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2年7月11日,在河南郑州商代城墙东南角外侧约45米的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新厂房基建中,一名青年工人在挖地基时,距地表约4.6米深时,铁锨碰到一件硬器,听到金属发出的清脆悦耳声音,意外发现一个长1.7米,宽1.62米、深0.9米而底部稍平的坑,坑内出土青铜器13件。其中7件由建筑工人先发现并取出,省物研究所和市博物馆接报后,派人火速赶往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全面发掘,在坑底部又发现6件青铜器,其中一件为饕餮乳钉纹青铜方鼎,口东足西横置在坑底的北半部。  相似文献   

2.
古韵 《集邮博览》2012,(10):86-86
青铜器.国之瑰宝,无声的史诗。初识青铜器是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各异的古代器物,让人觉得既重要又神秘。当时。因年龄和条件所限,对青铜器的认知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侄子从纽约来信说:有位邮友需要一枚“特63-8”。我翻开目录一查,原来是1964年《殷代铜器》中的“司母戊鼎”。这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古青铜器。  相似文献   

4.
火锅的吃法和吃火锅时的热闹喜庆,是最适合节日气氛的,选择火锅,不失为明智之举。火锅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大约在1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无论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以肉类为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底  相似文献   

5.
刘明科 《收藏》2014,(9):112-123
宝鸡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和畿辅要枢,青铜文化遗存极为丰富。自西汉年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尸臣鼎”到晚清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禹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进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相似文献   

6.
李立新 《收藏》2001,(10):22-25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器物,是商周礼乐制度中重要的象征物,是当时各级贵族的专用品,被视为权力的象征。鼎的使用在商代就具有严格的界限,到西周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用鼎的规格随着名位的不同而等级森严,所谓:“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这就是“列鼎制度”或称“升鼎制度”。今天,人们按古墓中出土列鼎的多少,便可知墓主当时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刘勇先 《收藏》2006,(3):85-86
战国末年至秦汉时期,青铜器渐趋衰落。器形一般较简单,大多是素面,或仅饰弦纹,铭文也极少。这时的青铜器在功用上摆脱礼器的束缚,更接近日常实用,有鍪、釜、蒜头壶、鼎、盆、铜镜、带钩、熏炉,以及车马器和兵器等。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2日崇源国际(澳门)首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批商末周初的子■组青铜器,其中有子■鼎2件,子■簋1件,子■角2件,另外还有1件商代前期的先爵,1件商代晚期的鸮卣和1件西周早期的天黾壶,这批青铜器均未见著录,首次面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勇先 《收藏》2007,(3):100-100
笔者收藏有几尊小型青铜鼎,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0.
宗良纲 《收藏》2007,(8):181-181
虽未与鼎朴先生谋面,但从手头几本先生的紫砂作品集中已扪触到先生的心和手。 太羹无味,至乐无声,而鼎朴之作乃太朴有象。这象乃是作者之心声。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3)
正2014年6月,湖南民国初年出土的商末周初青铜重器皿方罍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盖身分离、流离颠沛之后,器身终自海外回归故乡湖南,这件盛事成为2014年社会关注的文博界热点之一。湖南是我国南方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最多的省份,曾出土过商代四羊方尊、人面纹大禾鼎等青铜重器,其造型和纹饰既有中原风格,也有地域特色,很多造型奇巧独特。湖南发现古代青铜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历年来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数量巳达300余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在《也说盉壶原地邮局和司母戊鼎重量》(参见000743)一文中,对《司母戊鼎欣赏》(常见000507)中此鼎重875千克的“老皇历”予以纠正:有关研究单位除去鼎足里残留的铸鼎泥范,鼎实重832.84千克。但是在《殷墟》一文中(参见080309)却再次搬出了旧说:鼎重达875千克。  相似文献   

13.
杨爱民 《收藏界》2014,(3):105-107
2008年,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新征集到一批虢国文物,其中的15件青铜器上均有铭文,分别是鼎、鬲、圆壶、方觑(yan)、盘、匝。这15件青铜器上装饰有同一时期的纹样,并且其中14件上铸刻有完全相似的铭文“虢姜乍旅口永宝用”等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后认为,“以上15件铜器均出自同一墓葬,墓主人为虢国夫人虢姜,时代为春秋早期,应为一组器物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梅 《集邮博览》2013,(9):22-25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重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的美誉。后母戊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历经辗转,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件青铜大鼎的铸造在商后期大约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中国邮政于1964年8月25日,发行了此图案邮票,志号:特63《殷代铜器》(8-8)。  相似文献   

15.
胡社生  汪玉堂 《收藏》2007,(2):96-99
扶风县位于陕西关中西部,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自西汉神爵四年(前58年)在扶风(时称美阳县)发现青铜器以来,至今两千余年间,青铜器屡有重大发现。著名的青铜器和墙盘、折觥、  相似文献   

16.
冯毅 《收藏》2011,(5):95-95
此鼎为笔者所藏众多青铜器中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件,数年前从海外购回(如图)。青铜器不仅是我国商周时期之重器,而且是全世界为之赞叹的顶尖艺术品之一。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大家无不为能拥有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而骄傲。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眉县杨家村五位农民意外地发掘出鼎、壶、盘、鬲等27件青铜器。这是制作于2700年前的西周青铜器。这些重要的青铜器文物,件件有铭文,铸刻的铭文共达4000余字,详细地记录了西周12位王的名号与重要史实。3月9日已运抵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这是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8.
澳门惊现一批楚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全方  陈馨 《收藏》2007,(11):94-97
2007年4月19日,我们应上海崇源围际拍卖(澳门)有限公司的邀请,在澳门参加了由海内外青铜器专家和收藏家参与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展示了一批极其重要的楚王青铜器,计有鼎7什(其中一件在台湾)、簋8件、鬲7件、壶2件、豆2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6,(5):152-152
中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经过精心准备,将于5月28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三层亚洲会堂推出2006年春季拍卖会,共设中国书画专场,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16,(4):141-144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从用途上来说,青铜器分为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几个大类。本文简介一些青铜容器主要的种类和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