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出版物传播的关键是要实现图文数据的标准化,出版物数据的标准化、文本的格式化、数据内容的共享性以及数据传输标准的统一性,是电子出版得以顺利、有效传播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出版物从作者到读者的所有环节,即最后显示的内容信息与原输入信息相同,其描述的页面格式也与原来相同。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回溯、追踪、查找、销售和购买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商、作者、读者和其他参与者,将不得不承担电子数据输入误差所带来的高效成本费用。因此,统一、严格、规范的电子出版物传播标准是电子出版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电子出版业文本格式的混乱与技术标准的无序是一件让业内人士颇为烦恼的事情,再加上国内出版业面临着国外出版巨头的进入和走出国门参与  相似文献   

2.
谈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文后参考文献是科研论文著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不大被人们所重视,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以目前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所存在的一些著录上的问题,从文后参考文献的界定、著录格式的统一等,以及作者与编辑部的责任几个方面加以讨论,认为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期刊出版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物著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电子出版物的类型、特征及电子出版物著录标准的发展现状.针对电子出版物著录中的若干问题,如著录信息源的选取、电子出版物著录时做为主体与附件不同情况的处理、计算机文档著录等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并呼吁修订再版<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及正式出版西文MARC格式.  相似文献   

4.
&#  &#  &# 《出版与印刷》2015,(3):19-21
《期刊编排格式》1规定,期刊应当在每期固定位置登载版权标志,其内容包括期刊出版的年卷期等信息。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国标)也指出:“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应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号、页码”。2由此可见,年卷期和页码信息是参考文献检索的重要内容,其准确著录利于读者的溯源和查证。作者引用连续性出版物析出文献时,应该按照著录规范,准确著录出版物的年、卷、期及页码等信息;国标对“析出文献”的著录也有详细的规定。2然而,翻阅近年来出版的农业学报,常有卷、期等相关信息遗漏或著录不规范现象。笔者选取了几个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参考文献表中卷期页码的著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页码著录信息不规范、卷信息缺失及卷期信息著录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卷信息不宜省略、规范著录引文页码和卷期信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工作实际出发,分析期刊著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强期刊著录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数据维护等手段,提高期刊著录标准化数据质量。期刊著录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馆藏期刊数据库的质量,影响对期刊的揭示程度,影响读者的检索效果,影响资源共享共用的实现。因此网络环境下期刊著录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期刊数据能够共享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物是继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出版物。它不再局限于传统出版的纸介质和图文媒体,而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因而电子出版物需要审读的内容变得更加繁杂、更加隐蔽,对其质量要求也更高。考虑到电子出版物内容的复杂性及形式的多样性,在出版过程中,如果对于版权问题的审查不全面或者不深入,将很有可能导致电子出版物在传播后即引发版权纠纷。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张书卿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目前业界对数字出版标准化的认识还存在盲目性,认为数字出版标准化与传统出版标准化完全没有关系。其实数字出版只是载体发生了变化,数字出版还是以基本信息的标准化为基础的。由于目前我国基础性标准和传统出版标准还很薄弱和不健全,影响到了传统出版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数字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电子出版物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图书馆电子出版物的建设内容,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订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标准和著录标准,以利于各图书馆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子出版物。  相似文献   

