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向人们展示了周代社会的广阔画面,其中不乏有关女性生活的内容。从这些原汁原味的记载中,可以发掘周代各个阶层女性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女性美的界定及其所反映出的不同流派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鸡鸣”之声首先在《诗经》中唱响。它的涵义主要源于周代深厚的文化背景,从在自然生活中表示时间概念,到在社会生活中警戒作用的发挥,最后到人格精神的象征,在《诗经》中经过了形成、发展和升华的过程。“鸡鸣”在周代社会的普遍流行,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的田猎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田猎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本文在揭示其思想意义、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的同时,又与周代的田猎文化进行互参,使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下篇先论述民众的农事诗《七月》。《七月》描绘了周代农夫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以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展现了周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画卷。它与本文上篇所述的农业史诗和贵族的农事诗一起,使周代的叙事性农业文学盛况空前。周代田国政治文学和田园抒情文学均已初露端倪,尤其是农民对赋税和王事的抗议之声和田园理想国概念──乐土乐国观念的提出,对后世的农业文学有一定影响。周代之所以成为叙事性农业文学最鼎盛的时代,是由农业生产第一次成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主题、农业诗歌的神话、宗教语境和原始文学团有的模仿性写实性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诗经》的编纂与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诗》与史、与政教的关系,在前人的著述中不下百十种。《诗》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保存了用人生活的各个画面,成为后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6.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着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周代(主要指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法制度和政治统治结合,宗法统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所罕见。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首先是它的原始形态周代的宗法制度,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界对周代的宗法制度的看法向有分歧,笔者根据自已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多年研究,将主要的看法和观点简述如下,欢迎学术界朋友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诗经>的编纂与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诗>与史、与政教的关系,在前人的著述中不下百十种.<诗>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保存了周人生活的各个画面,成为后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8.
在周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有关礼制的记载中,司马迁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周代孝文化。养亲尊亲,善事父母;祭祀祖先,守孝三年;承志立身,光宗耀祖;孝、仁、忠相融合等,都是周代孝文化的内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代孝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是后世孝道发展的基础,不仅具有凝聚人心的向心力和感召力,而且具有和谐家庭、稳定社会的功能,并且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周两代妇女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对于周代而言,商代妇女的地位较高且较为活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商代母权制遗风的影响及商周生产方式的差异.相对于农业民族的周代来说,商代游牧民族的风尚对妇女的地位与作用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进入周代以后,墓地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墓葬格局——夫妻合葬墓。这种墓葬形式在整个周代虽较为流行,但却没有成为一种一般性观念在整个社会中得到广泛普及。由于西周与东周社会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男左女右”的墓葬格局不是整个周代夫妻合葬墓中的一种定制。摘要:中国历史进入周代以后,墓地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墓葬格局——夫妻合葬墓。这种墓葬形式在整个周代虽较为流行,但却没有成为一种一般性观念在整个社会中得到广泛普及。由于西周与东周社会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男左女右”的墓葬格局不是整个周代夫妻合葬墓中的一种定制。  相似文献   

11.
《诗经》雅颂诸多篇章中大量呈现的呼告语,源于宗教,根植于社会,在内容、作者、使用场合诸方面,缘周代社会的变化,为祭祀、宴乐、典礼甚至个人祷告所用,并最终服务于王权统治,反映了由巫而史的社会渐进过程中,殷周社会主流文化内涵的嬗变,是周代社会政治走向成熟和政治文明觉醒的最初体现。  相似文献   

12.
《诗经》思乡恋土主题成因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乡恋土作为恒久的主题一直回荡于中国文学百花园的上空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便真实地记录了周代先民的这种情感。本文植根于周代农业文化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 ,联系当时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分析其产生的经济、伦理、政治、现实原因 :植根于农业人生的恋土情怀、执着于宗法人伦的恋亲情结、受制于外部社会的强大压力 ,萌生于久出思归的痛苦现实。这四个方面互相关联、互相作用 ,共同强化了周人思乡恋土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解剖周代的社会基层组织——里社,从一个侧面反映周代的社会性质。里社是各级领主采邑内的基层组织在周代的铜器铭文诸如《大(?)》、《令(?)》、《(?)》中有许多关于“里”、“里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反映的民俗多种多样。燕飨民俗是周代社会状况的一个特殊反映。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民俗,燕飨民俗很好地体现了周礼及周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周代社会从西周“礼”的初立到春秋时的“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在《诗经》的宴饮诗特别是宴饮活动中声、乐、舞等的选择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天”是周代思想中的至上神。如说,“周人把天神想象和说成无限关怀人世统治的有理性的最高主宰”(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4页),“周代的至上神为天”(杜而未:《中国古代宗教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89页)等等。然而这一观点验之周代思想和社会生活,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  相似文献   

16.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民俗、礼俗都有一定程度的折射。《诗经》婚恋诗主要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媒妁之约与自由恋爱共存的婚恋结合方式;"六礼成婚"是主流的婚姻模式,而"仲春之会"则是在特殊条件下的手段及补充;同时存在媵妾制与一夫一妻制并举的婚姻模式。本文试从这些诗歌表现的多元的恋爱状态以及婚姻模式来展现周代各个阶层人民的婚姻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周代的礼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周礼的基本内容和周礼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以及周代礼文化的精神本质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诗经》研究新成果。该著作将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使"五礼"因《诗经》的文本呈现而由枯燥难懂变得生动具体,而且为《诗经》时代的社会生活探寻到了丰富的礼法依据。该著作以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研究方法避免了五礼理论研究的空疏与《诗经》文学研究的浮泛,将"诗礼相成"的周代生活鲜活立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9.
论题:周代宗法制问题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福林教授:今天,我们来对周代宗法制问题在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宗法制是周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与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赵光贤先生在《周代社会辨析》中指出,“在周代典章制度中,最主要、最  相似文献   

20.
《诗经》305篇诗歌基本上都是周代社会的诗歌创作。它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写来创造艺术意境和形象,所体现的主要是周代的艺术风貌,其艺术成就折射出周代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