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成根 《考试周刊》2012,(74):69-69
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回顾近几年我省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应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进行辽宁教育学院刘会成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回顾近几年我省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应当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目前仍存在如...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要摆脱“应试教育”影响,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不仅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总对策,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我们结合具体实际,在“减负”和实施素质教育总体思路和确立工作重点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依据新修订大纲的精神,优化教材中“整理和复习”这一教学内容,是提高数学教学整体效益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复习中只有进一步突出数学学习的开放性、趣味性和活动性,才能更好地具体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7.
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已铁定成了一对“亲密敌人”。说它们是敌人,是因为许多人总认为,只要有“应试教育”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而一提“素质教育”就得马上把“应试教育”踢开,永远别让它回来。说它们亲密,是因为人们一谈“应试教育”就必然提及“素质教育”,而一谈“素质教育”又绕不开“应试教育”,二者亲密得如同连体婴儿,相互都不愿连着,却暂时还分不开,可又必须得分开,分开了,又依然是同母手足,对立中有着统一。目前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更像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皇甫军 《辅导员》2009,(2):30-31
初中数学总复习不仅要帮助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认真梳理一遍,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全局,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毕业班教学工作实践,以复习第六章“圆”为例,谈一下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努力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复习课首先要关注的是复习的每一过程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以“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总复习”一课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一场深刻的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当学完初中三年数学课程+即将开始数学复习的时候。能不能静下心来想一个问题:数学给了自己什么?或者换个问法.经过三年数学学习.学到了些什么?在“知识与技能”,在“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在“情感与态度”诸方面.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收获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  相似文献   

13.
胡利芬 《江西教育》2002,(22):26-27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一旦到了毕业总复习阶段,因为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又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往往会错过总复习这一特殊阶段培养学生潜能的良机而陷入“题海”的泥潭。诚然,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灵活、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上,但“题海”不是好战术,它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束缚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真正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难上,总复习课更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切身体会。对教师而言,要复习的内容实在太多——六年的知识要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扫过堂”,讲得嗓子冒烟脸冒火还总觉着不到位;而对学生来说呢,教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学过,听不听无所谓。可一旦考试结束,  相似文献   

15.
马桂荣 《河南教育》2005,(12):38-39
那是升级考试前几天.由于一段时间以来的紧张复习,班上学生都有些身心疲惫.课本上那有趣的文字、迷人的插网图,都不再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整个班级和课堂都蔫了。看到这情景,我感到有些心痒: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可也总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呀!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广大数学教师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来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从以教师为主体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上好“整理和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进行有序整理和有效复习,“使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经验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并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呢?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一、运用回忆梳理法,构建知识网络,发展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鉴别水平“整理和复习”是以梳理、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数学复习效率的提升,实现数学复习的系统化,应该在复习过程中采用“微专题”的模式,有效引导整个数学复习活动。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如果在复习过程中缺乏条理性,就会导致复习效率下降,不利于学生合理安排整个复习计划,以致最后难以应对。“微专题”的应用,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模块化处理,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开展复习计划。文章对“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微专题”设置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与“经本”博弈——素质教育何以步履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华 《教育导刊》2007,(12):12-14
素质教育彰显“人本位”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对人的人文关怀;应试教育则反映中国现时“经济本位”的实际需要.适应了现代化先行国家自19世纪初以来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应试教育的现实适应性二者之间,存在跨越世纪的发展鸿沟。这种鸿沟,导致在“人本”与“经本”的博弈中,应试教育占有明显的阶段性优势,加之素质教育自身存在着先天和后的缺陷,从而使素质教育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数学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向缺乏活力的数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末来,面向现代化”,再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以改革的精神,把充满活力的小学教育带进二十一世纪。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