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益阳民歌是益阳劳动人民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信息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剖析其中所蕴含的生产民俗、生活民俗、语言民俗等民俗具象,可挖掘益阳民歌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内涵,为外界了解益阳人民的性格、风俗和文化提供窗口。  相似文献   

2.
民歌与民俗的二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融性,关系十分紧密,民歌的本身犹如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民歌中蕴含有民俗,民俗中又蕴含有民歌。陕北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二者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中不断的发展着其内涵和外延。陕北的民俗活动产生了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又称为对陕北民俗的一种客观反映,这些陕北民俗也从不同的侧面返佣了陕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陕北民俗介入发哦陕北民歌当中是一种无意识的、零散的,但一经整合就会复原活态的陕北民俗生活,本文试图通过对陕北民歌这一要素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管窥陕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精神民俗以及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等。  相似文献   

3.
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歌与民俗关系密切,民歌可反映民俗,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丰富多彩的民俗又不断丰富着民歌的内涵和外延。粤西雷歌中所蕴含的民俗事象极为丰富,涉及雷州半岛人民的生产习惯、精神信仰、饮食习俗、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雷州半岛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特质。试图透过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这一活动窗口,来探究雷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透过先秦典籍、出土文物、活着的民歌和立体的民俗,可以窥视先秦时期信阳民歌在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的文化形态。信阳民歌巫风交错的意象和率真无羁的性情得到了顽强固守。  相似文献   

5.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紫阳民歌的整理和分析,努力发掘其中有关紫阳民俗的艺术表现内容,并结合紫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解说。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介绍和解说了紫阳民歌中所表现的紫阳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语言民俗的一部分,同时又蕴含了丰富的民俗事象。以冯梦龙《挂枝儿》、《山歌》等为例,可以考察明代民歌中的多种民俗如婚恋民俗、信仰民俗与生产民俗。研究明代民歌中所蕴含的民俗事象有多方面的意义:明代民歌与民俗是紧密结合的,对民歌与民俗进行综合考察是中国历来的优良传统;明代民歌有助于明代民俗语言的研究;明代民歌中的民俗事象的解读有助于对明代民歌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五河民歌是五河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一部反映五河人民生存繁衍的鲜活社会民俗史。通过对五河民歌的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和语言民俗的剖析,可以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紫阳民歌的整理和分析,努力发掘其中有关紫阳民俗的艺术表现内容,并结合紫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解说.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介绍和解说了紫阳民歌中所表现的紫阳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一些民歌文化比较丰硕的地方,为了保护与传承当地的这份宝贵遗产,先后将地方民歌引入到教学当中,忻州师范学院地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民歌则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地方民歌,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将通过河曲民歌融入高校声乐课堂的重要意义、河曲民歌在高校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及河曲民歌进入高校课堂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以促进地方民歌得以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京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植根于京族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民间信仰等民俗传统文化对京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民歌则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渝东南苗族在苗族这支庞大的民族队伍中随着部落的迁移,与其当地的民族杂居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风俗,其民歌也在这样的民风中得以发扬光大。经过这样多年的变迁和与多民族的相互渗透。渝东南苗族民间歌曲至今能保留该民族特色的原因,可从其民俗方面得到解释。民族通婚习俗和民族语言是苗歌保持民族特色的直接原因。苗族民族文化中现在仍保留民族特点的主要是民俗文化要素,其中最能突出表现苗族民俗的主要是民歌、婚丧、语言三项。  相似文献   

12.
民俗因其具有文化的与生活的二重性 ,可以为中国妇女文化研究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资料。但对民俗的研究仅仅借鉴中国传统民俗学的方法是不够的 ,而应从诸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中借鉴。其中 ,人类学的理解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最具启发性 ,这是因为人类学与妇女文化研究都是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13.
论桑植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植民歌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桑殖民歌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彰显出自己无穷的魅力。它的艺术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把它作为张家界旅游文化精品来打造。对桑植民歌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望桑植民歌得到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承桑植民歌,使之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民族文化也是处于不断变迁之中的.民俗旅游的介入,加速了民族文化变迁的进程.分析那些民俗旅游中影响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有利于我们正确开发民俗旅游和正确看待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俗作为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为绚烂多彩的部分,对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文章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类型和特点,以明确其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而考察开发现状并重点分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最终从开发原则和开发措施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法制与民俗化建设作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两种手段,二应该相互依存、互相补益。民俗化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具有世代相袭的稳定性,是一个民族深层化积淀的产物。民俗化构定俗成,具有很强的遵从要求和价值规定性,属于观念形态的规范,又可以外化为一种行为规范,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给人某种制约与塑造,人称“不成的习惯法”。从这一角度看问题,民俗化对于社会具有一种整合、凝聚与规范功能,可以使社会有效地排除干扰,保持化特色,产生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当前,在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民俗化环境和奠定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的问题。为此,首先要使社会,尤其是各级干部和知识分子充分认识二关系的重要性,努力重塑社会价值、化体系,珍视民俗风气的养成。政府应借鉴历史经验,紧抓法制与民俗化建设不放松、持之以恒地进行社会实践,努力开创我国历史上依法治国和化建设互相补益、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将地方民俗文化作为中小学地方特色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既有利于形成地方教育和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合肥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积极利用合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民俗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创造成果 ,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为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要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 ,是没有个人版权所有的群众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属性品格、动态积累品格、历史传承品格和地域变异、阶级阶层变异等多重品格。是一种始终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重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植根于湖州乡土民间的湖州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文章通过湖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理背景的分析,总结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类型,提出了湖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以为湖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