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课程体系设置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主要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方面建立完整、连贯和有特色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实践环节脱节、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等问题,以渗透创新设计思维的创新创业公共课程和以创新创业成果导向的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两个维度,分别从创新设计要素、环境、成果层面和课程体系、教学环节、要素重组、提升服务层面展开课程交叉融合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亮 《江苏高教》2020,(6):83-88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经验,按照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融合渗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统一、多元延伸课程协同共进的思路,尝试重构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要实现所有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并完善创新创业专题课程,实践课程中要整合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战训练,延伸课程中要专设创业辅修课程。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从通识通修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类实验实践课程和第二课堂等六个维度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CDIO教育理念是将工程理念(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应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结合专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文章研究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分析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研究并实践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引起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新规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体系中,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教育的革新、社会经济的崛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校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以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多种模块方式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建立起连贯、完整和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广西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如领导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教学水平较低、教学模式有待改进等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策略,具体分析了基本能力类、专业能力类、创业实践类的课程设计模式和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参观学习、深度体验、创业孵化及育成的实践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剖析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内容、实践平台、师资队伍、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了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着手点,探究其与高校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适应型课程体系,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江苏省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认识不足,缺少专项能力提升课程,分阶递进式的创新创业素质课程仍是空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未能有机融合,实践教学安排有限等方面。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为依据,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构建了一种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其中,"平台"分别是指素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分为3个子模块,融入素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平台之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课程“单一化”、与专业技能培养脱节、教师短缺及专业能力较弱、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素养与技能培养较难等问题,构建“三个维度”的课程体系,对接“三个层次”的物理平台,搭建“文化课程+技能课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情境,能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德才兼备人才,探索出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缺乏适用性、灵活性和可行性。通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遵循课程设计理论,从学科课程论视角、活动课程论视角和隐性课程论视角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完善课程内容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创业是高等院校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当前现状分析,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通过构建基于虚拟仿真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独特性质,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立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搭建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促进项目的成果转化率,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续航力和胜任力。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本土化为契机,地方高校要立足学校学科特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从课程构建、教学实践、教育师资、考核评价着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渗透式融合,在"互联网+"浪潮下引领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高校须把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时机,尤其要抓住课程教学与实践这一基础环节。以广外《创业设计》课程为例,明确课程体系总目标、整合与修订教学大纲主体内容和教学目标、方法,优化教学专题编排,为广州地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在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网络资源,建构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建立创新创业网络教学平台,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仍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经管类任选课是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创业所需经济管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经管类任选课普遍存在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的局限性。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提出了通过改革现有经管类任选课以丰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分析了“双创”背景下经管类任选课教学需向创新创业类任选课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期为高校健全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方法引领下的高职工科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重点介绍了该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创新性地提出了将创新理论和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以及实施多导师项目驱动教学的方式.同时,将TRIZ理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采用多导师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培养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必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基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发现大陆高校的双创教育宏观环境好,重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热情高,但也存在课程特色不够鲜明、与企业合作不够深入等不足;台湾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注重“校本”特色,教育生态良好,但也存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发展缓慢、大学生创业成功难度大等不足。在分析优劣势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共享,以及参加创新创业赛事四方面,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