字,访的是农村一个党支部书记,谈的主要是自己的学习体会,可“一言以蔽之曰”“小”;用“小”篇幅,写“小”人物,谈“小”事情。就这么一条“小写”的新闻,却写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这个大主题。党的十六大是具有继往开来历史意义的大事。宣传、反映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新闻宣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新闻报道的大主题。大主题当然可以做大文章。而要把十六大精神这个大主题…  相似文献   

13.
班禅的名片     
班禅额尔德尼是1713年康熙皇帝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班禅的正式封号,简称班禅(喇嘛),不能独称“额尔德尼”。班禅的全称为“班禅博克多额尔德尼”,是融梵语、藏语、蒙语、满语而成。班禅系梵文“班智达”(学者)与藏文“禅宝”(大)的省称,意谓大学者;“博克多”为蒙古语,意为智、英武;“额尔德尼”为满语,意为珍宝,全意为智勇双全的珍贵的大学者。所以,简称“班禅”可以指大学者,而如果简称“额尔德尼”就成了珍宝了。  相似文献   

14.
召迅 《网络传播》2007,(11):20-27
“重装上阵,亮点频现,好评如潮”;“圆满得超出想像”;“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中国互联网为十七大召开铺上了红地毯”;“网络媒体是十七大新闻报道的最大亮点”……这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会里会外、网上网下、高层坊间对网络媒体报道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过去,我写稿总想写“大消息”,认为发表出来“块头”大,作者“水平”高。但经过1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才领悟到“小消息”可做大文章。 因为,不论写“大消息”还是“小消息”,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把只能写成“小消息”的选题硬性“拉”成“大消息”,那就会事倍功半。 我们业余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会抓热点、难点以及经验报道等“大消息”的采写工作,一方面在抓“小消息”报道选题时也要有“战略眼光”。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小消息”并不亚于“大消息”的作用,“小消息”有它的独到之处和较强的优势。一般说来,“小消息”反映的是一件新闻题材的主体骨架,比较容易采写。经常写  相似文献   

16.
<正> 2.“大情报学”的方法论现代情报学在以往的科学研究中,已积累了许多较为实用的研究方法。“大情报学”方法论的建立,应以反映“大情报学”基本性质的主导学科方法为核心,兼容并带动已有的和从属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大情报学”方法论统一体。研究“大情报学”的方法论,也必须注意研究对象的特点,“大情报学”把社会情报现象作为思维客体,决定了它研究内容涉及到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诸多要素,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采用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它,这符合大科学的方法论特点,也是研究复杂巨系统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东北大鼓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大鼓是产于沈阳地区的地方曲种。因沈阳在历史上曾名奉天,故当时有“奉天大鼓”、“奉派大鼓”之称。张学良“东北易帜”后,该曲种又称“辽宁大鼓”。因这一曲种在东北广泛流传,所以多称东北大鼓。东北大鼓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基本唱腔,如四大口、四小口、慢  相似文献   

18.
王俊玮 《当代传播》2006,(6):101-102
“小”和“大”,似乎是对立的,但是温州宣传系统却在“小”和“大”中看到了辩证法,从“小”人物中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19.
大局是什么?先说一下“大”字。“大”,《说解字》中解释,“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世上并不存在大小之分,分大与小,只是相对而言,大相对于小,小相对于大,故有人讲世上“无大无小无内外”。但无论大与小,根本原因是在于时空的变化、人们认识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小典型大效应朽木搞新闻要抓典型,人所共知。但对典型的理解,在一些人那里,却未见得全面、正确。习见的一种情况是,一提抓典型,就马上联想起“大手笔”、“大典型”、“轰动效应”,就想抓出所谓的“深度”与“高度”,随之就想去写大通讯,“大纪实”,配评论。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