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细致地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作者按照花开的时间顺序,描写了广玉兰花开放时的各种形态。在该段教学过程之中,我以简驭繁,着力凸显一个“读”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该段中的第2至6句,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想像广玉兰花儿的四种不同姿态: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完全盛开的、已经开过的,并将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内化积淀下来。  相似文献   

2.
初读一遍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可以知道文章重点是写在一次耳语测验时,老师的一句话(只有8个字)对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全文8段,可以分为两部分:1、2两段是一部分,写“我”的生理缺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我”在学校里的遭遇、“我”心里的恼恨和对周围环  相似文献   

3.
笔者多次教学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垓下之围》一文,在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骑”字高频率的出现了17次,学生也多次问到这一段中关于“骑”字的读音问题。大家知道“骑”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有qí和jì两个读音,那么在这一自然段中,每一个“骑”字的读音到底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4.
1 编一串顺口溜小孩子是听着顺口溜长大的 ,他们对此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编口诀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 :回 :小口回家大口关。肯 :月亮不肯止步。夜 :一点一横长 ,左下单人旁 ,右下有个夕 ,再加一捺要拉长。学生们不仅利用这些口诀轻而易举地识记了生字 ,而且对编口诀也产生了兴趣 ,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2 念一首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 ,对低年级孩子同样有着无穷的魅力 ,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教学 ,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办、为 :一个“力”字加两点 ,一个“为”字一个“办” ;“为”字两点在上下 ,…  相似文献   

5.
《赵州桥》(第六册)一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桥面两侧石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教学时可围绕一个“美”字,落实一个“练”字,引导学生读懂自然段,理解内容,接受美的教育。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6.
《书的故事》(省编11册)中同一个“就”字,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它的含义也不同了。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区别“就”字的不同含义的。现将课堂教学实况摘要如下:师,“鲁迅先生听了他们的话,就离开座位走过去”这一句中的“就”是什么意思?生:这个“就”是“马上”“立即”的意思。师:对!课文中还有三句含有“就”字的句子,看看这三句中的“就”字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这三句话是:第一句:卖票工人接过书,只见封面上题着“铁流”两个字,版式跟《毁灭》一模一样,就是厚一点儿第二句:“你就付一块钱,把两本书拿去吧。”第三句:“……他惊叫起来,‘哦,你就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的《诗话二则》是学生课内自读课文。如何使学生读懂课文并有所得,教师的备课和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就词语理解、自渎提示、练习三个方面谈些粗浅的意见。 一、词语理解的方法 1.联系比较。课文中有三个“始”字,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比较,得到正确的理解。“始”为副词,多用于谓语之前。课文中的“始”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如“始欲着‘推’字”中的“始”字(见《推敲》),可解释为“开始”。与这个“始”字意义相近的有“初”字(义为“起初”),著《诗词改字》者洪迈就用了“初云”、“初曰”。另一种是表示后面的事情乃紧接着前面的事情而发生的,如“始定为‘绿”和“至‘用’字始定”中的“始”字(见《诗词改字》),可解释为“才”。 2.适用已有知识。课文中“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中的“时时”,系副词,常表示动作行为的多次发生。课文中“留连论诗”中的“留连”,系形  相似文献   

8.
此文“漏”字引领全文。第三自然段“这水库里的水是天上漏下来的”中的“漏”字——悬疑;第四自然段“走过”,第五自然段“走上”——探寻;第六自然段“发现几条细细的涓流是从乱石堆里流淌出来的”中的“淌”字照应开头的“漏”字——似乎探明;第七自然段“下山”发现“她卑微,不起眼,却自有她的神秘”——真正探明“平凡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或“独特的魅力蕴含在平凡中”——升华主旨。此文主旨多元,其基本材料有利于写出变格作文。如果变格为“探索”话题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移步换行写水库源头;变格后作文标题为“大山寺水库之源”。  相似文献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也是多位数乘除计算中不可缺少的计算知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好不好,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这一单元知识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防止学生学习数学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材的编排思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编排分为三段: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前两段例题的安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以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和计算式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实物图,理解并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运用算法算出得数.这样编排有两大特点:一是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二是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用数学”的内容编排在计算当中,并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如“9加几”中的例3与“8、7、6加几”中的例4均是“用数学”的内容“.用数学”...  相似文献   

