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藤本植物是植物世界中一大特殊类群,其植物形态、生活习性五花八门。用茎缠绕的牵牛花牵牛花是人们最熟悉的藤本植物。种在篱笆下的牵牛花种子可以很快发芽,长出细茎苗来。它的苗尖开始时是摇摇晃晃的,一旦触及篱笆就会自动缠绕上去。牵牛花靠细细的茎缠绕固定物向上生长,能一直长到篱笆  相似文献   

2.
对被子植物起源研究中的几种观点进行了讨论。(1)由于被子植物存在着一组共同的性状,它们不可能是从不同祖先起源的,而是有着共同的祖先。被子植物是一个单源起源的类群。现存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是依据包括形态学(广义)、分子系统学、古植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综合性状建立的,只能表示出现存类群的亲缘关系并且追溯到它们最近的祖先。人们现在还不可能建立一个包括全部已绝灭的类群和现代生存类群的谱系发生系统。因此,现存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只能看作是“亲缘”系统。(2)分析了用于推测被子植物起源时间的分子、化石和地理分布证据。我们认为,要确定被子植物起源时间,植物化石是一类重要证据,但化石只能说是植物本身可保存部分和当时当地所提供的化石条件的综合反映,它们不可能就是植物类群或种的起源时间。人们还必须考虑到化石本身的演化历史。应用分子钟也是一种手段,但误差比较大。如果我们除了利用上述两种资料之外,根据植物类群的现代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把植物的演化同地球的历史和板块运动联系起来,以推断它们起源的时间,这无疑会增加其可信度。通过对56个种子植物不同演化水平的重要科属地理分布的研究结果,我们曾提出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可能要追溯到早侏罗世,甚至晚三叠世。(3)分析了基于分子证据所提出的被子植物基部类群——ANITA成员(包括无油樟科Amborellaceae、睡莲科Nymphaeaceae、八角目Illiciales、早落瓣科Trimeniaceae、木兰藤科Austrobaileyaceae)的性质,讨论了ANITA成员在现代几个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系统位置的不同观点,评价了它们的形态学(广义)性状。指出ANITA的成员由于包含大量的祖征,是属于原始的类群。但由于它们的共有衍征很少,如花粉球形,说明它们在被子植物演化早期就分道扬镳了,沿着不同的传代线分化。因此ANITA是一个源于不同传代线的复合群。  相似文献   

3.
鞘翅目是西藏昆虫中一个比较大的类群,计有771种,占西藏已知种类的1/6.本文分析了这一主要类群的区系类型、主要分化类群、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4.
互斥剪接是产生蛋白多样性的调控途径,但是人们对其背后的机制却了解很少。我们利用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了控制14-3—3 Xi pre-mRNA的互斥剪接的内置内含子元件。这些元件具有类群特异性.但在二级结构水平却是进化保守的。组合证据揭示在这些跨内含子RNA配对的三个功能:  相似文献   

5.
以白玉簪科和兰科的代表种类分别作为外类群对水玉簪属进行了初步的分支分析。虽然运用不 同外类群进行分支分析产生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它们均显示了属内一些稳定“支”的结构及其种间关系。分支分析还表明:水玉簪属的两个组中,Foliosa组极可能是一个单系类群,而水玉簪组则是一并系类群。如果叶绿素的丧失是一个不可逆的进化过程,水玉簪族中全菌物异养习性的获得只出现过一 次。  相似文献   

6.
对乌头属 Aconitum L. 27个类群的nrDNA ITS序列进行了简约法与邻接法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乌头亚属subgen. Aconitum 的蔓乌头系 ser. Volubilia 不是一个单系类群,显柱乌头系 ser. Stylosa 与兴安乌头系ser. Ambigua 各自作为单系类群也没有得到支持。特产于云南西北部横断山区的一些种之间存在非常近的系统发育关系,说明这些种可能是近期物种形成的产物。紫乌头 A. delavayi 复合体的不同类群在系统发育树上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统一的原理,讨论了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散布和分 布区的形成。獐牙菜属包括11组16系154种,间断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中国西南部- 喜马拉雅地区汇集了大多数种类、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有类群,成为该属的多样化 中心和多度中心。该属的原始类群和外类群也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山地,极有可能是该属的起源地。该 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出现了各式的间断分布,根据有该属植物分布的大陆间及大陆与岛屿间分离和连接 的时间推测,该属的起源时间至少不会晚于晚白垩纪,也许更早,可追溯到中白垩纪。通过分类群间亲 缘关系和现代分布分析,显示出该属植物从起源地向周围和一定方向散布,形成了三个主要散布途径。在散布过程中植物本身也发生演化和就地特化,形成新的类群。  相似文献   

8.
系统报道了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33种5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并与澳大利亚 2属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做了比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国产桑寄生科花粉外壁 纹饰可明显分为两个类型:一种类型为刺状或条状纹饰,另一种为颗粒状纹饰,这与该科的鞘 花族和桑寄生族两个族相吻合。在鞘花族类型中,3合沟、钝刺状或条状纹饰的花粉是基本类 型,合半沟或孔沟形,刺状纹饰的花粉是较进化的类型;在桑寄生族类型中,等极、3合沟、 颗粒状纹饰的花粉是基本类型,异极、副合半沟-合半沟、3沟形和沟形-短沟形或沟孔形、粗 糙或模糊颗粒状纹饰的花粉是较进化类型。根据萌发孔和纹饰可将桑寄生族类型花粉分为3个 类群:类群I包括五蕊寄生属Dendrophtho、梨果寄生属Scurrula、钝果寄生属Taxillus和大苞 寄生属Tolypanthus;类群II仅包括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类群III也仅1属,桑寄生属Lor anthus。在这3个类群中,类群I属于基本的类型,属间花粉差别较小,其中梨果寄生属和钝 果寄生属花粉差别最小,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类群II和类群III皆是较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北宋为例,分析了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参与者的构成,以及不同的科学、技术活动参与者类群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处境。论文指出,在中国古代,参与科学和技术相关活动的人们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或阶层,而是来自于不同职业、不同阶层。这一结构对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区系与区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区系不是区划,而区划更不等于区系,两者有着原则不同。昆虫区系是针对某个特定地域的昆虫相,分析研究这一地域昆虫的种类、组成、成份、比例及其结构等,进而深入探索该地域昆虫相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以及与其它地域昆虫区系的关系和相互间的关系。而昆虫区划则根据地质历史、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及昆虫区系成份分析和结构的探讨,对于一些有关地区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分类,进而合理地分级、归类、确定区界。所谓区系成份就是分布的属性,各个类群的区系成份就是各个类群的分布属性,每一个类群都有每一个类群的分布属性。  相似文献   

