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近年来对青少年的体质调查可以发现,当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下降明显,为了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教育部发起了"阳光体育运动",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兴趣是学习的导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的方法,希望为青少年体育兴趣的形成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然而,中国青少午的体质健康令人担忧,青少年的体质20年内持续下降。本文在查阅大料文献资料的情况下,认真总结了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真正原因,并且阐述了有关阳光体育的知识,归纳说明了阳光体育对改善和帮助这些弱质体质的青少年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意见》还制定了明确具体的措施和要求,青少年体育工作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现在的关键是怎样将《意见》落到实处,并能一直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4.
“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丽娜  王芳华 《内江科技》2009,30(8):142-142,159
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的4次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与体质下降相伴随的,是青少年心理状况的不良趋势,如情绪调整能力差、挫折反应不适当、心理承受力较弱等。本文重在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开展阳光体育的措施,以期待得到广泛重视和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让每一个青少年走在阳光下。  相似文献   

5.
王剑 《内江科技》2009,30(12):171-172
本文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诸多因素,指出要根据学生体质的变化趋势,确立体育教育的方向及目标,并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各方面需要的努力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欣  冯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401-401
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关系重大,受到社会和家庭深切的重视。在体育教育教研中,学生的体质问题也.一直是学校关注的一个重点。因此应用运动生理学来指导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以,硬训练的研究课题也就诞生了,文章着重介绍了运动生理学在体育教育教学和训练科学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质教育重在增强体质与培养终生体育能力,是对学生身心两个方面进行教育的过程。而终生体育则是使一个人终生都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终生受益。终生体育也是一个整体而长远的问题。对每个人来说,在学校里进行的体质教育是终生体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终生体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青少年今后终生体育能力的基础,并贯穿于人生始终。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越来愈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家庭教育中的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较大。本文通过了解家庭教育的涵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家庭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教育中的环境因素、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的联合,希望通过家庭教育的关注,提高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进而培养青少年中身体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学校要认真贯彻与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成为实际行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史宗汉 《知识窗》2013,(12):32-3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患心理疾病的中小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为此,笔者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审视中小学体育教育,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教育思路,并为我们改进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生命哲学视阈下的体育教学内涵生命哲学视阈下的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学以促进人体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为最终目标,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体质锻炼等是生命发展与完善的手段,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实施都是围绕生命的发展与完善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郝剑 《内江科技》2010,30(1):144-145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本文就运用科学方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体质迅速增长,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建议,防患于未然,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鉴于最近几年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比较突出,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何丹卡 《大众科技》2010,(4):176-177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是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磨练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伟  徐芳  李楠 《科教文汇》2009,(2):58-58
通过实地调查,论述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青少年体育的影响和作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要顺应时代的需要为青少年阳光体育提供各种保障,并且其作为当今青少年课外体育健身的主要形式,应该成为实施阳光体育过程中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将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与其所处的学校、家庭、社区中体育环境相联系,探讨了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下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研究中对学校、家庭、社区中所包含的体育环境相互协同作用以及该三类体育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认识尚不深刻。  相似文献   

17.
林虎 《科教文汇》2012,(10):158+186
2011年10月一支来北京旅游的俄罗斯"00后"的少年足球队,因为要以赛代练,所以和北京几所小学进行友谊比赛,结果我们几支队伍都大败而归。一时间少年足球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当前由于对应试教育的要求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造成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因此我们应当针对于青少年体质现状,加强体育课以及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赵梦醒  赵晓飞 《内江科技》2011,32(8):170-170
毽球运动难度小、易掌握、娱乐性强活动者不受技术水平的限制,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毽球运动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对进一步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毽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对中学生的影响展开研究,为毽球运动在中学的广泛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耐力素质是初中学生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项目;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用强身健体的实际行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研究提高初中学生耐力素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