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谢榛、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结社,文坛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复古高潮,同时,尊崇盛唐诗歌也又一次掀起了热浪。后七子的唐诗观并不完全一致,论诗主张也大有径庭。但总体上仍然可以看出两条清晰的发展线索:一条是承前七子旧说严格遵循传统格调派唐诗观的途径;另一条是对传统格调派唐诗观的修正和改良。因此,从唐诗批评史上看,后七子的唐诗观仍应算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发展时期的后一阶段。这一阶段孕育着格调派唐诗观的蜕变。(参阅拙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2.
唐诗的艺术品格,主要体现在?重风骨,讲兴寄,注重声律与辞章,追求兴象与情韵?等方面。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美学境界,是唐诗在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唐诗导读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唐诗是一座空前的高峰。文学史上一般把唐代诗歌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是唐诗发展的一个准备时期,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演进趋势,初唐的优秀诗人们对诗歌的写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对诗歌内容的拓展、对诗歌风气的扭转,沈佺期、宋之问时近体诗声律的探索,张若虚、刘希夷对意境、情辞等的改进等,都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明代格调论力主师法盛唐诗的高格逸调,导致古典唐诗学在明代走向全面盛兴。正德时以“前七子”为代表,形成第一高潮,嘉靖初渐趋低落。“后七子”出,格调论唐诗学得以复兴,他们弘扬“前七子”唐诗观的基本层面,同时又发展了格调论唐诗观:对唐诗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修正,对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的关系作了深层次的思考,对唐诗接受范型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唐诗品汇》的美学范式及其诗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诗坛“举世宗唐”,《唐诗品汇》为当朝第一个唐诗学范本。它所确立的审美范式,成为有明一代的诗学风标。它以胸怀全唐的历史大视野、大格局,集选、论、评为一体,注目于诗歌本体的关学质性,考察其流衍变化,区分其品格高下。于每一诗体都溯源别流,展示诗之起源、发展与流变轨迹,同时对各时期诗人的艺术品格予以界分,既有清醒的诗歌发展史意识,又有明确的审美追求。选诗执著于体格声调的审美宗趣,开明代格调论先河。将“四唐”说扩展成一个完整系统,使唐诗分期至此进入圆熟境地。  相似文献   

6.
论集唐诗     
集唐诗是在唐诗巨大影响下形成的一种集句诗类别,产生于北宋,在南宋获得迅速发展,在金、元时期走向衰落,但最终在明、清二代走向了繁荣。集唐诗既在题材内容和近体诗形式上继承了唐诗的特点,又在咏梅题材、专题化和开创新形式等方面体现出对唐诗的发展。集唐诗的发展,是唐诗不朽的艺术魅力、诗歌追求“新变”的需要、历史上的“唐宋诗之争”以及历代诗人的连续创作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格调论唐诗学走向深化的主要标志,是对唐诗体格的精微辨析,以及对唐诗演变进程的清晰勾画。与此同时,唐诗范型全面细化和接受视野走向开放;在处理诗人才情与唐诗格调的关系时,对才情重视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远超此前的格调论者。整个过程不断趋于精微、不断走向完善,但也标志着格调论唐诗学逐步走向蜕变。  相似文献   

8.
从《梧门诗话》看法式善的唐诗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式善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文论家。《梧门诗话》是法式善历时多年所撰成的一部诗话著作。在这部诗歌理论作品中,法式善评点了清代乾嘉诗坛的众多诗人诗作,提出了自己的"唐诗观"诗歌理论。法式善的"唐诗观"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法式善在对唐诗的接受中,其诗论主体意识一旦形成,便产生了一种向后延伸的历史积淀,为自己及其后诗作追随者对唐诗的接受和评价定下了一个主调。二是诗话中对王孟诗渊源的探讨及其"清"、"淡"艺术风格的寻绎。  相似文献   

