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晔 《钓鱼》2008,(15):18-19
不管商品饵还是自然饵,用饵的基本原则是夏香冬腥,春淡秋浓,然而竞技钓鱼把它颠覆了,并梳理出钓对象鱼从腥饵雾化到腥香过渡,到最后无味藏杀机的用饵规律。受其影响,休闲钓鱼接受雾化则一开始就是腥香饵或者香饵,是很少用腥饵的,原因是腥饵招小鱼,但钓到后来腥香不重要了,包括大小、比重、软硬在内的状态上升为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2.
严实 《钓鱼》2010,(19):16-17
19.冬和春 用腥饵 冬天水凉,随着鱼的活动量降低它对食物的需求也相应减弱了。此时一部分鱼进入不吃食的冬眠状态,一部分需要补充脂肪的鱼还在寻找食物,如鲫鱼、鲤鱼、鳊鱼和一些野生鱼类。相比于以香为主的植物性钓饵,以腥为主的动物性钓饵含有的脂肪要高得多,所以冬天钓鱼多用腥饵。但除了补充脂肪,鱼仍然需要补充其它养分,于是在用腥饵的时候也不能排除鱼吃香饵。特别是长时间不喂食的池塘,处于饥饿状态的鱼会接受小而轻的钓饵。  相似文献   

3.
李世新 《垂钓》2006,6(10):21-22
休闲钓鱼同样要根据所钓对象鱼来配制钓饵,配制饵料的要点有二:一是饵料的味型;二是饵料的物理状态。钓饵的味型大致分为清香饵和腥香饵两大类(针对鲢鳙的酸臭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习惯上人们称为香饵和腥饵。有些人又将钓饵进一步细化,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腥香型和浓腥型。香饵以农作物、植物为主,如马铃薯、红薯、玉米等;添加剂如:蛋奶香精、草莓香精、风梨香精、香虎等。腥饵是在香型饵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动物干粉制品,如鸡、鸭、鱼的内脏及虾粉、鱼骨粉等,人的嗅觉表现为腥;添加剂如:蚕蛹液、红虫粉、蚯蚓粉等。  相似文献   

4.
严实 《钓鱼》2010,(15):16-17
11.特效饵 随手取 鲤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然而野生、半野生环境下长大的鲤鱼因底摄沉积在淤泥中的腐烂食物,形成偏腥特点,而池塘养殖的鲤鱼吃惯了人工投喂的粮食类饲料,形成了偏香特点。不过有些池塘因季节不同,饲料是变化的,这样鲤鱼嗜腥还是喜香就不确定了。如江苏、浙江靠着太湖的池塘都是鲤、鲫、草、鳊、青混养,冬春喂饲料,夏秋喂青饲料和螺蛳,于是鲤鱼有了倾向,夏秋吃螺蛳,贪腥,冬春吃饲料,喜香。  相似文献   

5.
蘸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0):16-16
蘸饵,上饵技术之一。传统钓鱼都是手上饵,以包和套的方式藏钩于饵。可是饵大了、硬了以及味不对路就没辙了。于是有人在鱼嗜香,不吃蚯蚓、虾等腥饵时备一小罐,内盛炒熟后碾碎的芝麻或糕饼碎屑。遇鱼不吃腥饵时将装了蚯蚓的钩在芝麻粉中蘸几下,这样蚯蚓表面粘满了芝麻,抛钩后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6.
无味料     
张炎冰 《钓鱼》2013,(16):11-11
钓鱼,浓引淡钓,竞技钓鱼更甚。用浓腥浓香饵招鱼、引鱼,可是一段时间后鱼浮躁了,嗅觉迟钝了,用浓腥浓香不如淡腥淡香,再后来淡味也不行了,要用无味的米饭粒和不加任何调料的面团。诱钓分离的传统钓时代,钓鲫鱼、鲤鱼用米饭粒、面团、煮熟的红薯块、蛆或蚯蚓。其中红薯是香甜饵,蛆、蚯蚓是腥膻饵,米饭粒、面团除了色白什么味都没有。商品饵中的尺上、  相似文献   

7.
管察 《钓鱼》2006,(21):26-27
先腥后香再本味,是竞技用饵的基本规律。腥和香都有刺激鱼的嗅觉.然后是味觉的作用.可是鱼诱来之后能不能留住.就不是腥和香能胜任的了。本味饵的出现为我们把鱼留住做了注脚——鱼最终接受的是平常吃惯了的东西.腥香诱鱼,却橇不开鱼的嘴巴。本味饵与基础饵肇始于1999年昆明第十五届全国钓赛的原塘颗粒.是在鱼腥香不理.而由地  相似文献   

8.
纯香饵     
张炎冰 《钓鱼》2013,(9):25-25
商品饵出现后,诱钓合一了,但主诱和主钓还是有区别的。例如钓鲫鱼浓香招鱼快,纯香留鱼久:钓鲤鱼先用纯香饵招鱼,后用腥香饵或腥饵钓。  相似文献   

9.
蓝水 《垂钓》2009,(5):36-37
前年春节前某一天,我去大棚钓鱼。当天棚内气温极低,水面上甚至结了一层薄冰。针对水温和气温双低的现实,老钓手开饵时习惯把饵的味道弄得腥一些,为达到此目的,他们多会在粉饵中添加虾粉提腥。  相似文献   

10.
腥饵     
张炎冰 《钓鱼》2012,(3):32-32
自古以来,钓饵非腥即香。腥,原指猪肉中的小息肉,现不管鱼虾还是禽兽生肉的气味都称腥。商品饵出现之前,腥饵取自自然,如陆生的蚯蚓、豆虫、米蛀虫、蛆、蚕蛹、蚱蜢、油葫芦、苍蝇和禽兽的肉、肝脏、肠管、油脂;水生的红虫、子孓、鱼、虾、水蛭和蚬蚌肉等。使用时有的要掐成小段,切成条或块,有的要经过煎和煮。  相似文献   

