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尔夫球坛大炮,著名的胖子球手——约翰·达利(John Daly),还有一手鲜为人知的绝活:设计高尔夫球场。达利在高尔夫球场设计上的知名度,可能远远不如,他在球场上的名望,但是他的设计天才,其实一点也不输给打球的天赋。  相似文献   

2.
"他是打篮球中长得最帅的,也是帅哥当中最会打篮球的。"赛场上,他有着灵活的突破、精准的三分和一手抛投的绝活;赛场下,他有一张能让所有女孩子为之着迷的脸庞,孩童般率真的表情曾使无数女球迷为他疯狂。他就是辽宁队的12号、有着CBA第一帅哥之称的——杨鸣。  相似文献   

3.
他的两把手竿几乎同时中鱼,他一手一把竿,奋力遛鱼,既避免了混线,又成功将鱼收入囊中——一尾是3斤左右、鳞小体胖、白里透金的铜罗,另一尾是六七斤重的黑斑狗鱼,这是他首次钓到这么大的狗鱼。小郭的遭遇也类似,当他发现中鱼时,两支竿子已经在水中漂着了。他没像闻名那样同时出击,而是选择了各个击破。他先斩获一尾3斤多的金色鳃盖的鳡鱼,然后又将一尾差不多大的狗鱼收入篓中。  相似文献   

4.
秦犁 《钓鱼》2014,(10):11-12
遇大鱼怎么操作?在电视上看到化绍新手竿降大鱼一手持竿。一手作抱状。臂为支点,戗竿75°。电视片是经过剪辑的,在制片人认为可以忽略的细节,但在钓鱼人看来则会很关键。  相似文献   

5.
竿梢绕线     
张福顺 《垂钓》2002,2(8):64-64
用手竿垂钓时经常会碰到立竿时绕线的情况。这时,很多钓友都是一手握竿而另一手拽线使劲抖落,然后不时地拽几下。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动作,我的一根钓竿的第二节就是这样被折断的。正确而简单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将竿梢扎入水中,左手轻拉线、右手将鱼竿猛地向上一抬,进而借助水的阻力和润滑将线撸下来。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8,(11):16-17
钓鱼没有全能,虽然许多钓赛设了总成绩,但查一查钓手成绩,手竿成绩列前抛竿却甩到了后头,就是手竿也有钓对象鱼硬,钓综合鱼软的缺点。全能是钓手努力的方向,但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是与钓手的认识和上鱼快的刺激而引起的兴奋有关。所以,钓惯了手竿将线组、钓饵、浮标视为取胜之道,对抛竿总是持运气说。  相似文献   

7.
细丝钓巨鱼     
在我们湖北京山县,几年前曾有件在钓鱼迷中很轰动的事:一位复员军人,用细线短竿经过短短四十多分钟的搏斗,竟将一条重六十二斤的大青鱼钓获上岸! 那是一九八七年七月,鲍同志复员回家等待分配工作,闲来无事,便有几个相好的朋友常来邀他去钓鱼散心。恰好鲍同志在北京当兵时向首都的钓友学得了几手绝活,便想一试为  相似文献   

8.
刘自治 《钓鱼》2010,(12):30-31
在切入正题之前,我必须先讲一件事情做此文的开场白。当我刚刚完成此稿之时,有一位与我是老友的钓友前来造访,于是我顺便将稿子递上让他先过过目,并请他提出宝贵意见。谁知此君接过稿子甫一看题目便抬头冲我叫了起来:“错了,错了,应该是手竿扬竿时机,你怎么写成海竿了?”我解释说没错,我写的就是海竿扬竿时机。没想到他的反应更甚,叫声更高:“海竿扬竿时机?海竿扬竿有什么可写的啊?不就是那么两三种信号吗?”我心下暗自窃喜,  相似文献   

9.
高尔夫球坛大炮,著名的胖子球手——约翰·达利(Joh Daly),还有一手鲜为人知的绝活。设计高尔夫球场。达利在高尔夫球场设计上的知名度,可能远远不如他在球场上的名望,但是他的设计天才,其实一点不输给打球的天赋。  相似文献   

10.
精武俱乐部     
《精武》2005,(10)
八旬老汉点穴抓贼过百在长春市,有一位年已八旬的老汉,以一手点穴抓贼的绝活抓住小偷过百人。此事一经报道,轰动一时。相信很多读者都很想了解老人的绝活是如何练就的,希望老人揭示点穴的秘密。在老人家中,老人曾特意给记者露了几手。只见他马步一蹲,抱拳胸前,目瞪前方,同时迅速出拳,击向前方。动作虽简单,但极其有效。李大爷说,“点穴”功夫其实也没啥神奇的地方只是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于3个手指尖,然后击向小  相似文献   

11.
谈及“黑老张”,常去绥中龙屯水库钓鱼的人们都熟悉。他一米七的个头,眼睛不大,浓眉毛,黑脸膛,人们习惯叫他“黑老张”,都愿与他交朋友,因他是钓鱼的行家里手。他的钓具是一把日本产(SHIMANO-3号)手竿,竿上配一个迪佳牌绕线轮。每次到龙屯水库钓鱼,他的获鱼量常在众多钓友中名列前茅。但有一次“马失前蹄”。  相似文献   

