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山》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靠近深渊的小路 ,自觉地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教学重点是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 ,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根据教材的特点 ,我抓住课文中表情达意的词句、段落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指导学生 ,读中感悟 ,鼓励学生展开争议 ,在比较、讨论辩解中对课文产生多元理解。一、读读议议 ,悟其情在教学《登山》时 ,就有学生质疑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登山 ,作者为什么要写在山顶上看到的美丽的景色呢 ?”我以此为切入点 ,以读见悟。首先要求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了解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时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学生从…  相似文献   

2.
《登山》记叙的是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 ,来回两次走过悬崖上靠近深渊的小路的故事 ,表现出革命导师勇于战胜困难 ,自觉锻炼意志的可贵精神。文末一段列宁说的三句话 ,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教学时 ,可紧抓这一中心段进行变序教学 ,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自学入手 ,直奔中心1 出示自学提要 ,让学生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填空 :本文写列宁在的时候 ,和巴果茨基次走过的小路。第一次走是因为,第二次走是为了。 ( 2 )按照“隐居———走险路———再走险路”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并概括段意。 ( 3)找出课文的中心段 ,画一画 ,读…  相似文献   

3.
《登山》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以中心为线索,逐句开展教学,以点带面返顾全文,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引出中心感知全文教学时,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概貌。①课文写列宁什么事?②列宁几次走小路?每次走有什么不同?(为分段作铺垫)③列宁对两次走小路有什么感受?(引出中心)学生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并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列宁隐居普罗宁——列宁第一次走小路——第二次走小路)。  相似文献   

4.
《登山》(人教版第八册第五组第17课)一文,主要叙述了列宁两次走“经过深渊边上”的小路的经过。第一次是为了赶时间看日出,第二次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教学时,我们可抓住列宁的心理变化,通过议、比、看、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人物特点。一、议中体会心理变化教学描述列宁第一次走小路的部分(2~18自然段),我们可分三步进行。1.明“路情”。找出描写小路的句子,说说那是条怎样的路?让学生通过对“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理解,感受路的窄和险。2.知“心情”。划出描写巴果茨基走…  相似文献   

5.
《登山》 (六年制第八册 )讲的是革命导师列宁登山看日出时 ,两次走过临近深渊的那条小路 ,自觉磨炼意志的故事。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了画、演、写、议四个教学步骤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一、画一画 ,认识小路的险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险”的有一个句子 ,即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 ,一边是峭壁 ,一边是深渊。”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险” ,才能充分认识列宁坚持走这条险路的勇气和魄力。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绘制简笔图 ,帮助学生体会小路的“险”。师 :列宁在巴果茨基的陪同下…  相似文献   

6.
《登山》(第九册第4课)记叙了十月革命前,列宁和巴果茨基隐居在普罗宁时,一道走险路、爬山看日出的故事,赞扬了革命者不怕危险,勇于战胜困难,自觉地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登山,本来是件平常的事,但作者却从这件小事发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文章着力描写了列宁他们舍易就难,沿着一条危险的小道攀登的情景。列宁登山走的是怎样危险的小路呢?是靠近“深渊”的小路。文章通过记叙列宁和巴果茨基的对话展示出巴果茨基担心发生意外,不愿带列宁走小路,又不好直说是路险难走的缘故。(两处省略号可说明)当列宁听说后仍提出“我们就从那条小路走吧!”  相似文献   

7.
《登山》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列宁为了看日出,不畏艰险往返两次走山路的事,通过这件事说明列宁随时随地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注意运用“一边读、一边想”...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第八册的《登山》记叙的是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来回两次走过悬崖上靠近深渊的小路的故事,表现出革命导师勇于战胜困难、自觉锻炼意志的可贵品质。末一段列宁说的三句话,是全的中心所在,教学时,可紧抓这一中心段进行变序教学,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登山》是一篇讲读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险路,自觉锻炼意志的故事.教学本课,引导学生去充分认识、感受列宁两次走过的小路的险,是理解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关键.学生对小路的“险”认识得越是深刻,就越能深刻地理解列宁对待困难的态度和锻炼意志的自觉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首先抓住小路的“险”,引导学生去充分地感受、认识,在此基础上理解列宁锻炼意志的自觉性,并在引导学生理解感受的过程中,扎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人.  相似文献   

10.
《登山》记叙了列宁在十月革命前隐居普罗宁时,与波兰革命者巴果茨基一道登山的故事,文章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如何教学这篇课文?我们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紧扣“险”字,了解故事内容。列宁与巴果茨基登山观日出,侧重叙写的是如何“登山”,作者突出了哪几点?  相似文献   

