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教师素养的“修炼”□胡德富在气功界,有许多气功家提出“性命双修”的气功修炼理论。“性命双修”包括性功修炼和命功锻炼两部分,前者是练“内功”,后者是练外部的“硬功”。要做功力深厚的气功家,就须进行长期的顽强的修炼,不间断地进行“内功”和“硬功”的性...  相似文献   

2.
《第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在管理界和教育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探讨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五项修炼”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2,(33):F0002-F0002
本书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把教师的修炼分为三篇:第一篇是修炼教师的形。象,让我们从形象方面来修炼自己,书中把我们常说的师德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归于其中。如教师的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等;第二篇是精炼教师的生活;第三篇是锤炼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4.
林志荣 《四川教育》2008,(12):39-39
一、深入修炼,浅出应用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游刃有余,魅力无穷,必须深入修炼“内功”。修炼的形式众说纷纭,有的说教师修炼在于“修心、修情、修行、修性”,有的说教师要修炼出“诚心、耐心……”等9颗心,还有更为直白地表述为“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等12项修炼。总而言之,“内功”修炼难尽其详,但只要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就是最好的功夫。现代诗歌“新派”教学人戴建荣老师从1999到2001年,两年时间就在家里修炼诗歌教学的内功,他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就极为简单明了,“读”诗则是“读准、读通、读出节奏”;“吟”诗则是“半读半唱”、“无腔无调”、“自我陶醉”。  相似文献   

5.
教师魅力修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心,二是修行。修心先于修行。“三平五字教学法”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三平,可以理解为对心态的一种修炼。所谓“平”,平和,平等,平静,平衡,平民,也不一定就是三平,不管多少,平,就是修心。爱、趣、放、创、赞五字作为教育艺术的五个要素相辅相成,为教师魅力修炼之修行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教师魅力修炼应通过“调查、反思、读书、交流、纠错、重塑”的过程进行,教师魅力修炼的核心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修炼,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长为有个性魅力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从论述“教育是最美的相遇”这一命题出发,提出教师应是美的化身,美好应成为每一名教师的基本教育素养,教师应着力修炼自己的“美好力”。对“美好力”作了个性化解读,阐述了美好力的三重展现:形象美好、气质美好、人格美好,探解了教师修炼美好力的两种视角(路径):看见学生,看见自己。  相似文献   

8.
佛法首先破五蕴,觉悟“人无我”,认识到万相万物由四大合和而成,一切皆是假相非真.其次,佛法破因缘觉悟“法无我”,认识到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是空,因缘法并非实有.最终,佛法提出“万法皆空,三界唯心”,觉悟世界一切相、一切法“不一不异”的道理,认识到世界是染是净不一不异,存在共融理事无碍,得失喜怒空有不二.每个人所在的世界并不相同,世界的大小,事物的善恶,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心.佛教的最终目的,是教导每一个人走向充满愉悦和幸福的净土世界,这只需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就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9.
记得一位佛学大师曾这样向弟子总结自己的修炼之道:“……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高深的佛法竞被大师纯粹抽象成了这样简单而充满禅意的一句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读书的时候读书,生活的时候生活。做学问的时候做学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校长如何引导教师搞科研”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近读刘卫锋老师发表的《“教研”不能演变成负担》(《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日第7版)文章,笔者深有感触。“教科研”演变成教师负担,问题出在了哪?问题出在校长对教师教科研“逼”得生硬。那么校长如何将教科研深化到教师的心灵,使之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呢?笔者认为校长要加强教师教科研的“五项修炼”。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师不能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改变做法,就不能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义务教育段的教师应当行动起来,努力做到“七个优字”,运用“八大策略”,修炼“三融能力”,实现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翰 《中文自修》2004,(11):21-21
一条刚刚修炼出道的小白蛇在蛇精界备受折磨。族长是个修炼近千年的蛇妖,已经化为人形,管理着庞大的蛇界。蛇是冷血动物,它们互相殴斗,毫无“蛇情”可言。小白蛇属蛇精界最低一级,只懂得一点小小的法术,职责是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如何从“专业新手”向“专家型教师”发展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有人将阅读、教科研和课堂教学比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驾马车”。而笔者认为,青年教师的课堂修炼应该居于三者之首。因为,一位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能不能走远,关键在于他的课堂;同时,课堂又是教师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的本原与基础,离开课堂,阅读和写作只能是纯理论的东西,没有实践的指导和操作意义。因此,修炼自己的课堂,是我们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修炼把脉学生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与学生的脉搏一起律动,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就得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摸准学生学习起点及学习的需求,学会把脉学生。我们运用了三张表来修炼把脉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职“双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双师”能力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教师培训、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三大平台开展双师“五能力修炼”,构建“双师”专业发展的桥梁,打通“双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通道,建立“双师”三层五能培养体系,为中职“双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第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 ,其思想在管理界乃至教育界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学习型组织”理念对教师培养和提高的观念、动力、基础、形式以及途径上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力图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理念重新审视教师培养与提高这一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亚红 《文教资料》2006,(11):32-33
教以师为本,师以德为先。学高能为师,身正才为范。今天,我想跟老师们谈谈有关教师的师德形象、岗位成才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做教师,要修炼“三养”千百年来人们给予教师太多的赞誉:灵魂的工程师、红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航标、灯塔、人梯,这些赞誉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那就是做教师要追求卓越,要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用道德、人格、学识、情操、理想、信念和形象去影响学生。否则,误人子弟,就要被打到十八层地狱。因此,教师要修炼:“三养”。所谓“三养”,就是:1.教养温文尔雅,处事…  相似文献   

18.
《教育科学论坛》2013,(4):I0001-I0002,F0004
修炼君子形象提升师德修养。开展“感动广小人物”“儒雅教师”“文雅之星”等评选活动,掀起学先进、做先进、追典范的高潮。修炼读书人形象培养气质内涵。通过开展赠书、借书、换书、好书分享、读书笔记评选、成立读书沙龙等活动,教师们以书为友.与书为伴,争做喜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儒雅教师。  相似文献   

19.
名师呈现的是一种境界。回溯三位名师从一名普通教师走向教育名家、教育大家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断学习积累、不断思考探索、不断创新超越的过程。认定了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地攀登,才能“一览众山小”。教师成为名家要靠修炼。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名师,但事实上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成为名师,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每个人在修炼上所花工夫的不同,当然还包括一点悟性和灵气。每个教师心底都有一个梦,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名师。本板块呈现了“挑战名师”的七位年轻教师的课例,透过这些课例,我们能够看出他们自行锻造职业技能、丰富职业素养、修炼职业精神、追求职业理想的“痕迹”,也能够看出他们一步步走向名师的前行足印……  相似文献   

20.
论“学习型组织”理念对教师培养与提高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第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在管理界乃至教育界都有较大的影响。本就“学习型组织”理念对教师培养和提高的观念、动力、基础、形式以及途径上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力图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理念重新审视教师培养与提高这一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