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高新技术企业战略业绩进行科学评估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一套全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财务业绩指标、客户业绩指标、内部经营过程业绩指标和学习与成长业绩指标四部分组成。这一指标体系的实行,将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构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合理选择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适时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从战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别设置了石油企业低成本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国际化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非多元化以勘探开发为主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对我国石油企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社科科研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根据高校社科科研工作的特点,以科技工作业绩评价指标为主线,以获得科研经费数、通过鉴定或结题的科技成果项目数、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数、科研成果奖励数为主要内容,设计出高校社科相对实用的科研工作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的关键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本研究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四个准则,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支出"等指标反映了科技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弥补现有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没有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的不足。二是通过主成分分析保留同一准则层内因子负载大、即反映信息含量大的指标,保证了筛选出的指标对科技创新评价具有显著性影响。三是通过计算同一准则层内任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在相关系数大于阈值的两个指标中,优先保留反映企业主体地位的指标,若相关系数大于阈值的两个指标都反映或都不反映企业的主体地位,则删除因子负载小的指标,不仅避免指标反映信息冗余,还能保证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企业的主体地位,改变现有研究并未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弊端;改变现有研究在相关系数大的指标中人为主观删除一个的弊端。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用21.9%的指标反映了87.3%的原始信息。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企业经营模拟教学系统缺失对模拟企业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的问题,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对模拟企业各方面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拟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综合评价模型给出教学效果分析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高蓓  王新红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6):783-785,816
业绩评价对于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环节,而对于中国这一煤炭大国来说,煤炭行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行业,针对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提出一套适用于煤炭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也是必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研究目的,考虑到当前一般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偏重于财务指标的片面性,在体系中加入非财务指标和安全评价指标,从而构建适于煤矿企业的全面业绩评价体系.即基于安全的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时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问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等八大要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业绩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方面的重大创新,平衡计分卡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和员工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多种指标揭示了业绩产生的动因,在也存在多指标平衡难、信息过载和无法形成最终结果等缺点。本文在克服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运算,给出了计算和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区供电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实际,依据评价指标构建原则,提出了地区供电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评价函数和评价方法,并进行具体应用,评价了某样本企业不同年度和不同企业同一年度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