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语言的运用看,王阳明的"物"有三种意义:一是"外物"的物,即把物当作客观本然的"外物",这种纯粹的认识论视角阻断了存在与"心"的意义关系;二是"意之所之即为物"的物,它可以从意义世界的建构来理解,指明了心与物可以交感循环;三是"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一体之物,它关涉心学的基本感性论,阐明了心物交感的最终依据。第二层义与第三层义内在统一,而与第一层含义相对。  相似文献   

2.
"感物"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初始阶段。"感物"审美体验方式有三个向度:虚而待物——"感物"作为主体虚静应受的审美方式;以情观物——"感物"作为主体积极介入的审美方式;心物一体——对应受和介入两种审美方式的和谐超越。  相似文献   

3.
意境理论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意境作为艺术形象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和意境作为一种特株的艺术形象之美学特征。意境的基础是建立在对艺术创作中情和景、心和物辩证关系认识之上的,即从情和景、心和物到意和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刘勰对文学创作过程中情物关系或心物关系的论述,承前启后。一是明确提出“意象”的概念,二是指出心和物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三是形成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理论范畴,对唐代意境理论的正式形成和提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同是研究心与物之关系的“心物感应论”和“摹仿说”,由于东西方化区域、化传统的不同,因而其差异性仍然是明显的: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心物感应论”更强调审美的主体和心物交感的对应性,而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说”,则侧重于审美的客体和心物的对立性、冲突性。  相似文献   

5.
从价值理想和精神品格方面来衡量阳明心学,可以用"圣学"这一范畴来定义阳明之学。阳明"圣学"在主体性追求方面,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志和主体对物界的主宰与介入精神;在价值设计方面,阳明"圣学"表现为"立志做圣"的终极理想,在人生实践领域,阳明"圣学"又体现为煊赫的现实事功和强烈的济世品质。  相似文献   

6.
心物感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主要揭示了创作主体——“心”与创作客体——“物”之紧密联系。心物感应论主要表现出审美主体“我”与审美客体“物”之间相互融汇交流,互相赠答,彼此互渗,并最终达到物我同化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应”与“游心”是中国古代哲学两个很独特的认识世界的心理学观念,又被学艺术家赋予审美心理学的意义。它们区别于唯物的“反映”论,强调审美主体外感于物后产生能动的心理反应以至心物互动,或是心可以不受具物具象的制约而“游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这两个观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领域,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开启了理学的本体转向,他将天理的依据回归自然本心,提出此心即理,通过修炼本心,即能达到体认天理的目的。在对心与性、情、身的关系的论述上,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完善理学体系的努力。他力图使成圣的依据、道德对规范与主体的道德自觉性及意愿相融合,从而将超然的天理拉回现实世界,构建属于人的意义世界,突出了主体意识和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关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知与行的范畴定义不同。王阳明从道德哲学的层面上对“知”和“行”进行重新界说。王阳明认为在表象的道德生活世界之上,存在一个道德的知行本体,正是这个道德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的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能否合乎天理的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关键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本体的关键在于“知的本体”。  相似文献   

10.
在面对晚明“崇虚尚无”学风与西学物理冲击的背景下,方以智重新诠解传统“格物致知”说,并试图调节朱熹与阳明“格物”之争,提出“格物”之“物”不仅是外在物理之学,也包含内在心性之学。就“格致”的路径而言,方以智提出“心物互格”使得心物主体互通,消解心物彼此二元分别的新路径。就“格致”的指向而言,方以智提出“不落有无”以达贯通内外、超越有无;展现了其对传统儒学的突破,及其汇通诸家与内在超越的思想面向。  相似文献   