10.
一、全国文综卷一试卷特点与往年拼盘式的试题相比,2006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一)中出现了跨学科渗透、交叉的试题。1.政史渗透。以具体的史事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政治、哲学等有关知识,以古论今。例如:第39题提供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图”以及《盛世危言》和《上海县续志》中的两段材料,在第(6)问中要求学生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2.史地交叉。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要求学生对古今地理概况既要有宏观的把握,又要有微观…  相似文献   

11.
1。 2。 8。么特点? 4。字。什么是六书?每类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古书中有哪两种不同的假借?它们各有什学会辨别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自测题 一、筑空目: 1。“独体曰文,合体日字”中的“文”指一,“字”指_。 2。许镇在《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学生提出“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租讲一篇,精讲一段”。在教学《大雪山》这篇读讲课文时,我就抓重点段第六段,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其做法是:一、从词句入手,理解每句话是怎么写的。我在引导学生能达到说出“这一段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写风,第二句写冰雹,第三句写雨,第四句写积雪”这个基本要求后,接着告诉学生,这段写“风、冰雹、雨、雪”的话都突出个“大”字,我们先看课文,写风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不满  相似文献   

13.
1.给加点的字注音。静谧( )②凋零( )2.题目“暗香”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②段末“毫无张扬之意”与第③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③段画线句中“最温柔的记忆”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事例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写到“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心湿漉漉的”,表明了“我们”什么样的心情?请用一个词语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仿照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完成句子。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  相似文献   

14.
《比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比的意义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别数学中的“比”和体育比赛中的“比”的不同。以往,我总是放一段足球比赛的画面,引发学生讨论交流,从而区分这两种“比”的意义。但我总觉得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大部分是模仿和记忆。经过多次的教学反思后,我发现学生对亲身实践“情有独钟”,“看,会记住;做,才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一个信手拈来的小游戏,虽然时间只有一分钟,但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摘录如下。师:下面请大家轻松一下,一起…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错别字归纳起来不外是两种:一是增加或丢失笔划,造成错字或别字;一是用同音字替代产生了别字。产生这两类错误的原因除了少数是因为学生马虎随意增减笔划以外,大多是因为不了解字形与字义之间密切相关的造字知识的结果。例如“高粱”的“粱”字,学生常常会写成栋梁的“梁”字。这两个字虽然同音,但形旁是不同的,高粱是粮食类作物.所以从“米”旁,表示与粮食有关;栋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练习3》的第3题:照样子,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各组词语。例:篇字句段词字词句段篇(1)电视机电器国产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器彩色电视机(2)中秋端午春节清明重阳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介绍说:本题旨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读例子,接着对例子进行分析,“字”概念最小,“词”的概念较大,“句”的概念又大一些,“段”的概念更大,“篇”的概念最大。它们之间依次是统属关系。要求学生完成的两组词语,前者按事物概念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者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按教学内容划分,《大学语文》可分为“三体一翼”,文学文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古代文学作品知识是课程的三个主体部分,现当代文学作品知识是课程的一个翼体部分;按教学方法划分,《大学语文》的教学可分成系统讲授和互动式研讨两个不同阶段进行。“三体一翼两段”的教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4页例1,算算填填,练习十八第1~8题。教学目标:l.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1.复习6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6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多媒体显示6的乘法口诀)在6的乘法口诀中,各句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把已显示出的六句口诀中的“六”改为红色。犤设想犦复习…  相似文献   

19.
复习,是梳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消化吸收、巩固加深、实践运用的过程,所以,要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一、系统梳理,编制知识网络复习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指导学生将平日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梳理为系统的知识,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网络,进而科学而有序的复习。所以,复习伊始可以引领学生将全册32篇课文、8个“运用·积累”、2个“读写例话”等内容,依字、词、句、段、篇分类系统梳理,找准重难点,列出复习的网络提纲。如本册“阅读”、“习作”的方法及两者间的关系,可列成下表:第9课第10课单…  相似文献   

20.
纵观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教学的金套教材,笔者发现在求近似值的例题中,对答语的处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答语与问题不同,多用了—个“约”字。如第十册第16页中的例1:“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0.45米,高是1.3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