9.
张贺龙 《时代教育》2007,(7Z):155-155,157
要阐明唐诗在思想和艺术上对宋元明清几代诗歌所占的优势,这是诗歌史著作才能全面回答的课题。唐诗之所以在宋以后读者心里占有明显的优势,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唐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人的性情正是在不同时代(包括朝代)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时代色彩并不是在生活、性情之外贴上的国号,朝代的标签,或是某些政治、哲学概念的标签。唐诗的时代色彩.正是闪耀在唐人生活和性情的血肉里。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是诗歌作品重要的审美规定。诗歌在意境的表现上一方面要求清晰准确,另一方面又要求隐约含蓄。而大多优秀诗歌作品不确定成分居多,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点在唐诗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它产生的最大因素就是”兴象”。触物起情的自然意象的大量存在,导致了表现上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形成了模糊的意境。诗歌的美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高棅的《唐诗品汇》、李攀龙的《唐诗选》以及钟惺、谭元春的《唐诗归》,是为数众多的明代唐诗总集中很有影响的三种。清人提及明人选唐,往往以此三者并举。明清两代的许多唐诗选家都或多或少地接受并采纳了他们评价唐诗的标准和方法,甚至在今天的唐诗研究中仍育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将这三部书放在一起研读,则另有一番情趣。因为《唐诗品汇》、《唐诗选》和《唐诗归》分别代表着明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唐诗观,恰好按历史顺序展示出明代店诗观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揭示出明人崇尚唐诗的文化心态,以及形成这种心态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古典诗坛上不可企及的高峰。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传播日广,也出现了风靡东、西方的“唐诗热”。脍炙人口的唐人诗作传向海外后,以其“永久的魅力”博得世界人民厚爱,产生了极大影响。人们不但仿效之(如意象派诗人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唐诗的繁荣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诗体大备,名家备出,流派众多,题材广泛,作品丰富,流传广泛。那么唐诗为何如此繁荣呢?继承我国古代诗歌传统是唐诗繁荣的前提条件。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诗是中国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唐以前诗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艺术经验。如有《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有汉魏诗人学习变风雅讥刺政治,学习乐府反映民生疾苦的经验,也有六朝描写山水田园及运用声律、对偶、平仄等艺术技艺的经…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雅好中国古典诗词。他圈画、批注过的唐诗有644首,涉及诗人97名。他读唐诗,不只是一般的吟诵以陶冶情性,还注意对诗旨、诗艺的正确把握。就作者言,毛泽东最爱读李白、李贺的诗,其次是李商隐、白居易、刘禹锡、罗隐的诗;从风格、题材言,他爱读浪漫气息浓厚的诗,情意深婉的诗,以及咏史怀古诗。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里,毛泽东都喜欢运用唐诗来表达思想、感情,论证观点。唐诗的风神、意韵、气势、格调、语言等,对他的诗词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纪晓岚批点唐诗》中,可以梳理出纪晓岚唐诗文艺观。主要体现为:指出唐诗"气韵天成、兴象天然",对盛唐气象标举、敬仰;认为唐诗"雄浑开阔、深妙圆融",对唐诗意境首肯、探索;"论诗以世",对唐诗发展、诗风流变把握评价;"不压于盛名",对唐诗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梳理纪晓岚唐诗文艺观,对纪晓岚研究、唐诗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声律、风骨、兴象三个方面,对活跃于初盛唐之交的“文章四友”这一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伤进行考察,论述了他们对“盛唐气象”形成所作的贡献。四人近体诗五七言兼备、长短体威宜,平仄调谐,粘附切合,已臻成熟境地,在审美内涵方面,已经突破了梁陈浮靡诗风,表现出明快跳荡、境界宏阔的风貌,应制之作大都气象高华,典丽精工,表现出对盛世的由衰赞颂,与齐梁应制诗言不由衷的阿谀异趣;边塞诗描写边塞风物,发建功立业豪情,立足现实而充满惶憬,偶有 怅而仍明快,已见盛唐端倪,在诗歌意境-“兴象”创造方面,一些佳作高远的情感基调与和谐声律完美融合而形成“格高气畅”的诗境,更显盛唐风姿。  相似文献   

17.
沈德潜的"格调说"具有三重内涵:体制声律、艺术风貌和品第水准,这使他的"格调说"呈现出一种集大成的色彩。不仅如此,沈德潜是在"温柔敦厚"诗教说的统摄下论述其"格调说"的,诗教说在诗人人品、诗歌内容、诗歌的表现方式等三个层面规定着"格调说"。除此之外,沈德潜的"格调说"还带有一定的新变色彩。  相似文献   

18.
解读蔡丽双诗人的第五本旧体诗词集《静照忘求》,她的诗作在其诗心如璧、思也无邪的创作心态下形成了本色纯真的诗歌特色;具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民族使命感;注重兴象风神的意象美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盛唐诗人李颀从事诗歌创作的年代,正是盛唐诗苑各体大备、百花争艳的繁荣时期,时代影响加之个人才情,李颀诸体兼善。其诗体中七言古诗不仅在题材上丰富多样,其体制及篇章布局,亦显示出特有的格调,整体呈现灵动多变,精炼疏宕的特色。体现出李颀独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20.
许学夷的"声气"之"声"多指诗之声调与音韵、"气"多指诗人的主体之气和诗所呈现的整体之气。他虽认为"气"本而"声"末,但又主张在诗歌作品中调和、融通两者,达到一种保合大和的中和之美。许氏关于诗歌声音的讨论是明代复古诗学中声调论的后续发展,推崇唐人声气,并继而第一次从声音的角度上具体提出"声体"概念,既从体制上、又从自然声律与人为声律上回应了明代声调论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