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学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较广。在英译汉的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中,被动语态的译法需要英语学习者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翻译成汉语时,有一些可以保持被动句,但也有一些可以翻译成汉语主动句。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一些译例,探讨了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21,(2):139-144
"顺译"是"视译"有效的组织句式策略。雅思阅读文本充斥大量的长难句和被动语态及分割结构等复杂句式,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基于翻译符号学"符指"过程的基本理论,尝试运用"顺译"策略把英文长难句翻译成汉语意思,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实现"短时高效"之阅读学习目标,总结对中国英语教学改革有启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英语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是英语的一大特点。与英语对比,汉语中虽也使用被动语态句,但远不如英语那样广泛。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英语中用被动语态句所表达的概念,汉语却用主动句表示。因此,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句时,决不能总是恪守原句的语态,而必须摆脱这种局限性。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技巧,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能译成被动态句的就译成被动态句,需译主动  相似文献   

4.
视译是同声传译的准备课程,视译训练模式的构建要符合其自身特点,也要为同声传译服务。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译员在做视译时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和速度不得不利用一些视译技巧来保证翻译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视译中的顺句驱动及词类转换技巧,以帮助视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视译。  相似文献   

5.
被动语态这一看似简单的英语语法现象,很容易被忽视。近年来被动语态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期待同学们读完本期的《被动语态的应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是相当广泛的;同英语相比,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则大为逊色。因此,在翻译工作中或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问题,有时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有时则比较棘手。请试译下列两句:  相似文献   

7.
视译培训是译者培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辅助训练。但是在国内,视译训练、视译课程的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视译(视阅口译)是口译的重要训练环节,也是提高流畅表达的常用手段。但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又给译员带来了不少挑战。为了达到连贯通顺的效果,译员必须学会断句,同时要善用各种手段以衔接各断句单位。本文从视译实例出发,探讨如何运用衔接促进视译的流畅表达。  相似文献   

9.
视译是口译的一种,多应用于正式会议及学术会议,也常作为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之一。本文旨在研究视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视译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口译人才的培养既具有人文性也具有科学性,其科学性在于通过视译眼动实验证据,显示出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分别在视译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和视译产出环节中的认知负荷差异,通过结合测后访谈等研究数据提出了"科学性+人文性"的口译人才培养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视译"作为一种口笔译相结合的特殊形式被广泛运用于翻译领域。由于英汉语法结构差异以及视译的时效性、综合性特征,英语复合句的视译成为了一大难点。本文将具体探究定语从句的视译方法,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女儿伊万卡演讲稿中的定语从句为实例,在顺句驱动原则指导下为定语从句的视译提供有益参考,即采用断句、衔接、重复、转换等方法减轻译员视译过程中的记忆负担,实现精力的合理分配,提高定语从句的视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英语被动语态可以分为行为被动语态和状态被动语态。由于两种被动语态的性质特征不同,与之搭配的介词也就不尽相同。有的介词既可以与行为被动语态搭配使用,也可以与状态被动语态搭配使用;有的介词却只能与状态被动语态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3.
保健品英语属于科技英语,具有科技英语的共性,同时又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词汇与句法特征。词汇特征包括大量使用缩略语、名词、专业术语、跨学科性词汇和复合形容词,句法特征包括大量使用长句、言简意赅和多被动语态。依据其特征,在翻译词汇时,须用现成译法、直译法和引申法;在翻译句法时,须用增译与省译、分译与合译、顺译与逆译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4.
来东慧 《考试周刊》2012,(83):75-76
本文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被动之意的形式,并详细介绍了带有被动意义的汉语句子英译方法及部分主动汉语句英译过程中被动语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视译和同传在工作原理及训练方式上有很多共同点。将视译训练引入同传教学,利用依序顺译、合理断句和自然衔接的视译技巧,可以夯实学生的同传基础。对同传教学中的视译训练进行实证探索可以为同传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提供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各种各样的习惯用法方面也都存在差异,汉语学生在学习英语被动语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误。现把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被动语态时常出现的一些偏误现象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相当普遍,是英语的一大特点。凡是不必说出、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动作的施动者的情况下,英语就采用被动语态。相比之下,汉语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但其使用面和频率比英语要小得多。因此,在作英译汉时,许多英语的被动句就得译成主动句,切不可一见到be+V+ed的被动句式就以“被”字对译。看下列句子:1.Theletterhasbeenwritten.(信写完了。)2.He’scalledLiMins.(他叫李明。)3.Itissaidthatshemethimquitebychance.(据说她完全是偶然碰见他的。)4.Thequestionwillbediscussedatthenextmeeting…  相似文献   

18.
梁欣 《成才之路》2014,(31):48-48
日语被动语态是日语动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与中文不同的是,日语会更频繁地使用被动语态。学好日语被动语态,对于今后的日语书籍的阅读、日本文化的深层理解等都有很好的帮助。但是,日语被动语态对于只有两年学期的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完全按照课本学习难以理解透彻,全靠死记硬背会适得其反。对于日语被动语态的教学,教师要尝试创新,以寻求更贴合学生能力和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加工能力是视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少有研究探讨其他领域训练方法与视译信息加工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基于口述影像训练实证数据,探究口述影像训练对视译学习者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口述影像训练对视译学习者的信息压缩和逻辑衔接有正向积极影响,但对信息理解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对视译教学和视译学习者认知能力研究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审视吉尔视译模式的基础上,借鉴高夫阅读过程模式构建视译训练认知过程模式即SI Model:SI=RF+LI+LC+LP+MO+IP,深入、具体描述了视译训练的过程、方法以及思路,以期对视译训练起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