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剖析原因,或因作文要交,或因考试要考,因此,学生只有胡编乱造,或寻章摘段,或无病呻吟。"写作大全"、"优秀作文选"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和法宝,作文之中没有真实的自我。作文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包括"说话——写话——习作",其中三年级是由低到高习作过渡的年段,主要以"段"的训练为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把自己所见、所听、所想等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非常不易的。  相似文献   

3.
消除习作神秘感,让学生在不自觉中作文当今时代,家长注重早期教育,孩子们不怕说话,很多人还能说会道。但是写起作文来却愁眉苦脸,无从下笔。宋代谢枋得在所编《放胆文》的引言中指出:“凡学文,初要大胆,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认为写作应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因此,我们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学生放胆去写,就像婴幼儿初学走路,首先要让他们有迈开步子走、不要人扶的勇气。告诉学生习作没什么神秘的,写作文其实跟说话差不多,会说话也就基本会…  相似文献   

4.
只有借助现实生活这一源泉,摒弃传统作文教学,才能转变学生观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从而让习作教学真正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一半"。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他们下笔有神,乐于写作和善于写作,需要教师寻找一些方法作好他们的引路人。一、让学生有"路"可走的前提是作文要贴着学生教(一)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内容写作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写作的实践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构成作文知识和能力要素来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项繁重的任务,一般要经历习作指导、学生习作、二次指导、学生誊抄、作文批改五个步骤,其中"作文批改"是教师最头疼、最耗时费力的工作,但对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学生游离于此环节之外。改变策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习作评改的过程中来。有益的尝试带来可喜的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构建开放式的作文课堂,能使习作源头"活"起来,从而打开学生习作的大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学时应做到:联结课堂内外,让素材积累开放化;贴近学生生活,让内容选材开放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作文评价开放化。  相似文献   

8.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学生最害怕的,也是写作。以往的习作批改方式是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教师在批阅时是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想,学生不易将教师的评语融合于自己的习作中。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的作文,原来是什么样,批改后还是什么样,进步微乎其微。而只有改变习作的批改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习作"乐"起来。  相似文献   

9.
沈世珍 《教师》2014,(27):60-60
正在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作文教学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议论的焦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写作教学走向开放,是对传统的写作教学体系的一次强大冲击和大胆突破,"语文课程体系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习作教学更需如此。当我们开放写作时空、引入生活的活水之后,整个写作教学乃至语文教学就完全被激活了。回顾过去的小学作文教学,尽管教  相似文献   

10.
阅读和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阅读是人们的心灵之舞,是用另一只眼睛看世界,理应让人愉悦;习作是人的另一张会说话的嘴巴,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有人将阅读称为"悦读",还阅读的本来面目,而习作又何妨改成"喜作",还习作的本色本香呢?让习作成为"喜作",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将语文课堂磨得光光亮亮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才会对作文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生和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抓住一个关键,掌握两种方法,要求学生备齐“三本”,从而解决了四个问题,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变“成人本位”为“儿童本位”,倡导儿童作文“随便写”,使学生的作文中充分保留儿童的天性。教师应改变作文讲评的姿态,变单向的习作技巧指导与训练者为与“童年”积极对话的交流者,把看学生作文当作“听天使说话”,在倾听的同时,以长者的宽厚、智慧,对学生习作做“无痕指导”。  相似文献   

13.
黄月香 《教学随笔》2014,(10):20170+170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写作,就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信心。如果像以往那样,给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作文要求,让学生闭门造车必将泯灭学生的作文信心和热情,使他们怕作文、烦作文。因此,使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记录生活"作文教学一课在小语会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受到好评。这节课在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引导学生选材方面、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等都很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落实中年段习作有关"段"的训练目标,并紧扣学生的生活,巧妙而恰当地使用思维导图、例文引路等策略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风珍 《新课程研究》2009,(12):137-138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生和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抓住一个关键,掌握两种方法,要求学生备齐“三本”,从而解决了四个问题,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只有让学生写真实的作文,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素材;指导学生用心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借助赏识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热情。  相似文献   

17.
<正>习作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反馈指导结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习作教学中,为了让自改成为学生的习作习惯,我采用多种措施,给学生创造多种自改习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改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一、名家为典,提高认识修改作文时,学生主要存在"等、怕、烦"这几种思想倾向。"等":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等教师批改,有严重的依赖思想。"怕":担心自己不会改作文,改不好作文。"烦":一些学习态度不够好的学生,不愿改作文,随便应付。要想让学生主动修改习作,必须提高他们对自改习作意义的认识。在  相似文献   

18.
张宏图 《考试周刊》2009,(51):87-88
学生对待作文,是谈作文而色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设法改变一些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竭尽心绪,想尽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快乐。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听余秋雨先生的报告,他说:“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是老师。”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学校听课、座谈时也发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少数同学的作文会在班内朗读,其他学生辛辛苦苦写的作文,除了老师外,没有任何读者。很多老师讲评完后,把作文本撂在办公桌上或橱内,时间久了,这些习作就无人问津了。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启发想象1.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经常要求大家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真实感受,这只是习作的一个内容。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在习作中表现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尝试通过大胆想象编创故事,有信心吗?2.师:想象并不神秘,只要你能把周围不会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