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养生天地     
《武当》2003,(11)
很多人退休后以爬山作为锻炼方式。其实,攀爬土坡亦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 先说爬坡的方法。一个坡有多条路线可爬,在既有台阶又有土路可爬时,要爬上土路。因为爬土路没有步幅的限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步幅自由自在地向上  相似文献   

2.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  相似文献   

3.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初,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郊区的弗兰卡镇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爬杆斗牛赛。图为五名青年竞争者在比赛时爬到一个电线杆上摇摇晃晃地悬挂在那里。其中一个青年不太幸运,他刚爬上杆子,公牛就愤怒地冲了过来,牛角顶住了他的脚,把他吓得哆  相似文献   

6.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承祥 《健身科学》2008,(10):31-31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承祥 《健身科学》2008,(12):31-31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声音     
老虎也有摔杆时 高尔夫英国公开赛上.泰格伍兹在第一轮表现欠佳,在第九洞处理球失误后,发飙粹了杆子。不过摔杆并没有给老虎带来好运气,他于是第二次摔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啊……  相似文献   

11.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方 《精武》2004,(11)
大杆子源于古代长枪术,长八尺以上为大杆。习武世家教习子弟时,先要学习中平枪和圈枪之法,有一定功力后才能用大枪。明代以前的沙家杆子和杨家大枪都很见功夫,往往枪功练成了,周身的整劲就练出来了,再练习徒手技击就事半功倍。明代后,有武学名家根据六合大枪创立六合门,三皇炮捶门也是拳法、枪功各重一半,心意拳始祖姬龙峰更是“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相似文献   

14.
王炳生  崔晓梅 《武当》2005,(10):6-10
武当太极十三杆是九宫太极门中长兵器的一种。古代亦称大杆子或大杆。据何良臣《阵记》载:“马字枪,沙家杆子,李家短枪,各尽其妙”。该杆长约3米,把粗约五厘米,白腊棍制成。双手阴阳握杆为主,左右互换握法使其招术。杆法套路有抖、劈、崩、推、拨、戳、挑、格、缠、圈、滑、滞、云等动作变化组成。运用太极的身法、步法,以腰发力,力达杆身。以太极腰、八卦步、大抖杆为基本功。用于贯通  相似文献   

15.
吴式太极拳系列有拳剑、刀、双、剑枪、棍杆、大、杆子推、手等。现由李承祥老师编排李,迎陈、桂香佟、强张、淑先李、桂萍王、桂琴等六人演练。吴式太极双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方 《精武》2004,(11):20-20
大杆子源于古代长枪术,长八尺以上为大杆。习武世家教习子弟时,先要学习中平枪和圈枪之法,有一定功力后才能用大枪。明代以前的沙家杆子和杨家大枪都很见功夫,往往枪功练成了,周身的整劲就练出来了,再练习徒手技击就事半功倍。明代后,有武学名家根据六合大枪创立六合门,三皇炮捶门也是拳法、枪功各重一半,心意拳始祖姬龙峰更是“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相似文献   

17.
一、瓶颈:运动安全问题仍然是困扰学生锻炼的最大障碍 我们这一代人过去上学时根本不成为问题的运动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最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已经见不到过去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的秋千、肋木、爬绳、爬杆。  相似文献   

18.
唐才良 《武当》2010,(10):35-36,37
(接上期) 二、“五敬”树德 褚桂亭老师经常教育他的弟子学生,我们学拳练武的人要做到“五个敬”。  相似文献   

19.
《时尚球类》2005,(3):31-32
握杆的方法十分筒单,就好比我们平时握住任何一根杆子一样,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握杆时不能太紧,否则影响击球。握杆时要握牢球杆,不使球杆滑动,又要使手处于松弛状态,这样击球才有力量,才有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对2015-2021年“甬台木球锦标赛”共计6届,前8名杆数成绩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木球竞技运动中,性别对木球竞技的总杆数成绩影响较小,但是年龄对木球的竞技成绩影响比较大,尤其18-50岁年龄段是木球竞技水平发展的黄金期。然而,年龄对木球竞技运动各个赛道成绩影响各有差异,主要表现在短距离赛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越大成绩越好;而在长距离赛道上不显著(p>0.05),主要表现在距离越长的赛道,成绩也越不稳定。因此,不同赛道长度对参赛队员的杆数成绩影响比较大,距离越长所用的杆数就越多,与总杆数成绩相关性就越大(R=0.628、0.828、0.633且p<0.05)。距离越短的赛道与总杆数成绩相关系数就越小(R=0.471、0.408、0.427且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