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浅析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思考,主要以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例,结合物流专业供应链DP的分析方法,及社会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并考虑提高毕业生适应动态社会的能力,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  相似文献   

2.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毕业生评价的分析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菊 《文教资料》2009,(35):238-239
本文通过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走访,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力求准确把握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结构要求,探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考察和学习有利于教师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人文素养需求,有利于掌握毕业生后续发展必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情况,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能力。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整车生产与管理为考察对象,以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成长路径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毕业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为研究内容,汇总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提出了高职院校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学校跟踪调查,定期或随机回访企业及毕业生,是十分必要的,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阐述回访中得到企业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职业素质概念本身是从企业角度提出的,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员工的素质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调产学做一体化,学校与企业无缝衔接,这个接口就是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决定了毕业生转型为职业人成功率。高职生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是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素质是职场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部分国内企业的调研,了解当下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状况,明确企业对高职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探寻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就业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提供基础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参照系。本文对上海福寿园先进企业文化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以此来反省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习惯性缺陷.提出以创新思路来完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完美对接。  相似文献   

8.
职业素质是职场的安身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素质概念本身是从企业角度提出的,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员工的素质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调产学做一体化,学校与企业无缝衔接,这个接口就是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它决定毕业生转型为职业人的成功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是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素质是职场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针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职工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的校企合作“互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同时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是招收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五年一贯制教育,加强对五年制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创建一套适合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培养高质量的旅游类专业人才是旅游类专业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目前,社会需要大量具有良好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上岗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把握不准,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存在偏差,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既要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又要改革教学方法,更新办学理念,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创业教育,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内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增长。目前高职外贸专业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原因既有外贸企业的,更主要的是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机制问题。高职院校外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采取企业专家进课堂、学校教师下企业、学生参加外贸实践、企业和学校合办外贸办公室等措施,来提高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专业培养目标向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各高职院校结合实际情况相继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本文依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合格的物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技能的训练,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性,进一步搞好实训建设。为此,在明确高职物流专业实训的含义及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高职物流实训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建立适应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要求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加强早教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当前高职院校早教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是专业人才匮乏、专业标准缺失、专业评估缺位。高职院校应通过进一步落实早教专业设置自主权,完善早教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及形成早教专业育人合力,适时加大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采取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竞赛与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途径,统筹提升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出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毕业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基本职业素质较差。做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者的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也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不够专业化、培养机制不够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职业能力培养定位不准等众多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使之不被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轻易替代,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比较优势,即培育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院校的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的特长,形成有别于同类专业的本科生、中专生的职业优势。为此,高职院校要围绕打造毕业生比较优势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相似文献   

18.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探索的重要举措之一,教育硬件的投入功效需要提升教育软件作支撑。如何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制度,并且采用多种途径促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一流的辅导员队伍,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辅导员综合素养的关系十分密切。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提高辅导员素质。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包括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理论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水平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直接体现,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特点的分析,论述了高职院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的目的和意义,并就建立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