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大队喇叭手     
曹迪民和我女儿梅思繁是在同一个小学读书的,就是我们那个大学的附小。曹迪民比梅思繁小一个年级。就是说,曹迪民读一年级的时候,梅思繁已经读二年级了,曹迪民读二年级,梅思繁读三年级……曹迪民不可能超过梅思繁。除非梅思繁留级,或者曹  相似文献   

2.
曹迪民先生是我的朋友,在上五年级.曹迪民先生的父亲是我的朋友,叫曹旭.原本曹迪民先生是不能算是我的什么正式朋友的,但因为他父亲去日本了,而且后来他母亲也去了,结果我们就算是正式的了.  相似文献   

3.
曹迪民其实不是一个先生,而是一个小学生。不过当然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先生,因为他是一个男的。只要是男的,你就可以称他先生。只要是男的,那么不管他是老的、小的,是在上小学,还是小学老早就毕业了,连大学也老早就毕业了,甚至连研究生也老早就毕业了,都可以称他是先生。所以我们也不妨称小学生曹迪民——曹迪民先生吧。  相似文献   

4.
老张何时开始到我们办公室来收废报的,已经不太记得了。他一般是买了旧报纸就走路。所以,很长的时间里,除了黑瘦之外,我对他没有什么太具体的印象。办公室里新来的小胡认识老张,他和老张的儿子是大学时的同学。渐渐地,老张便成了我们办公室里的一个话题。老张没有正式的工作,地道的城市贫民一个。他做小生意、拉板车、收废品,找各种活儿干,硬是培养了3个大学生。一个女儿正在读硕士。小儿子则在某名牌大学读本科。顶不济的是小胡的同学小张,是老大,上的是一般本科,大学毕业出来就工作了。卖旧报得的钱,科室里  相似文献   

5.
徐涛 《音乐世界》2008,(6):150-150
一酒酣耳热之际,爸爸又开始了他1001遍的絮叨,絮叨对象是他的老同学夫妇和他们年轻才俊的儿子,内容自然是我——他的宝贝女儿。"我们悠扬的厨艺相当不错"我闻言低下头去:半年来我几乎没进过厨房。"我们震宇喜欢户外运动,擅长游泳"对方说。爸爸赶紧接过话头:"那应该跟我们悠扬有很多共同语言,她也喜欢游泳,大学的时候还参加过市级游泳比赛呢"。我的头更低了。震宇爸爸却好像对我很中意:"我就喜  相似文献   

6.
张建强 《家庭教育》2014,(10):16-17
同事家的女儿刚满3岁就开始参加特长班,小小的人儿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而我的儿子四五岁的时候,一天到晚还只知道玩。我只要和儿子一提报班的事,他的小脑袋就摇得像个拨浪鼓:“爸爸,我是一棵小草,你就让我在太阳底下自由自在地成长吧。”也不知在哪学得这套台词,好像我这当爸爸的虐待了他一样。于是,只好作罢。  相似文献   

7.
女儿的故事     
女儿名叫梅思繁,故事从女儿上幼儿园讲起。女儿上的可不是普通的幼儿园,而是音乐幼儿园,有600个小孩考这个幼儿园。梅思繁是学钢琴的,从3岁就开始学弹钢琴。不过学钢琴可不是梅思繁自愿学的,这是爸爸妈妈的意愿。“现在的小孩,都像蒲公英的种子,被大人吹来吹去,被爸爸妈妈吹来吹去,没有自由。梅思繁也是蒲公英的种子,她不是很想弹钢琴,但是她要弹钢琴,考音乐幼儿园……”女儿小学上的是师大附小,这是由于爸爸梅子涵是师大的老师。但要上附中可不是所有住在师大的小孩都可以上的了,因为附中是市重点中学,考取它就等于考取大学了。女儿梅思繁…  相似文献   

8.
梅思繁当大队长以后,每个星期一都要主持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的时候,梅思繁自然是站在台上,曹迪民自然是站在台下。她喊升旗仪式开始,国歌就响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06,(9):1-1
我知道爸爸想要一个儿子。然而,他得到了3个女儿。他觉得他的愿望很难实现,只能临时凑合把我当作他的儿子。作为爸爸最小的女儿,我自然赢得了和他一起去野外活动的特权。  相似文献   

10.
李强 《生活教育》2008,(10):20-21
最初喊我"爸爸老师"的是儿子梦麟。他也是我们的班集体中的一员。在学校,同学们喊老师.他也跟着喊老师:放学回到家喊爸爸.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转换不过来似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儿子写完作文.跑到我跟前让我给他看看.边递作文本边说:"老师——不.爸,帮我修改一下作文行吗?"我接过作文本。儿子接着说:"在学校喊老师,在家喊老爸.变来变去的,真是麻烦.以后干脆喊‘爸爸老师’得了!"我开玩笑地说你随便啦!称呼老师也行,喊爸爸也中。没想到他在周一的课堂上提问时.当着全班同学喊起了‘爸爸老师’,惹得同学们笑个不停.  相似文献   