11.
弄清本体论问题对于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体理论具有前提性意义.学界有关本体论的不同理解,是因为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本身"和不同哲学家或流派"对本体论问题按不同思路和方法所作的不同解答".本体论问题表征着人对自身生存根据或矛盾的逻辑自觉和文化反省.在把握了人和对象世界之间在事实和价值两个向度上的统一性问题之后,还有更高层面即真理和价值、规律性和目的性之间的统一性问题需要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以布鲁姆(Bloom)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修订版)知识向度为分析主轴,兼采描述性统计探讨"美国全民科技专案"(TFAAP)——科技素养指标:学习科技的内容,在知识向度四主要类型和十一次要类型上整体评估与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小学科技素养指针内涵在知识内容范畴中,四主要类型以"概念知识"所占比例最多(36.6%);其次依序为"后设认知知识"(30.7%)、"程序知识"(24.8%)、"事实知识"(7.9%);五大学习领域又以"设计的世界"层面对知识向度呈现最多之比例占(36.6%),其次依序为"科技的本质"(19.8%)、"科技世界所需的能力"(18.8%)、"设计"(13.9%)、"科技和社会"(10.9%);另外十一个知识向度次要类型在"设计的世界"层面涵盖也相当完整,最后,汇整其研究发现并提出结论,期能供教育工作者以及后续分析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朱熹认为"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其"利"则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一个层面的意义上,"义"就是"利",两者含义高度统一;在另一个的层面上,"义""利"之间存在着冲突。义利二者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语言是一种心灵化的语言 ,它最自然地展现了主体心灵的自由。在艺术语言创造过程中 ,主体反映客体 ,并非理性的认知和评价 ,而是感性的体悟和描写。任何对象经过主体的以眼观物、以心感物、以情化物的全过程 ,都将形质尽变。这种变形的客体 ,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双向变形的结果 ,是主体心灵化和审美化的显影。艺术语言的心物感应 ,是主体把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情感融注到客观物象中 ,使物象变形为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主体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对心物感应具有指向作用 ,它所整合出的变形客体是蕴含着主体的审美比较、审美选择和审美评价的心灵之物 ,它是主体心灵世界的最自然、最真实的投射  相似文献   

15.
自然之理与人伦之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家面对的重要问题。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主要是一种内化于人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至善的道德原则,而物主要是一种人伦之事,在道德实践当中,就是要实现心与物的贯通,通过道德践履来建构一种伦理关系。这样,其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一种作为涵摄自然之理的社会道德规范之心与具体的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16.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融合知行与格致的多向性心本体论,而“气”在其中的效用与价值尚未阐明.经梳理,“气”分“意气”、“气质”与“气象”三个层面,其中,“意气”是多向性心本体界的现实性承载;“气质”的差异性与阶次性割断了多向性心本体界的连续性与一体性,“气质”的波动性则打乱了此心本体界在道德层面的原初状态;“气象”对此心本体界以客观具象与主观体认的方式进行整体呈现.  相似文献   

17.
袁莉 《文教资料》2012,(1):73-74
"致良知"是阳明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王阳明一生讲学的宗旨。"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两个重要部分,本文从这两部分的哲学涵义出发,进而探讨"致良知"思想对现代主体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格物"还是"格心",可以说是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分歧的核心。朱熹解释"格"之义的弊端,在于几乎否定了认识主体面对感知对象之后的主动挑选过程,王阳明则对"格"的意义进行了扩充。朱熹将"格物"之"物"视为"事",而"格心""正物"在阳明心学之中是一组近似的概念,都表达着对主体意向行为的自律调整。在符号学看来,"格物穷理"虽然对应了符号接收过程的开始,却可能在中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在王阳明的心学中,"格物"内在包含了"正心诚意"两种有区别的符号化过程,两者共同构成了意义生成的"格物"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讨论朱熹与张栻的论辩,固然需要对文本和历史作出深刻的了解,这是经典诠释的基本要素,但是单纯的经典诠释无法获得本体层面的根源性了解,因之我们尚需采取本体诠释学的方法,从根源上寻求体系的发展与成立。在这个意义上,朱子和胡五峰、张南轩的湖湘学派,是相互引申与相互攻错的关系,而不应将之看作谁是谁非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相互引申、相互攻错的关系之中,吾人可以就孟子以来的心性之学提出九项意义,亦即"心之九义",显示"心"的意义多形多样。我为了彰显与体会其心与性情之际的多形多样而一体之义,乃回顾了四书、二程、胡五峰、张南轩、朱子的学说,在此提出"心"之九种含义之说。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