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书讯     
《中国大史记传世邮币珍藏》出版本刊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承继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满足当代人渴望了解历史、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北京翰墨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文物出版社近日隆重推出大型历史典籍《中国大史记传世邮币珍藏》。该书计八册,一反传统史书的晦涩与艰辛,依托现代审美观念,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成趣味浓深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历史百科,并配以千余张精美的彩色插图。更难能可贵的是,此套中国通史收有各个时期的722枚邮票真品,其中有1888年清代小龙票、新中国纪特票、文革时期票等。另有100枚包括商代贝币、骨币、蚁鼻…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料》2004,(3):59-63
出版实践呼唤出版研究刘杲这是一本对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本书对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了中国出版研究的历程和经验。本书以祖国大陆地区的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港、澳、台地区;以图书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研究。它对了解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出版实践渴望得到出版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瓷的故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而景德镇“水土宜陶”、“千年窑火不断”,并“集天下名窑之大成”,从而奠定了闻名世界的瓷都地位.悠久的制瓷历史,孕育和产生了丰富的陶瓷文化,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上西方国家正是从“china”瓷器认识和了解中国,那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外国朋友同样渴望通过瓷器来认识了解发展变化中的瓷都景德镇.为此,我们从纷繁众多的陶瓷题材中选择了三件事.  相似文献   

4.
目前外国来华游学人员呈几何级增长,却大多困于走马观花式游学方式。文章针对其渴望较短时间内系统、形象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风土人情及人民生活等之现状,探讨为之量身定制视频课程出版物的紧迫性及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理念、形态及出版市场模式,为留华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央和省市的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共同推出《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每天一篇,介绍一个新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让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重温历史,让不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学习、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开办的《环球》栏目,是以展示国际优秀电视文化作品、介绍国外文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栏目,是广大电视观众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该栏目自1993年开办以来,连续7年被评为台里的优秀栏目。 《环球》成功的原因何在?笔者仅以自己收看的部分播出内容作些粗浅分析,并就进一步办好该栏目谈点个人拙见。 新奇多彩的节目内容满足了 观众渴望了解大千世界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从长期封闭、单一文化氛围中解脱出来的中国人民,渴望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他们不但想通过新闻传媒获知世…  相似文献   

7.
中国拥有5000年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历久弥新。世界渴望了解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的昨天、今天、明天。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是传播文化的渠道,也是增进各国了解中国,缔结和平友谊的桥梁。长期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存在严重逆差,文化市场份额偏低。  相似文献   

8.
《大中华文库》经过了几年的筹备,现在第一辑终于出版了。我想,着重从对外宣传这个角度谈一点想法。大家可能有几点共同的感受,第一,我们对外宣传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可是我们发现,世界真正对中国的了解却非常的少。也可以说,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基本不了解,包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第二,我们发现,他们所了解的中国,仅有那一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歪曲了的中国,或者说是“妖魔化”的中国。这与他们过去的历史有关系,与他们的舆论和政治有关系。第三,我们发现,他们会拒绝我…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中国出版人,回望历史,憧憬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进步,渴望改革,渴望发展。 这种日甚一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来自国家经济体制各方面改革的强力推进,来自出版业外不同社会系统的改革深化和逐步显现的动人绩效;当然,这种紧迫与危机更来自中国出版业的生存现状。 有人认为,出版改革最为急迫的应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体制的突破,出版社应该真正成为  相似文献   

10.
正如业界所期待的那样.数码印刷成为drupa 2004展会上众人瞩目的焦点.殷殷关注的目光、各具特色的产品.数码印刷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作为中国的德鲁巴,科印高新技术展览会及国际报告会为满足国内用户对数码印刷技术深入了解的渴望,专门召开了“印前与数码印刷分会”。  相似文献   

11.
程锡勇 《湖北档案》2016,(11):22-26
今年,在宜昌实景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宜昌保卫战》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热播,连创全国电视同时段收视第一的奇迹,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感染了无数观众,也激发了大家渴望了解这段悲壮抗战史实的浓厚兴趣.笔者通过梳理宜昌市档案馆珍贵史料和历史照片,回顾那段令人难以忘却的悲壮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产生了兴趣,他们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中国。对于央视和地方台的外宣部门来说,树立精品意识,办出独具特色的外宣栏目,让更多的海外观众看得懂、喜欢看我们的节目,是大家所共同努力追求的结果。而一个好的外宣栏目首先要具备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等特点。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个优秀外宣栏目应具备的要素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度诺贝尔奖现已尘埃落定,再一次激起我们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和追求。从1901年颁发至今,诺贝尔奖已有100余年历史,成为世界上享有盛誉并最具权威的奖项。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探究对诺贝尔奖的原始认识。大约何时中国人开始知道诺贝尔奖?这却成了新闻和学术界一个难解的谜团。有科技史学撰指出:“我  相似文献   

14.
五四以降,中国现当代的“士”们,就是在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太强烈的心志和渴望之下,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5.
应波 《视听纵横》2001,(4):38-39
近一两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随着出国热、留学热、旅游热的兴起,随着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扩大,世界正在变得像个“地球村”,人们渴望与外界交流沟通,了解这个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掌握一门甚至几门外语是人们渴望的。  相似文献   

16.
荣雄英 《大观周刊》2012,(33):182-182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理由不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对中国式主持在培养体制、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工作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盘点,提出了中国式主持:渴望变脸的观点,并对中国式主持如何变脸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响 《记者摇篮》2004,(10):32-3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与以往相比判若天壤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迹象若隐若现。人们的内心不再忧虑吃喝、梦想衣裳,精神上的愉悦或是感受上的快乐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渴望。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大众文化传播嗅觉灵敏.也许是为了善意地迎合人们的内心需要.变得浮躁乃至癫狂起来。媒体摇身一变进入狂欢季节,广播在这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巴蜀大地孕育出最贴近“三农”的人民作家,成都简阳籍作家周克芹(1936—1990年),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强烈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感,用纸和笔发出时代的呼唤,深情讲述当时农民的生存困境与内心渴望,引发全社会对“三农”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期刊“走出去”的十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传播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了解中国、学习、研究中国,为我国期刊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另一方面,观察那些已经发展成为跨国性传媒集团的国际大刊,它们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