11.
同事的女儿周末与同学外出玩,把两百多元的手表丢了,回来后像没事人一样,对她爸爸说:“表丢了,你给我钱,明天我得赶紧去再买一块,星期一上学还要戴呢!”同事叹道:“大人一个月挣几个二百呀,张口就得买,父母成了挣钱的机器啊!”我批评同事道:“依我看,这事不赖孩子,全是大人惯的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专卖店     
伏笔儿子:爸爸,当你发现有人成绩不好时,是骂他好呢,还是鼓励他好呢?爸爸:我认为还是鼓励他比较好。儿子:这就对啦!爸爸,这次期中考试,我数学只考了40分。小李准备去参加演讲比赛,练习时他让爸爸充当观众。小李咳嗽了一声,说:“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爸爸连忙插嘴说:“我不是你的老师,也不是你的同学……”小李连忙改口:“各位爸爸……”各位爸爸同学甲:“你告诉我说,乌龟能活300岁,可我从你那买回来的那只乌龟当天就死了……”同学乙:“噢!真糟糕,看来它正好已经300岁了。”正好300岁一个小男孩第一次乘飞机,兴奋得坐立不安。他在机舱的…  相似文献   

13.
我的女儿芳芳天生聪明伶俐,就是太顽皮。她爱说爱笑,特别善察人意,可常常不是弄坏了这个,就是损坏了那个。为此,不少挨我们大声训斥、责骂,甚至打她几巴掌。但近期发生了两件事,是女儿教育了我,也改变了我对女儿的教育方法。一个星期天,一大早电话铃就响个不停。因为今天我们约定一家三口出去玩儿。我怕她爸的同事或朋友将他约出去,影响了全家的团聚,于是我便对女儿说:“如果是找爸爸的电话,你就说爸爸不在家。”女儿疑惑了,瞪大眼睛说:“爸爸不是在家吗?”我说:“你就说爸爸不在家,不然爸爸被叔叔叫去了,就没人陪你玩儿…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的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这一点的,只是她不愿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后来,我也慢慢发现,女儿…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全家来美国已经3年多了。前不久与一位美国同事聊家常,当他知道我女儿明年高中毕业,便问我女儿明年是不是打算报考大学。这还用问,我女儿当然要报考大学!这老兄脑子是不是有点问题,居然明知故问!后来我才明白,其实,美国同事并非不明事理,他是以美国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天都带着矿泉水等饮用水到学校去上学,可是我们总是自己的水不喝,抢别人的水喝,抢来抢去,甚至打来打去,我们就喜欢这样,有什么办法?今天,林晓琪喝矿泉水的时候,曹迪民跟他抢,曹迪民抢过去后,咕噜咕噜一下子就喝掉了半瓶。我一看曹迪民咕噜咕噜喝掉了半瓶,禁不住也抢,曹迪民看见我抢,高兴死了,连忙给我,不给林晓琪,我咕噜咕噜也想喝掉半瓶,可是还没喝两口,曹迪民又抢过去了,林晓琪就大叫:“给我留一点,给我留一点,我嘴巴干死了!”可是曹迪民才不管他嘴巴干死了,脖子一扬,就喝得干干净净了。林晓琪说:“好啊!”然后转身就往教室里跑去,…  相似文献   

17.
正爸爸时不时便会因为我是女儿就和妈妈吵架,妈妈一气之下便走了,爸爸也到了遥远的杭州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我相依为命。爸爸出去近三年都没回家,我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了。说实话,我都已记不清他的模样,每当我看到同学在妈妈面前撒娇,每当我看到同学在爸爸的陪伴下打球,每当过年看到别人的家里那么热闹,我都会默默地流泪。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同学当中,有厂长的儿子,有干部的女儿,有职工的儿子,也有教师的女儿。而我,则是农民的儿子。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不为此感到自卑,要是没有人当农民,我们13亿人的温饱问题又怎样解决? 我是农民的儿子。当我想跟同  相似文献   

19.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总是被歌曲中一家人温暖、甜蜜的感觉感动、包围着,很久很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幸福港湾。可现今就有许多的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被父母关爱的甜蜜。我们班上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时常与家长沟通怎样使孩子感到他们的爱。小宇的爸爸是海员,长期出海,一年半载都难碰面,可孩子对爸爸一点也不陌生,爸爸每到一个地方,就打电话给儿子,讲述儿子感兴趣的事,让他知道爸爸的行程。想爸爸的时候,小宇也可  相似文献   

20.
谎言一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是关于我的一位同事和他女儿的。我的同事是一个作家,他有一个女儿,也许受父亲写作的影响,女儿从小就喜欢文字,闲时总爱写点什么。看着对写作充满兴趣的女儿,他开始不以为然。但是后来,女儿每天晚上都会写一篇习作,经常弄到半夜,写好后会拿给他看。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