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丽娟 《现代语文》2014,(4):121-124
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女人"时,常常会出现偏误,主要表现在使用"泛化"。这种偏误一方面源于母语的负迁移,另一方面源于对"女人"一词掌握得不全面、不扎实。导致英汉语言不同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从词语内涵、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和构词方式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woman"跟多个汉语词汇的对应关系。最后,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宏 《文教资料》2013,(33):15-17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者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文化因素习得的不足或缺失,留学生们汉语交际实践中常出现词语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和语用的偏误;语言要素教学中不仅应该渗透文化因素的教学,而且应该加强词语文化、语用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者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不同场合说出正确得体的目的语。  相似文献   

3.
鲁海涛 《现代语文》2010,(4):131-133
本文以20位越南留学生的作文为考察对象,对越南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习得偏误进行分析,梳理出了标点符号的书写偏误和使用偏误两种类型,分析了偏误成因,并对今后对外汉语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色彩义的释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词汇的色彩义进行释义,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色彩义的重要性入手,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具体的词义类别,并指出现阶段外国留学生在感情色彩义、语体色彩义和文化色彩义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感情色彩义与文化色彩义理解偏误的原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现存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学习十分重要。调查发现,苏丹学生在汉语的学习和应用中,经常在近义词范围大小、程度轻重、语义侧重、概括程度、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差异等方面偏误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者存在母语、目的语知识、文化因素负迁移和学习环境影响所致。因此,学生应该从掌握汉语语序习惯、借助情景强化训练、拓展文化知识背景、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强化对汉语近义词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才能不断提高汉语词汇和近义词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动词是留学生学习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词,也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我们从偏误角度研究留学生习得动词的情况,根据我们对偏误语料进行分析,得出初级阶段的老挝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大致分为七种:遗漏、误用、错序、搭配、冗余、误加和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色彩义方面存在很多偏误,这些偏误影响了越南学生的准确表达和交际效果。本研究以越南学生汉语词语色彩义的偏误为研究视角,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反映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情况。词语的色彩义在日常汉语交际中是很常用的,相对于理性义来说,词语的附加色彩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学习者更难理解掌握,是最容易出现偏误的知识点,从而更具有教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色彩义方面存在很多偏误,这些偏误影响了越南学生的准确表达和交际效果。本研究以越南学生汉语词语色彩义的偏误为研究视角,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反映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情况。词语的色彩义在日常汉语交际中是很常用的,相对于理性义来说,词语的附加色彩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学习者更难理解掌握,是最容易出现偏误的知识点,从而更具有教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标点符号是汉语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教学实践表明,外国留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写作时标点符号方面的偏误大量存在。本文以日本留学生的汉语作文材料为语料,从书写和使用两方面来考察他们使用汉语常用标点符号的偏误情况,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虚词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外国人学习汉语虚词的出错率最高,且偏误也多种多样.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的教学原则、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文章结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提出了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中级非洲留学生的作文语料,分析其中产生的汉字偏误,并将偏误归类,寻找偏误产生的原因,希望对学习汉语的非汉字文化圈的外国留学生的汉字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对外汉语的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学习者学好汉语的基础,而声调教学又是语音教学的基础。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就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总结了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以及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偏误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预见在声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汉语副词的灵活性使得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存在一定难度,文章以“都”为例对200篇HSK(高级)作文考试进行了考察,归纳了留学生习得汉语副词“都”的三种偏误情况,由此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从副词的基本义项与派生义项之间的关系人手,对汉语副词的常用义项进行较全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苗壮 《现代语文》2013,(5):111-112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偏误是伴随学习者学习过程始终的。动词偏误是词汇偏误中的一个大类,本文以所收集的21篇留学生作文为语料,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动词偏误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动词偏误的类型以及偏误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纠正偏误的两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在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回答"是非问句"中的错误的基础上,阐述此理论,揭示偏误的来源,以及我们对待偏误的态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成新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2):49-51,53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作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篇衔接偏误,因之来探讨这些常见的语篇衔接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提高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效率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词汇的色彩意义对汉语教学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师应如何针对词汇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不同特点转变教学思维.词语所隐含的言下之意大多是由词语的色彩意义来实现的,它既是语言交际的需要,也是语言交际达到最佳效果的需要,如何使第二语言学习者准确理解汉语的弦外之专是对外汉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能愿动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因此,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能愿动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效率,我们试从偏误角度来分析研究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根据偏误语料对能愿动词的偏误进行归纳,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能愿动词时常见的偏误现象有: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重叠。  相似文献   

20.
对汉语词语附加色彩的研究,常常忽视量词所传递的感情、语体、形象等因素.而对词语附加色彩的对比分析,是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对对外汉语教学而言.量词作为汉语中的一大词类,在常规教学环节中,若能适度融入附加色彩的讲解,不仅增强了课堂内容的趣味性,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