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4,(9):F0003-F0003
正近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了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十年来已发展为国家重要的外宣理论研究基地和思想库。此次出版的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  相似文献   

3.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6,(10):82-82
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  相似文献   

6.
正简介欢迎选购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间以来,欧美媒体的涉华舆论发生了一定变化,较多关注中国和西方在一系列事件上的争议。2010年2月26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举办了“当前欧美对华舆论关切及应对策略”研讨会,请专家就当前中美、中欧关系的发展、欧美对华舆论的主要关切、未来关注重点,以及我对外宣传的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摘发两位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3.
正简介欢迎选购征订启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5.
王惠 《对外大传播》2013,(10):42-45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7.
正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评估奥运会的国际舆论环境,这个"成功"有几方面的学术判断标准:首先,大多数研究机构会对奥运会期间,西方媒体和国际舆论对于奥运会的举办评价进行内容上的分析和认定;其次,在判断奥运会与中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会根据最初设定的国家形象塑造目标,来衡量奥运会中的媒体报道和舆论变化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而更重要的是,随着西方媒体上代表中国形象的符号变化、报道中国内容的语境变迁,奥运会之后,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与不变,已经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海外媒体的记者们也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千年古城。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北京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IBC)和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的正式投用,显示了媒体在这场国际体育盛会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好奥运会的报道"已成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两次奥运会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马胜荣,请他以他的亲身一线经历谈谈奥运会的对外传播及对北京奥运会理念内涵的解读,从而为在对外传播的新闻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16,(5):F0003-F0003
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经中央批准的从事对外传播和国际涉华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拥有专业研究人员70余人。中心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特色,在全球传播战略设计与政策规划、国际舆情研判与受众调查、传播效果评估等领域具有核心优势。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2005)、“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及影响力传播研究”(2014)和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