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次的国际数学与科学评价项目TIMSS中,新加坡的中学生表现突出而一直位居前列,因而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受到各国数学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教材与学生取得的成绩是分不开的,所以出现了“美国的一些学校同时直接采用新加坡的教材”(当然在具体使用中遇到一些挑战).关于新加坡的数学教材——《New Mathematics Counts》(新加坡教育部审定,Tay Choon Hong,Mark Riddington,Martin Grier编著,2002年起使用),一些学者做过介绍,但细读这套教材,笔者发现,还真有一些新的看点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于勾股定理在数学及数学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它几乎是全世界的中学数学课程都要介绍的内容.从教科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中学数学》最难,《数学》次之,New Mathematics Counts最易;《中学数学》和New Mathematics Counts对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做了弱化处理;《数学》重视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向学生展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数学内容;3种教科书对定理的应用都很重视,都给出了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因其在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调查 (TIMSS,1996)中位居第一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2 0 0 0年 5月 ,在新加坡参加第 2届东亚数学教育会议 (EARCOME 2 )期间 ,我们购得由其教育部审定 ,2 0 0 2年起使用的新加坡新数学教材一套 (N ewMathematics Counts,编著者 Tay Choon H ong、Mark Riddington、 Martin Grier) ,读后感觉有许多特点 ,本文对其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信息技术的运用 ,作一评介 .1 教材背景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数学 …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数学》和新加坡数学教科书New Syllabus Mathematics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比较,发现:两种版本教科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内容侧重点不同,人教版《数学》"重应用",而New Syllabus Mathematics"重思维",分别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得到对教科书编写的启示:厘清数学概念的逻辑关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质;回顾并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应用"与"思维"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数学》和新加坡数学教科书New Syllabus Mathematics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比较,发现:两种版本教科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内容侧重点不同,人教版《数学》"重应用",而New Syllabus Mathematics"重思维",分别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得到对教科书编写的启示:厘清数学概念的逻辑关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质;回顾并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应用"与"思维"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前身是《现代小学数学》,《现代小学数学》是在1984年开始使用的一套教材,30年来,都是张天孝老师执笔编写的.始终由一个人执笔编写小学数学教材近30年,这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历史上或许是绝无仅有的.比较浙教版教材不同时期"圆的认识"的编写特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张天孝主编及其团队教学理念的变化过程,为我们更好地编写与使用教材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正方兴未艾。在改革中,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HPM)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很活跃。本文分别选取中国、新加坡和美国初中数学教材的一个版本:新加坡教材是Tay Choon Hong等主编的《新数学》(2001年),美国教材是Glencoe/McGraw-Hill公司2002年出版的《数学:应用与联系》,我国教材参考马复主编的《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通过对比分析三个国家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的编排体系和编写特点,从中找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材的共性和个性,以期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Interactive Mathematics Program》(简称IMP)数学教材是一套为四年制高中编写的数学课程系列教材,它体现了当代美国的数学教育思想,美国许多中学包括大学选用此套教材。 IMP数学教材在以下几方面体现美国全国数学  相似文献   

9.
黄华 《数学教学》2003,(11):1-5
一、教材编排特点 加拿大(西部)的高中数学(Mathematics)教材共三册,供加拿大西部10、11、12年级的学生使用,出版于1998年.这套教材是针对数学程度较高的学生.教材共有27章,每册9章,每章都有几个固定的版块.该教材编写的宗旨是关于数学思想、现实中的数学和用技术去提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有着重要历史渊源的国家,新加坡和中国在许多方面存在比较借鉴的基础。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我的朋友在这里!数学》MyPals are Here!Maths(第二版)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弥补双基的不足、问题解决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教材的编写以综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等做法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上海数学会主办的“数学英语”班上,我选了一些国外的数学教材作为学员的学习材料。其中相当于我国初中一、二年级程度的《学校数学》(《School Mathematics》)(第二册)和相当于高中程度的《大学代数》(《College Algebra》)两种教材,除了其知识体系上有独到之处以外,在编写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中学数学教学》,在编写方式和内容上,与国内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数学教育学》或《中学数学教学论》迥然不同.该教材的特点: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内容编写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习者自学;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区别化教学思想;重视教师对教学资料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加坡在数学教育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学生在国际数学与科学评测(TIMSS)中表现优异,连续多次都是最高平均分的获得者.这样的成绩令世界瞩目,各国都在探索其取得成功的原因.目前,我国关于新加坡数学教育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专门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研究较少.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又是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也是国际教育界的一大研究领域.同时,新加坡课程既有东方课程的特点,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形成了兼具东西方特点的数学教育体系,因而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本研究选取中新两国较具代表性的教科书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教科书编写以及教师更有效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前身是《现代小学数学》,《现代小学数学》是在1984年开始使用的一套教材,30年来,都是张天孝老师执笔编写的。始终由一个人执笔编写小学数学教材近30年,这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历史上或许是绝无仅有的。比较浙教版教材不同时期"圆的认识"的编写特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张天孝主编及其团队教学理念的变化过程,为我们更好地编写与使用教材起到积极的作用。一、选取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本文选取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现代小学数学》实验课本、2003年出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前身是《现代小学数学》,《现代小学数学》是在1984年开始使用的一套教材,30年来,都是张天孝老师执笔编写的。始终由一个人执笔编写小学数学教材近30年,这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历史上或许是绝无仅有的。比较浙教版教材不同时期“圆的认识”的编写特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张天孝主编及其团队教学理念的变化过程,为我们更好地编写与使用教材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概论》与国内外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所使用的同类教材比较,在总体结构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该教材体现出以下新特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编写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注重教材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注重教材的学术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体现了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日本现行初中教材《新数学》(弥永昌吉等人编写,一九七七年出版)近年已翻译成中文本。本文对这套教材试作一些分析,以供我省教师借鉴时参考。《新数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增加了集合论初步、数理统计和概率等现代数学的内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正方兴未艾.在改革中,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HPM)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很活跃.本文分别选取中国、新加坡和美国初中数学教材的一个版本:新加坡教材是 Tay Choon Hong 等主编的《新数学》(2001年),美国教材是 Glencoe/McGraw-Hill 公司2002年出版的《数学:应用与联系》,我国教材参考马复主编的《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通过  相似文献   

19.
《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假定学生的基础为非零起点,但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零起点,所以需要兼顾Excel操作和使用Excel进行数据加工的教学。本节课内容与数学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专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数学教育因其在TIMSS(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中的优秀表现而一直备受国际数学界的关注。其中反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界,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做法就是直接引进新加坡的数学教材,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以期利用新加坡的教学模式来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