12.
江西钓友张林歧来信称:有两个问题,请答复。一是两用竿和海竿手竿有何区别,怎样使用。二是有一种竿叫定位竿,它有何特点,怎样使用?答:两用竿国外称矾钓竿,它应该属海竿类,因为它安装有绕线轮,竿上装有过线圈,操作方法基本如海竿。两用竿的特点:一是较一般海竿长,4.5米至7米多的都有;二是软,和中软型手竿相似(有些碳素两用竿较硬),如装上坠子再装糟食用,竿尖就可能挑不起来。正由竿太软,所以就采用增加过线圈的办法,如一般海竿只有4-7个过线圈,而两用竿则经常采用9一门个,这样就能使钓线紧贴竿身。长和软,正适合手…  相似文献   

13.
瞎钓 《垂钓》2008,8(11):84-85
大师的名言 差点忘了关键的了。 在大坝的时候,麦兜、闲情逸钓、小小鱼靠右边依次排开底钓,目标直指大草鱼,我们四个靠左边继续试钓鲢鳙。钓鲢鳙的抬竿频率比较高,动作比较大,声音比较响。后来因为没有口,小小鱼就在我们身后乱转,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看着我们四个钓鲢鳙,他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你抬竿他拾竿,大草肯定不靠边!”  相似文献   

14.
秋钓青鱼     
宿含雨 《钓鱼》2010,(21):20-21
秋天是钓大鱼的季节,可是在养殖密度不高的大面积混养水域一手竿钓青鱼却是可遇不可及,有备而来却偏偏运气不佳,钓的都是鲤鱼。然而懈怠之时或者临近收竿时的偶然一口倒又中了青鱼。  相似文献   

15.
金丝钓雅趣,碧水洗清心"。在一个暑去秋来的假日里,我与几个钓友来到北京市郊一个视野开阔、碧波荡漾的湖面垂钓。我有幸在湖畔结识了一位钓鱼人,此人李姓,大家都喊他"李师傅"。他个头不高,体态不阔,从黝黑的脸膛看去有40上下年纪。他不善言谈,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但是,钓鱼他有些绝活,侃起鱼经来更是滔滔不绝,对于我们这些没钓过大鱼的人,听着提神儿,过瘾。他告诉我,这几年,他平均一年能钓个40几条5千克以上的大鱼,一般10千克左右,最大的13千克。一天傍晚,他用手竿挂草钓边,不大工夫,只见浮漂缓慢入水,刹那间,他用力…  相似文献   

16.
黄宝东 《钓鱼》2007,(6S):66-67
谭师傅大约50岁,是个高个壮实的汉子。他可谓“一把长枪打天下。”——只喜欢操一把绑3号主线系4号钩的6.3米长竿。至于海竿、3.6米“短火”他一向不屑一顾。竿虽长,他却不喜欢使用手竿支架,而是用类似海竿插子,让大部分竿子泡在水里。甩起竿来水花飞舞,响声噼啪。他很乐观,很随和,很健谈。与他同塘扬鞭,虽然只有那么一次,但他的钓鱼心态足以使我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8日上午,烧得一手好鱼菜、开有一家“乡味餐馆”的刘尚富先生,用7米手竿在石门水库成功钓到一尾长1.6米、重达35千克的大青鱼。为此,我专程拜访了这位被当地人称做“鱼王”的钓鱼高手。 他是用很普通的7米玻璃纤维手竿、传统钓法钓上大青鱼的。立漂,配的坠子远远大于漂的浮力。因为水深达12米多,所以配  相似文献   

18.
谈及“黑老张”,常去绥中龙电水库钓鱼的人们都熟悉。他一米七的个头,眼睛不大,浓眉毛,黑脸膛,人们习惯叫他、“黑老老张”。都愿与他交朋友。因他是钓鱼的行家里手。他的钓具是一把日本产(SHIMANO-3号)手竿,竿上配一个边佳牌绕线轮。每次到龙屯水库钓鱼,他的获鱼量常在众多钓友中名列前茅。但有一次“马失前蹄”。 金秋9月,是钓大鱼的时节,周末我与“黑老张”等五人一同前往龙屯水库钓鱼,傍晚时分到达目的地。“黑老张”熟练地插好竿架,定位,调漂,撒窝食,一气呵成,然后支帐篷做过夜准备。 天黑时水面上风浪较大…  相似文献   

19.
歪打正着     
去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和同事结伴来到经常垂钓的墨水湖畔的一个方塘边,塘约有六七亩大,水深1-2米。那天天气晴朗,从早上6点到8点,整整两个小时,二三十个钓友犹如游泳池钓鱼,浮漂一动也不动。快9点了,太阳照得人心里发烦。一手扶竿一手在提包里摸矿泉水的瓶子,无意中触摸到了一个扎了口的小塑料袋,里面装着前一天没用完的阿魏、三奈等三味中药加羊油调的饵料。加了些豌豆粉,调了一大蛇,用撒窝器在正前方打了个窝子。一根烟的功夫,出竿便发现浮漂幅度很小地上下波动,既不下沉又不送漂,大约半分钟就不动了。收竿摇了点豌豆粉,…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11)
谭师傅大约50岁,是个高个壮实的汉子。他可谓“一把长枪打天下。”——只喜欢操一把绑3号主线系4号钩的6.3米长竿。至于海竿、3.6米“短火”他一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