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元1901年,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社会中出现了一股崭新的文化热现象,特点是:一批澳洲本土出版的华文杂志竞相面世,从而引起了华人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与反响,宛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石子,激起阵阵涟漪。同时,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华文图书市场原十分冷清并由港台书刊占绝对性地位的局面。先后创刊的有:《大世界》、《满江红》、《焦点》、《新移民》及叩世不久的《大陆剪报》等,大有春风拂面之温馨感。为此,我试图对其进行浅析,以期对国内同仁有某种了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澳洲华文读者的构成:澳大利亚现在华人人口一共将近50万,占全澳洲人口的百分之四十,现在是澳洲第四大少数民族。分别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七十年代以后移民的新移民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的华人具有中文的阅读能力,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大概占整个华人百分之九十,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等地以农民为主体的华人大批赴澳洲淘金,揭开了中澳关系史的序幕。由于年代长久,所留文字记载鲜见,故有许多问题有待考辨。笔者近年曾在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研修中澳关系史,发现和查阅到了一些新的有关早期澳州华人史的资料,下面仅就首批华工入澳时间与人数,华工入澳的海上航行路线与航期及“宁波号”帆船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考证与研讨。一关于首批华工的入澳时间与人数华工大批输出澳大利亚,始于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兴起的澳洲淘金热时期。对此,华人史学界一般没有争议。在此之前,入澳华工人数极其有…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08,(1):68-68
“澳洲东方华语电台”2007年12月中旬在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开播。当地华侨华人能收听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  相似文献   

5.
蒋颖 《今传媒》2013,(2):12-15
新浪微博2012年在澳洲举办了第一次媒体发布会。根据微博在澳大利亚的官方合作伙伴——澳娱投资有限公司(OZ Entertainment and Investment)估计,在澳大利亚有近50万位微博注册用户。本文有三个目的。第一,分析澳洲政界目前到底有哪些政客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这些政客或者他们的代理在微博上发布哪些内容。第二,对于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与澳洲华人群体沟通,到底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好处?第三,澳洲政客使用中国社交媒体对中澳政治的意义。微博是否给澳洲政客与他们的选民之间带来了更为良好的沟通?澳洲政客使用微博的经验对于中国政客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有何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赴澳大利亚的移民日益增多,澳大利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华人移民首要定居国之一.根据澳大利亚官方不完全统计,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亚境内的华人约有100万.华人群体已成为澳大利亚除英语以外的第一大非英语少数民族社区群体.随着在澳华人数量的不断增长,澳大利亚的华文媒体也日益繁荣,几乎覆盖了整个澳大利亚.2016年11月末,笔者参加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在悉尼联合举办的报业新媒体运作培训班.培训班期间,通过专家授课、实地参观、交流座谈等形式,初步了解了澳大利亚华文媒体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现做简单梳理,以期对我国报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凡是华人购物中心,都有中文书店,而且经营面积越来越大,经营品种越来越多。在澳大利亚,华人对中文书刊和音像产品的需求以实用为主,以简便为先。欧洲人历来就充满了思想文化中心的优越感,不单是对中文出版物,对日本、美国的出版物和文化产品也是故意冷落。  相似文献   

8.
《湖北档案》2012,(6):30-32
应澳大利亚有关方面邀请,2012年1月3日至12日,以省档案局巡视员陈文樵为团长的湖北省档案工作考察团一行5人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学习和交流。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新南威尔士州档案馆、悉尼大学档案馆和维多利亚档案馆,重点考察了澳洲档案工作管理的基本情况,征集了相关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9.
陈乐 《新闻记者》2005,(11):54-55
一、澳大利亚华文媒体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在澳大利亚2000多万人口中,华人已超过55万。但实际上可能有近百万人,因为其中不乏以其所在国国籍登记的东南亚国家难民,或是第二、第三代已拥有澳洲国籍的华人后裔。目前,澳大利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华人移民首要定居国之一,而且华人移民人数仍在不断攀升。随着新移民人数的上升。华人已成为了澳大利亚重要的少数民族,华文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在澳洲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冲突与契合——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妇女形象》是一部透析澳大利亚的历史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力作。作者马丽莉从多种角度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澳洲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对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及中国妇女形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这些分析研究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及中国妇女形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全国仅2400万人口,但国民有很好的新闻消费习惯.2015年,澳大利亚每个月新闻消费人数高达1690万人,1/4的澳大利亚人每周至少会读3次纸质报纸,有490万澳大利亚人还在阅读纸质社区报纸.2014年,澳大利亚的娱乐与新闻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约为360亿澳元,澳大利亚居民在杂志、报纸、电视等三种媒体上的消费额分别为8亿澳元、12亿澳元、27亿澳元.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1月14—23日,应Unisys澳大利亚公司的邀请,深圳市信息中心主任林勋准等一行六人赴澳大利亚也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期间考察了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和堪培拉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参加了由Unisys亚太集团总部组织召开了的国际性年会和澳大利亚总理基延出席的澳大利亚AAP会议,参观了澳大利亚政府大厦,并接受了采访,走访了CITEC、U-CUBED、WCS等十余家信息部门,与布里斯班市政厅有关部门及深圳—布里斯班姐妹城市办事处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益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墨尔本:华人的故事》在京首发。由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作序的《墨尔本:华人的故事》(上)一书,是第一部以澳洲华人群体形象为报道对象的报告文学集。近日,中国文联出版社、《人民日报》大地杂志社、澳洲《大洋时报》在京联合举办该书的首发式。150年来,澳洲华人凭着自己的联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与国家建设,在铸造多元化特色,促进经济繁荣,推进和族和谐等多个领域里作出了卓越贡献。此次由澳洲《大洋时报》记者在第一张深入采访撰写的《墨尔本:华人的故事》一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华人在海外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助于我…  相似文献   

