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解天  何芸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64-165
传统能源的获取往往只是从开发的便捷性和经济成本上考虑,没有注意到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对地球环境造成的持续干扰性和破坏性。近年,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其特征是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较少对环境造成干扰和影响,风能和太阳能都是我们熟知的新能源,本文重点引用国内外光伏太阳能在开发、应用当中最新的数据资料对比,对认识和应用这一新能源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吴德双 《中学科技》2011,(3):46-48,F0003
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时,不会造成污染,不会影响生态平衡,因而太阳能是理想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3.
信息通道     
我国需加强太阳能开发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 发展,中国所面临的能源 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有关专家表示,在缓解中国严峻的能源形势和保持经济 稳定发展方面,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日本通产省资源能源厅着手制定新能源大纲。新能源大纲将重新安排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垃圾发电等属于新能源领域的各个门类的发展计划。据认为 新能源大纲将集中反映1995年以后的日本 新能源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5.
我们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全世界的科学家们纷纷研究和开发新能源,除了我们所熟悉的太阳能、风能外,还有什么新奇的新能源呢?  相似文献   

6.
能源专家认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在今后将肯定会优先获得开发和利用.1.太阳能太阳能利用的形式很多,例如太阳能集热为建筑供暖、供热水,用太阳能电池驱动交通工具和其他动力装置,等等,这些都属于太阳能小型、分散  相似文献   

7.
<正>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例如将风能、太阳能、化学能等转化为电能,将太阳能、化学能、核能等转化为内能。因此以新能源的应用为背景,将热学、电学、力学结合起来考查是中考常见的出题思路。下面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陕西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在后危机时代要确保我省经济科学发展、平稳上升,必须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陕西现已开展新能源开发和培育新能源产业,这将是我省在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这个能源大省适应新能源时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了不便于利用的。这是能源危机更深层次的含意,也是"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的根本原因。有待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核能等。下面仅以太阳能和潮汐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例展示解决能源问题的新思路,与同学们共勉。  相似文献   

10.
周飞 《大学生》2012,(Z3):53-55
新能源(新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十二五"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指出要重点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以及海洋能潮  相似文献   

11.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太阳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地的青睐,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文中设计了一种光伏发电自动跟踪装置,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增加太阳电池的发电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南通市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如国内市场狭小、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等。为了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产学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给予支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矿物燃料对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效率低等弊端.警示在新世纪末矿物燃料面临枯竭的预言,提出了开发第二能源如太阳能和第三能源如物质内能、生物能,第四能源如太阳光压、反物质能开发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化家庭住宅模式将成为家庭住宅模式的发展趋势。而智能化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基于上述发展趋势,本文以FPGA芯片为主体,基于VHDL语言设计了一套智能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本控制器可以实现太阳能加热与辅助加热相结合、自动上水、定时上水、水满则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Energy use in a human community increases to a great extent where these are of a natural population increase. On another hand, technology advances very fast and fuel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Air pollution during burning fuel to create energy forces the human community to look for a new source of energy. The new source must not be finite and must not make air pollution. This source is solar energy. In this educational initiative a model of a solar village, which uses only solar energy, is built. This project turns the school into an agreeable place and makes pupils like to come to it.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光伏发电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效应把太阳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新能源技术。光伏发电对于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已取得较大进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有很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重视以及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光伏光热、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行业的优秀高端技能专门人才严重紧缺。高职院校对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某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已经建设了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但是如何合理化建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组群,怎样建设以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为重点专业的新能源类组群体系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日本出于本国能源战略和自身优势的考虑,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日本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而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太阳能的清洁性、安全性、资源的广泛性和充足性,使太阳能成为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本文设计了新型混合储能式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等效模型及该系统所能实现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We report a case study of model‐based reasoning in which a small group of fourth‐grade students analyzes the energy flow when a solar panel is used to power an electric motor that spins a propeller. In developing their explanation of energy flow, the students draw on a general model of energy developed collectively by their class in the course of an experimental classroom curriculum led by a trained teacher. They also construct a model‐bas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system under study. Their investigation and reasoning process exhibit all the features of authentic scientific model‐based inquiry, including the revision of their models to incorporate new in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the students recruit and seamlessly integrate nearly all of the practices of science designat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This case study provides an example of what modeling‐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look like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of energy offers a particularly promising context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use of science practices, especially the practice of developing and using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