11.
〔《登山》主要讲了列宁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走危险的小路上山看日出 ,回来时仍坚持走险路的事。文章条理清晰 ,中心明确。基于课文的特点 ,两例均按照中心突破、层层剖析以辐射全文的思路进行教学 ,但教法上各有特色。教法一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 ,理解中心句 ,以辐射全文 ;教法二抓住重点词 ,理解中心句 ,以辐射全文。〕教法一引导读悟相机点拨□江苏蒋文汇一、找出课文的中心段落。1 阅读课文 ,找一找 ,哪一小节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 学生阅读并找出最后一段。3 (投影片打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相似文献   

12.
<登山>(人教版第八册第五组第17课)一文,主要叙述了列宁两次走"经过深渊边上"的小路的经过.第一次是为了赶时间看日出,第二次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教学时,我们可抓住列宁的心理变化,通过议、比、看、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人物特点.  相似文献   

13.
理解革命导师列宁的伟大,既是《登山》(六年制第九册4课)一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达此目的,教学中可按行文顺序,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一、课文交代故事背景,为的是暗中点示列宁锻炼自己意志的崇高目的。文章开篇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这一交代,除为整个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正因为普罗宁那地方“四周环绕着”“巍峨的高山”,登山看日出这件事才有发生的可能)外,更为重要的是使下文所写的列宁在登山中来回通过小路锻炼自己意志的事与当时列宁所处的危  相似文献   

14.
《登山》是人教社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一天早晨,列宁和巴果茨基为了赶时间看日出,从深渊边的峭壁上经过。回来时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列宁决定还走深渊边那条险路。他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今天听一位老师上这篇课文,她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要两组学生表演列宁和巴果茨基走过那条险路。老师把讲台上的桌子稍微后移,在讲台前留下一条空隙,代表深渊边的险路。第一组同学顺利表演完了。第二组的两个同学一上台就笑个不停,没办法忍住,结果在半路上就掉下去了。他们爬上来接着表演,谁知又掉下去了,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正当听课的老师一头雾水的时候,执教的老师说“:那么列宁回来的时候应不应该还走那条危险的小路呢?大家不妨开个辩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下是辩论的内容:反:列宁回来当然不应该还走那条险路,又不要赶时间了。这就像如果要你跳楼,第一次没有死,第二次就一定不会死吗?正:跳楼是自己不想活了,是自杀,而列宁是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反:列宁作为一个革命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人物。如果一不小心死在这里,多么可...  相似文献   

15.
《登山》是一篇自读课文,讲的是列宁为了看日出两次登山走险路的故事。这也是一篇存在很大争议的课文,有不少人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删掉,理由是:1.列宁作为革命领袖却如此不爱惜生命,不值得称道。2.学生年龄小,爱盲从,列宁冒险的行为容易让学生盲目模仿,出现安全隐患。我在引导学生大致学习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就将以上观点板书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你认为文章该删吗?原因是什么?”这样设计有三个方面的考虑: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应有更广阔的自读空间。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其全面认识问题的意识。3.让学生在自我研…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第九册4课《登山》一文记叙了革命导师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上山为了争取时间,下山为了锻炼意志,两次越过悬崖峭壁的故事。全篇看似平易,但寓意颇深。如何使学生进入角色,顺其情节,把握主旨呢?(一)审思课题,感知全文。意在着眼全篇,揣摩写作目的,激起情趣,产生联想,唤发求知欲。可  相似文献   

17.
《登山》(第九册第4课)是一篇新选的阅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列宁同志在十月革命前,为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普罗宁时,与波兰革命者巴果茨基一道登山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紧扣这一中心,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记叙;即上山选险路;登山走险路;下山仍走险路。集中突出了一个“险”字。课文首先记叙列宁与巴果茨基一起爬山看日  相似文献   

18.
一、揭示矛盾,引起思索教学中矛盾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教材实际与学生实际之间。语文教学中一般存在着“知”与“不知”、知得“深”与“不深”的矛盾。当学生“不知”或知得“不深”,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抓住矛盾的症结,巧妙揭示,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他们围绕矛盾定向思维,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提高认识能力。如教学《登山》一文,当巴果茨基走过险路,回头看列宁时,吓得险些掉进深渊。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19.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难点透视第八册17课《登山》一、教学难点《登山》一课为什么不写列宁登山的全过程,而是重点写上山和下山如何通过一段险路。二、难点分析课题为《登山》,文中大量笔墨并非用在写列宁如何攀登险峰,而是在集中笔力描述他如何两次通过一段险路。...  相似文献   

20.
这篇阅读课文以“登山”为主线,以“走险路”为内容,记叙了革命导师列宁与波兰革命者巴果茨基一起爬山看日出,往返走过悬崖上的危险小路的故事。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怎样分段、各段段意、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以及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记叙的。这些是学生读懂这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在学生议论的过程中,可逐步出示“登山——走险路”、“去——”、“回——”等板书内容。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线和叙述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