9.
数字标准化是数字出版行业的一个标准,是各个工作细节活动的标准,在实际情况中,做好数字出版标准化策略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有用的出版条件。数字出版标准化使得各个企业能够完成利润均衡,在分工上也比较合理,为企业赢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要不断加强数字出版中技术兼容和数字内容相互结合、共享的功能,这是发展数字出版标准化的最有力条件。数字出版标准化具体包括标准体系、电子书标准、手机出版标准、标识类标准、MPR出版物标准和元数据标准这几个方面,这些标准都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大大的扩大市场的发展,政府和标委会要积极的参与到数字出版标准化的宣传工作中去。数字出版标准化工作决定数字出版在生产、流通、交换、版权保护中起着决定因素的必要条件,数字出版标准化具有引进和自力更生共同独特的原则,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要不断加强数字出版标准化工作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论文网络传播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题录摘要(包括篇名、关键词、摘要、创新点、参考文献等)和全文检索的数字出版平台和搜索系统是实现科技期刊论文网络传播的主要手段。编写好篇名、关键词、摘要和创新点等内容著录信息,有利于提高论文被检索的概率,提高期刊下载量和影响力。本文根据科技期刊的编辑要求,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搜集案例正反比较分析,说明著录信息的编写特点及其对论文网络检索和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录是图书馆向读者推荐、反映和提供馆藏书刊的主要途径。其中中文期刊目录集中反映了馆藏中文期刊的收藏情况,可指导读者有效地利用馆藏期刊资源。因此中文期刊目录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期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众多期刊出版格式未实现标准化,不少期刊其题名与责任者在封面页、版权页、目次页上往往出现相互矛盾的信息,这就使编目员可能因各自理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著录结果。根据《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准确规范地进行中文期刊著录,编制出正确标准的中文期刊目录。是图书馆期刊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寻求和海外出版机构合作,其核心是寻求成熟的出版平台对其出版的内容进行收集(投稿)、遴选(审稿)、发布和传播,同时获取标准化的出版规范、办刊经验指导、数据库的申请与数据传输等服务。国内出版平台应从英文科技期刊建设需求出发加强国际化运营能力建设。以服务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建设为目的,清华大学出版社SciOpen平台从夯实平台技术基础、支持多种出版模式,创新出版模式、推广中国数据标准,加强和数据库沟通、服务学术传播,加强期刊出版标准作业程序(SOP)建设,提升全流程期刊建设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针对当前国内出版平台建设问题,提出了以服务学术出版来明确建设定位、加强期刊与平台的相互赋能、推广我国数据标准、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关注出版伦理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亚马逊的Kindle、苹果的iPad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作为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也不例外。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是指期刊以网络为传播渠道,以数字内容为传播介质,以电子支付为付费手段的一种出版方式。在我国,其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数据库出版、网络平台在线出版和开放存取。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现状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仍处于初级阶段。论文就目前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发展中期刊学术质量、盈利模式、出版流程数字化、信息深度加工、数字化出版标准、知识产权、人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种没有纸的书籍——电子出版物,正不断出现,冲击着以往的概念。所谓电子出版物。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进行存储和阅读,即以电子为媒介进行信息存储与传播。今天,它已有多种形式。 一、电子出版物的现状与分类 电子出版物现在主要分为两类: 1.电子网络出版 网络出版是以数据库和电信网络为基础的。它是以大、中、小型计算机主机的硬盘为存储介质。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6.
谭家宝 《出版广角》2013,(10):74-75
在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中,传统出版中期刊著作权法律关系和新兴的数字出版业的相关法律问题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传统出版业的期刊著作权谈为切入点,进而谈到当前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物中的产权保护问题,从而呈现出我国出版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法律关系及其处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更名期刊的著录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凌仪 《图书馆学刊》1994,16(1):41-44
更名期刊的著录及其管理凌仪(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连续出版物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是文献工作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著录工作中,经常出现刊名多次发生变化的增况,给期刊分编、记到、装订、流通、阅览等一系列工作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如何管...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期刊编辑面临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子出版技术的挑战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革命的冲击下,出版界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电脑制版打破了传统的手工制版工艺,文字已采用计算机排版,而且这部分工作在程序上已由编辑部来直接完成;出版物也突破了纸介质的单一品种,磁盘、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相继涌现,且出版形式也不只是无声的文字、图像,还包括了有形有色的、可视可听的、可复制的电子出版物。以文字、纸张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期刊现已难全面实现传播信息更全、更新、更准、更快的多种要求,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以其包含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更加完美、成本低、不受数量限制等优点成为期刊发展趋势。未来的稿件多是电子稿件,即是已经数字化的稿件,文字已经录入,图像声音都已处理好,只需编辑加工即可;未来的期刊出版形式将由作者自己选择,是网上出版,还是制成光盘出版或是印刷成册出版,只是要求出版者把信息加工成出版物信息就可以了。相应地,未来的期刊编辑,不光是文字编辑,更是声音、图像编辑;未来的出版系统提供给编辑的不仅是一个文字、图形加工平台,而是一个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的多媒体加工平台,传统的征稿方式也将转变为电子征稿与集稿方式。编辑活动领...  相似文献   

19.
谢雪 《出版广角》2021,(18):66-68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融合出版迎来了发展高潮,百科全书类数据库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以"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电子出版物奖"获奖作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数据库》为例,从产品形态、界面设计、栏目规划、功能设置、数据标引几个方面,全面剖析产品设计思路,归纳总结项目经验,为融合出版下百科全书类数据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6,(24):18-20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缺少自己的国际传播平台.这个传播平台,并非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海外发行媒介,而是数字时代将学术生产与学术传播集于一身的人文社会科学主题图书数据库.文章阐述了世界人文社科数据库出版的现状与中国面临的挑战,提出从传统图书出版到拥抱数字技术再到数据库出版,这是中国传统出版机构必须经历的一次蜕变,否则无法获得重新飞翔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