11.
客家先民来自属于北方类群的中原地区,南迁至属于南方类群的闽粤赣边区.客家先民与客居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客家群体.对客家人红细胞血型分布研究的结果表明,客家人较多的遗传指标符合我国南方人群的特点,可以认为在血缘上南方类群为主体.目前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客家源流的资料尚不多见,而且现有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燕子的秘密     
正燕子是我们身边很常见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夏候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燕子的习俗和传统,并认为它们能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好运。概括地说,燕子有两大类:燕和雨燕。虽长相和行为看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其实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在分类学上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群:燕隶属于雀形目、燕科;雨燕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和凤头雨燕科。  相似文献   

13.
种子病原微生物来源主要是种子收前在田间感染和收获后在加工贮藏中传播的微生物类群。当仓库内种子贮藏条件不达标或种子保管不善时,病原微生物就会侵入种子导致种子生活力丧失,因此,通过提高种子入库质量、加强管理、干燥、低温、化学药剂等措施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控制,来确保种子的贮藏安全。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2016年春季,对佳木斯市四丰山不同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选取针叶林、阔叶林、耕地和草地4个生境取样,共获得48个土壤样品,捕获大型土壤动物864只,隶属于11个类群。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0-5cm土壤层内,不同土壤动物的类群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反应也不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呈现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15.
蝙蝠鱼     
《百科知识》2009,(4):I0001-I0001
蝙蝠鱼是鮟鱇目中的一个类群,它们分布在热带或温带的浅海到深海区域,头宽而扁,体细长,身上有很多刺,嘴巴很小。体长最大达36公分,游泳力差。生活在深海的蝙蝠鱼的钓竿状物尖端有发光的器官。蝙蝠鱼使用臂状的胸鳍与腹鳍行走于海底,遇有危险或受惊吓时,会像青蛙般跳动逃走。  相似文献   

16.
黄玉诚 《金秋科苑》2013,(2):111-112
长久以来对于营养和食物的强大宣传,让人们一再加深食补印象的同时,也灌输了一些并非十分正确的观念。虽然我们的饮食大致上还是健康的,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有让你不得不惊讶,原来还有如此误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食品中的营养开始有了一种模式化的看法。提到某些营养素,一定会让人们想到某种食品,而说到某些食物,也往往会让人们想到某种与营养有关的成分。比如说,一说到维生素C,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柠檬和橙子;一说到钾,人们马上会想到香蕉;一说到胡萝卜素,人们肯定会想到胡萝卜;一说到菠菜,马上就会想起草酸;一说到芹菜,马上会想到降血压……  相似文献   

17.
华福花     
我国地形、气候、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横跨热、温、寒三带,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就包括许多在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了的古老孑遗和残遗的种类,以及一些属于原始的或孤立的类群,它们对探讨所属类群的起源十分重要。华福花就是这样一种我国特有的植物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     
科学家揭示蝙蝠飞行及免疫适应性相关机制中外科学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组学研究近日在《科学》上在线发表。科学家对两种不同类群的蝙蝠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了蝙蝠飞行及免疫系统的适应性相关机制,阐明不同蝙蝠类群的分子多样性机制,为蝙蝠及其它哺乳动物在生物学及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19.
山脊 《今日科苑》2012,(8):64-65
水母是胶质浮游动物的一大类群,它有个拉丁文的学名——美杜莎。美杜莎其实是希腊神话里的蛇发三女妖之一,她头上美丽的金发是无数条曲屈盘卷的毒蛇,任何胆敢爱上蛇发女妖的人只要看到她们的面目就会立即变成石头。18世纪,瑞典科学家卡尔·冯·林纳第一次把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名字给了同样拥有柔软无骨的身体和有毒刺触手的水母。  相似文献   

20.
2017年8月,在林周县强噶乡青稞地设置5个采样区,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捕获土壤线虫580条,录属于25属15科5目2纲1门。其中小杆属(Rhabditis)为优势类群,占总捕获量的38.28%.常见类群12属,占总捕获量的57.07%,以上为林周县青稞地土壤线虫的主体类群。稀有类群12属占总捕获量的4.48%.对5个采样区土壤线虫的生态指数分析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5~#2~#4~#3~#1~#;Simpson多样性指数D(S)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均为:5~#4~#3~#2~#1~#;Simpson优势度指数(C)为:1~#2~#3~#4~#5~#,表明5~#采样区的物种丰富,均匀性高,群落稳定性高。5个采样区相似性系数介于0.689-0.368,为中等相似和中等不相似。从食性分析显示5个采样区的土壤线虫营养类群为:食细菌类植物寄生类食真菌类捕食、杂食类,食细菌类的小杆属为优势类群。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线虫个体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说明林周县青稞地土壤线虫的个体数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多而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