14.
戚鸣 《报刊之友》2013,(9):9-11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聚集了两岸三地十几家华文报纸和杂志,周五在中国城及华人聚集地区免费发行,除《昆士兰日报》是16版、大开报外,都是小开报,有厚有薄。其中澳洲新闻有自采,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以转载、报摘为主。笔者对华文报纸的整体印象:华人政治,移民视角,重服务,很实用,有一报在手、不会英语生活无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1月17~12月6日,我受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委派,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中国报业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赴澳大利亚学习、参观、考察.其间,在设于悉尼科技大学的澳大利亚独立记者中心安排下,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课堂学习,与澳大利亚记者工会、太平洋报刊业协会,悉尼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及部分报刊杜、通讯社的资深编辑记者进行了互动式的深入交流,又先后参观了澳洲两大报业集团--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和费尔费斯报业集团下属的几家报社及澳国营电视台ABC.此行收获多多,归途中略有思考,撮要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澳大利亚外交部邀请,宁波市新闻代表团于9月上旬去澳访问。澳国外交部对此次活动相当重视,不仅派员全程陪同,而且对整个考察访问的行程作了周密的安排,使我们在短短的一周时间考察了《时代报》、《堪培拉时报》、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悉尼广播公司、澳大利亚电视台等12家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新闻机构,对该国的新闻业的发展、经营和管理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1月20日至12月4日,笔者参加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报业新媒体运作培训班”,赴悉尼科技大学学习.全团共计21人,以报业集团和行业报的中高层领导为主.本人有幸被推选为团长,参与和见证了学习和考察交流的整个过程. 澳大利亚从人口上来看是个小国,全国人口相当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只有不到2400万,但却是传媒业大国,传媒帝国新闻集团就是在这里起家的.学习和考察过程中,澳大利亚传媒教育与行业发展令人耳目一新,悉尼科技大学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业界在新闻实践中的专业精神,给人深刻印象.同团同学们有的是报业集团、行业报的老总,有的是年过半百的传媒研究专家,有的是国内媒体融合业务一线的中坚,有的是政府官员,无论是什么身份和年龄,大家学习的勤奋认真和对学习纪律的遵守都是一样的,其情其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澳洲的总人数刚过2000万,与中国相比,只能是一个城市,但是澳洲有770万平方公里,也算是列入世界大国的前六名,因此,从人口总量来估计出版业,应该不会像中国那样兴旺.这其中,华人的数量大约是60万,现在可能还要多一点.  相似文献   

19.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远离中国的“南方大陆”,在悉尼这个繁华而年轻的城市,据官方统计仅有十几万,就按最乐观的估算也就二三十万华人,竟然容得下四家华文日报、五家收费华文周报,还有许多家免费的华文小报,以及华语电视台、电台、杂志社。……难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卜卡发出这样的惊叹:悉尼的华文日报比英文日报还要多! 群雄并起蔚为奇观 澳洲华文媒体的繁荣,说起来还是这十几年的事。在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华文传媒还处于一个冷寂期,甚至可以称之为“被遗忘的角落”。 1982年3月,华文媒体“老字号”《星岛日报》率先登陆,成为“首家在澳印刷之中文日报”。随后,印支澳籍华人创办《华声报》,后发展到半周报易手,1992年改为《华声日报》,至去年改为《澳洲日报》。具有香港《新报》背景的《澳洲新报》,于1987年3月在悉尼创刊。1992年4月,采用先进的全页组版电脑设备的《自立快报》以“澳洲第一份中文日报”的身份,加入竞争行列。 按澳大利亚官方的统计,华人的民族社区中的人数,居于意大利、希腊和越南之后,人数为三十多万,如果按一些华人研究专家估计,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和居住澳洲本土数代的华人约五十万人。但就传媒业而言,华文传媒在各少数民族中最为发达。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之行,去了4座城市看了4种动物,参观了4家报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