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何革命都需要革命舆论,革命的新闻事业,是革命舆论导向的主要工具。辛亥革命时期,上海革命派的新闻事业的经历,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意义。文章专就当时上海有代表性的革命派报纸如《苏报》、《国民日日报》、《警钟日报》、《中国女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的革命舆论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创办的《民立报》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大造舆论拥护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立报》馆还成为革命党人的大本营和指挥中心,它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舆论、组织准备,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3.
民元章士钊主掌下的《民立报》带有强烈的章氏个人色彩,其所追求的绝对"言论自由"以及严格从学理角度处理民初复杂政治问题的方式,失之理想化,不合实际。在几次重大的政治事件中,章士钊公开发表违抗同盟会"党议"的言论,招致该党其他刊物的指责,并引发党刊内讧,他也因此被迫离开《民立报》。故《民立报》与《民权报》等同盟会党刊间的激烈论战,很多是源于章士钊的个人观点与同盟会党刊原则的冲突,而非所谓同盟会内部稳健派与激进派的矛盾。章士钊在《民立报》的经历,典型地反映了民初许多知识分子虽不乏建设共和的美好愿望,却因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未能恰当地处理学理与现实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理想的落空。同盟会认识到党刊内讧的危害后,利用改组的契机,采取措施,加强对党刊系统的调适和整合。  相似文献   

4.
试论于右任的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后,于右任在上海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在爱国、革命的宣传鼓动方面居功至伟,也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于右任在他的新闻实践中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新闻理论,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强调新闻事业的重要性;2)主张新闻独立或自由;3)提出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责任和道德;4)重视社评写作.其新闻思想的最终落脚点是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快乐阅读》2013,(5):2
于右任,一八七九年生,原名伯循,陕西三原人。一九○六年加入同盟会。曾参与创办复旦公学。一九○七年起先后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等,积极宣传革命。一九二二年参与创办上海大学。长于书  相似文献   

6.
于右任,陕西人,清光绪年间举人,1906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回国创办《民呼报》和《民立报》,宣传革命。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由于他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而遭到袁世凯的追捕,迫于当时形势对他的不利,他回到家乡,组织陕西靖国军,自任总司令。北伐战争时期,他为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久被袁世凯吞食。以袁世凯为首的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民怨四起,国内“反袁”的呼声此起彼伏。开封报业走到了河南“反袁”队伍的最前列,相继出现的《大中民报》、《自由报》、《开封民立报》等,与袁氏集团的河南反动势力展开了顽强抗争。与此同时,《河声日报》、《时事豫报》等却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为袁氏的专制复辟摇旗呐喊。1913年7月,袁世凯宣布国民党为非法政党,国民党报刊和其它进步报刊均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史称“癸丑报灾”。自此,袁氏集团把持河南数年,开封少有报刊出版。  相似文献   

8.
《民立报》以大众媒体的形象充分发挥了党报宣传与监督的作用,它不仅获得了公众青睐,而且对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产生了实际影响。该报的系列建言和切实监督正是特殊媒体的价值体现,从而为党报的正确定位与功能发挥做出了诠释和示范。  相似文献   

9.
1913年初春,就在宋教仁遭暗杀前不久,上海《民立报》发表一篇署名崇拜英雄的浙江读者来稿,比较国民党三大领袖:听孙[中山]先生演说,理想高远,是一大哲学家;听黄[兴]先生演说,诚坦动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立国"与"立民"是中国救亡图存的基调,也是这一时期思想启蒙的主题.当时国中大部分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国家独立、民族振兴,才有作为国家民族一分子的个人的解放与发展.立国也好,立民也好,均着眼于群体的挺立,可称之为"立群".立群思想强调个人对群体的绝对服从,群体利益高于一切.鲁迅曾是立群主张的热心唱和者,他的《中国地质略论》《斯巴达之魂》等早期文章均是热情洋溢的爱国主义宣言,表达的是对民族提振和国家兴起的强烈渴盼.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潘月樵"首开伶人参加革命之先例",在革命斗争中异常突出。他以戏曲为战剑,宣传反封建争自由思想,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组织伶界进步人士,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大潮,成为辛亥上海光复的重要革命力量;筹饷募捐,支援革命。本文通过对著名京剧大师潘月樵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以期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舆论宣传对促成辛亥革命的胜利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 ,黄世仲是一位不应被忽视的卓越的革命宣传家。他以手中的笔为武器 ,以报纸、杂志和小说为传媒 ,开启民智 ,宣传民族革命主张 ,为促进民主共和思潮的广泛传播、社会观念的更新、中华民族的觉醒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武昌首义的成功决不是从天而降的"圣果",而是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均已成熟使然。武昌首义之成功,革命党人发挥了巨大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主要原因。由于湖南与湖北在地理位置上同处大湖南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晚清末年同属湖广总督管辖范围,又同受荆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而有着共同的文化心理习惯。两湖革命党人在反清革命斗争实践中,长期合作,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毫无疑问,武昌首义的成功自然也记载着湘籍志士的一份劳绩。湘籍志士在首义地点的选择、首义依靠力量的找寻、促成首义之区新军向革命方向转化以及策动各省光复、巩固首义成果等四个方面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14.
作为杰出的辛亥革命家,景梅九不仅从思想上,更从行动上完成了他的生命升华。他的《罪案》一书,既是对自我一生的评判,更是对辛亥革命前后面对危机四伏和曙光将临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心灵变化和升华的真实写照。他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既有热烈情绪,又有亲身投入,更有冷静反思,其革命精神与人生智慧,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黄兴是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政党思想是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学者对黄兴政党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党政治思想即政党内阁思想方面,但为了实现政党控制内阁掌握国家权力,黄兴还十分重视政党建设,并形成了政党建设理论。黄兴的政党思想有道德主义、理想主义色彩重,政党思想与政党实践背离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周素园在贵州近代革命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作为贵州惟一革命政党——自治学社的领导人之一,对贵州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与张百麟革命思想的比较,可以探析周素园这一时期革命思想的变化及认识。  相似文献   

17.
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家,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辛亥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家,孙中山虽创造了一套社会革命理论,并以之指导革命,但他在革命对象、领导力量和革命动力以及其革命程序论都存在着局限性,对辛亥革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革命程度及革命影响大打折扣,并论述了其社会革命理论的局限性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期间(1892—1916),在福建华侨集中的东南亚,涌现出一个卓越的华侨报人群体。他们通过所办报纸进行革命宣传与发动,使东南亚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经费供给地。这个华侨报人群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政治支柱、经济基础和军事指挥力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商务总会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资产阶级团体。辛亥革命前其部分成员逐渐看穿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假象,纷纷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同盟会,配合革命党人开展革命活动;在光复上海之役中,更是通过总会所控制的商团武装力量直接参与革命,促成上海光复,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上海独立后,商务总会又为沪军都督府提供财政支持,最大程度地缓解了军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