11.
严悟 《中国钓鱼》2018,(12):40-40
一、调虎离山在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垂钓,如出现小杂鱼闹钩,我们可在垂钓时在窝点外抛撒一些麦麸、米糠等漂浮饵,引诱小杂鱼到旁边的窝里,从而避免小杂鱼闹钩。二、诱饵少加香料,多用素饵诱饵越香对小杂鱼的诱惑力越大。悬坠钓在使用腥饵时遭遇小杂鱼闹钩,不妨将钓饵换成素饵,或者是将香饵更换成无香无腥的饵料。  相似文献   

12.
贺建成 《钓鱼》2010,(2):37-39
钓鱼讲究科学用饵,夏天用饵与冬天用饵,清水用饵与浑水用饵,打小窝用饵与打大窝用饵,用饵的荤素、香腥、软硬、大小、多少以及用饵的配比、条件和原则,也都不尽相同。现将钓鱼科学用饵的基本内容介绍于后,以飨钓友。  相似文献   

13.
《垂钓》2009,(7):42-43
问:我是东北的钓友,我们这有一座水库,里面有很多鲫鱼,春天的时候。我们当地钓友用河虾钓。往往能钓上很大的鲫鱼。我嫌用河虾上饵麻烦,请问用什么样的商品饵能代替?答:如果能用河虾钓到很大的鲫鱼,说明此处的鱼在这个季节喜欢吃荤饵。如果想用商品饵代替河虾,可用较腥的饵料作基础饵(比如倚天剑腥),然后在此之上添加虾粉,使饵料味道浓一些。  相似文献   

14.
张之晔 《钓鱼》2013,(22):24-25
蚯蚓用作钓饵历史悠久,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腥膻味重,啥鱼都吃;大小合适,持钩性强;取之方便,装钩简单;蠕动活饵,能逗能守。缺点是不卫生,有破坏生态之嫌,所以竞技钓鱼禁止用虫饵,包括红虫、蛆、米蛀虫。不过人工养殖,成了商品饵的蚯蚓就不在此例了。商品饵出现后有了"蚯蚓鲫""红虫鲫",将加工后的蚯蚓粉、红虫粉、鱼粉、虾粉添加到以米豆麦黍薯为主要原料的鱼饵中就有了腥饵、腥膻饵和腥香饵。然而粉状饵与鲜活的蚯蚓是两回事,有味无形,没有体液,不再蠕动的蚯蚓饵与其他商品饵毫无  相似文献   

15.
钓翁诗抄     
王志保 《钓鱼》2006,(13):66-66
一香饵也有,腥饵也有。喜香,俺就奉上香的;嗜腥,俺就捧出腥的。为了投其所好,全方位“伺候”,俺早已摸准了,你们的味口。二不知水龙王的龙宫大词典里,可也有“众口难调”这一条?看那些吃腻歪了的鱼儿们,一闻到腥香就乏味打饱嗝。来上一包本味饵,试一试吧,说不定这一潭死水,立马  相似文献   

16.
刘桂云 《钓鱼》2006,(8):37-37
由于海竿钓鱼多使用组钩,因此钓饵配制便成了钓友关注的问题之一。组钩使用钓饵可划分为粘饵和糟饵两大类,其中还有香饵、酸饵、腥饵、臭饵性质区别。香饵主要是鲫、鲤、鲂、青、草鱼爱吃;酸饵鲢、草鱼喜食;腥、臭饵钓鳙、鳜、草鱼有效。一般粘饵是为有托饵器的集团钩、炸弹钩使用,葡萄钩和单钩也很适用。糟饵是为糟饵砣钩配制使用的,也可作远钓点打窝的诱饵。下面介绍10种海竿饵的配制:1.纯玉米面香粘饵。用当年新玉米面,越细越好,使用前一天晚上用开水和,搅拌成疙瘩状,放蒸锅蒸至八成熟再倒入盆内,趁热每500克饵中掺入白糖50克和奶粉50克…  相似文献   

17.
杨天举 《钓鱼》2014,(19):46-47
野鲤,其敏感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器官的协调作用,能辨识饵的色、味、形及其优劣而决定取舍.故此,制用鲤饵需在色、味上下功夫.其敏感颜色是黄、红、绿,这就要求我们制饵时要注意饵色的引诱作用,其中饵食中添加黄色素为最佳办法.其喜食的味道是一香二腥三甜.纵观五花八门的商品饵,都离不开香腥二料,甜味饵有些野鲤也喜欢,因其在水中易溶化,有较好的扩散性及诱鱼性.反之鲤鱼对苦辣、酸涩味很反感,制饵时应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8.
蝇蛆制腥饵     
蝇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垂钓佳饵,用它和其他饵料混合制作的腥饵,对鱼有很强的诱惑力,垂钓效果更好。制饵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今,许多水库、山塘和湖泊都大量放养鲢鱼、鳙鱼。经探索和试验,众钓友皆知鲢鱼、鳙鱼喜食含酸味的饵料。但在小水库、大山塘、宽湖泊,鲢鱼、鳙鱼的个头较大,数量又不很多,如何钓获?这就涉及到一个科学用饵的问题。根据鲢鱼和鳙鱼的嗜食特点和口味,在酸料中搀一些带有腥、甜、臭味道的饵料,春揉成团饵,钓获率就会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贺建成 《钓鱼》2009,(5):44-45
百钓诱为先。钓鱼用饵分为窝饵与钓饵两种,它们的诱引功能分为:气、味、形、色、声五个方面。一、气诱宜重,香臭臊腥有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