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轮流日记"就是一个日记本每天由不同的孩子轮流来写.这样,孩子们不用每天记,但是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小组同学写的日记.我将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五名同学,每组每天由一位同学写,第二天传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首先要对前面同学的日记进行修改和评价,然后开始写自己的日记.  相似文献   

2.
本学期,学校倡议在3—6年级试写“循环日记”。具体做法是:全班8个小组,每组发一个日记本,组长负责排序轮流写。第一个同学写好后,第二天早晨交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交给老师。老师对8本日记进行认真批改,写出评语,打出等级分(或按百分制打分),然后下发。再传给第二位同学。一周进行一次小结,小组算出总分,全班进行评比。成绩公布在“学习园地”的“评比栏”内。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经过大半个学期的练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轮流日记”就是一个日记本每天由不同的孩子轮流来写。这样,孩子们不用每天记,但是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小组同学写的日记。我将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五名同学,每组每天由一位同学写,第二天传给第二位同学,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用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一个新的几何体,大家拼得很好.现在我们用课前自己收集来的几何体,3个人一组互相配合,拼一个新的你们所喜欢的物体.要求是: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想拼一个什么物体,商量好后,小组同学再齐心协力共同把这个物体搭建起来.  相似文献   

5.
杨静 《天津教育》2002,(9):32-34
今天,班内的“评星颁牌”活动又如期举行了。这次活动是经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任课老师考评三道程序之后,最后由我这个班主任裁定并宣布评比结果:第三学习小组获得“最佳合作学习小组”金牌,第五学习小组获得“最佳创新学习小组”金牌……王红同学被评为“学习星”,陈亮同学被评为“纪律星”,沈吉同学被评为“自强星”,程艳燕同学被评为“创造星”……我每宣布一项结果,孩子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每一张小脸上都写满笑意,或为集体或为自己或为他人。“同学们,现在我郑重地宣布陈铭铭同学被评为本大周惟一的‘智慧星’!”我作了…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写、会写、善写呢?一年来,我采取了让学生写循环日记的方法,即把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六位同学每天轮流写日记(写在同一个日记本上)。实践证明,循环日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7.
所谓"小组合作循环日记"(以下简称"循环日记")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共用一本日记本,从每周一到每周五,每天由一位同学完成一篇日记,循环往复,周周不间断。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写"小组合作循环日记",训练三年多来,效果甚佳,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了写作思路,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学生养成课外勤练笔的习惯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又不增加课业负担?指导学生写“循环日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 ,按写作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中有学习成绩好的 ,也有学习成绩差的。然后 ,每组发一个日记本 ,选一名学生为组长 ,让他在日记本的第一页写上本组同学的姓名。第一名同学当天写好后 ,第二天早晨传给第二名同学 ,就这样 ,一个接一个地写。一轮结束后 ,组长收上来交给老师。我每篇都详细批改 ,评出“优、良、中”三等 ,写得好的 ,给予表扬 ,全组得“优”最多的给予奖励 ,每人一朵小红花 ,并记入期末总成绩…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们班开设了几个“心灵网吧”,每个小组一个。你可别误解,我们这个“心灵网吧”并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本本精致的小本子,每个作文小组一个,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心灵网吧”上写想说的事情、感悟和理想。我打开“心灵网吧”,见到上面又有了许多新笔迹,第一行是一个名叫“西门吹雪”的“网友”发出的帖子:“我多么想长生不老啊!如果我的寿命能和宇宙一样长的话,那该多好!”我看了摇摇头,眉头一皱:“真是异想天开!”我继续往下看。一个叫“捉摸不透”的同学写道:“人类不是已有克隆技术了吗?当你老了以后,克隆一个自己,然后将大脑移植上去…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校打铁小组的一位同学,忽然要求退出这个小组.为什么呢?他写的一首打油诗回答了这个问题:“叮噹叮噹,手痛腰酸,衣服烧破,太不合算.”为了教育这个学生,我们把打铁小组带到工厂去,让工人师傅对他们讲为革命打好铁的道理.他们看见老工人抡舞大锤,为支援“农业学大寨”忘我劳动的情景,十分感动.那位写打油诗的同学,经过工人的教育后,成了打铁小组的骨干.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数豆子,产生按群计数的需要 1.明确任务,提供探索空间. 布置任务:小组同学合作,想办法得到差不多1000粒豆子,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够找到最快的办法、最先完成任务. 2.实践探索,寻找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写人,是小学生作文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写哪些人呢?小朋友们一般总是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同学,或者医生、人民警察,或者歌星、球星,或者科学家、作家,或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总之,不是亲人朋友,就是名人名家.  相似文献   

13.
义勇  维东  肇银  瑛子 《江西教育》2002,(18):7-9
“我觉得钟蕾同学以《粉笔》为题的作文,第一自然段写得很好,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手法,不但语句通顺,而且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粉笔蕴含的崇高品格。”“我认为,钟蕾同学的这篇作文写得很充分、流利,它的另一个特点在于运用了较多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借物喻人,歌颂了具有‘粉笔’那样崇高品质的一类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不过,文章在介绍粉笔损耗的情景和过程时,如果能够写得再详细些,文章就会更感人,效果就会更好。”“这篇作文的美中不足,还在于结尾没有与开头照应,如果能把赞美粉笔的语句在结尾一段写出来,不但能前后呼应,而且表达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课例一:上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围坐在一起.课的内容是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课.上课了,教师要求几位同学到讲台上,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小结.交流完后,教师又要求同组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小结的方法和经验.这时可以听见只有几个小组内有学生在说话,但是声音很小.5分钟后,教师宣布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5.
写作文,是不是需要掌握许多方法?不少同学认为是这样。他们说,不知道作文的方法,哪能写好文章呢。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教书育人》2007,(7):63-64
每一个长假,我们学校的安全动员大会开了,同学的安全公约写了,连家长的名也签了,但是低年级同学到深水区玩水的事件还是层出不穷。近年来,我们把住在相同或相近的小区的同学,编成安全小组,以互相联系互相监督。然后每一个班主任带领班教导会成员,分别走访负责的安全小组,检查包干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地点。  相似文献   

17.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是请一个学生来帮她写呢?还是我提示她一下呢?我举棋不定,我怕这样做会伤了她的自尊心,打击她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我们班开设了几个“心灵网吧”,每个小组一个。你可别误解,我们这个“心灵网吧”并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本本精致的小本子,每个作文小组一个,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心灵网吧”上写想说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小组轮流合作写周记,就是五个同学一组,共同使用一个周记本,一周内轮流每人写一篇。这样的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也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有利于写作兴趣的培养天天写日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小组轮流合作写周记就大不一样了。每周写一篇,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对作文有些吃力的学生,他们都期盼把这篇周记写好。有了这种竞争意识,每组五人都尽最大努力赶超同组的同学。实践证明正是如此,周记质量大大超过天天所写的日记。每周一次的小组轮流合作写周记,使学生很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写作便产生了浓厚…  相似文献   

20.
陈淑娟 《文教资料》2006,(16):171-172
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不算日记。的确,写日记不失为学生习作训练的一种方法。然而生活虽丰富多彩,但对小学生来说,并非每日的生活都那么五彩斑斓,有时也会平淡无奇,无感可述。传统的日记形式在带给学生观察积累与练笔的同时,也带来了痛苦。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写、会写呢?我采用了“循环日记”的方法,把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三——四位同学,每天轮流写日记(写在同一个日记本上),每个小组自己取名,自行设计扉页,一周总结、评比。几年来,最受我们班学生欢迎的就是写循环日记了。一、交流生活,积累素材。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的,我们的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