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以不同形式连接,构成一个系统,且系统内各物体加速度不相同时,牛顿第二定律照样能应用于整体,  相似文献   

2.
一、几个基本概念1.系统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整体叫做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系统(系统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并且是系统发生的一个物理过程.2.内力、外力及其冲量系统内的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系统以外其它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叫外力.冲量是力  相似文献   

3.
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所组成的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常有两种:一种是隔离法;另一种是整体法.在平时解题时学生往往习惯于隔离法,偶尔也使用整体法,但只局限于几个物体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事实上,大多数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不同的问题同样可以用整体法求解.其基本思路是:先把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F=ma方程,其中F为整个系统所受的合外力,m是系统中具有加速度a的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由于避开了系统内部物体间相互  相似文献   

4.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衡态或非平衡态下的连接体问题拟题屡次在高考中呈现,是考生备考的难点之一.在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时,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这种思维方法叫整体法;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出答案,这种思维方法被称为隔离法。  相似文献   

5.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关键。对系统内的物体逐个隔离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动力学的问题中,除了支承物(路面、地板、滑轮)之外,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关连而运动,这些物体称为“连动体”。连动体运动的情况,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有包括两个物体的,也有包括两个以上物体的;各物体之间有用绳、杆或弹簧等等连接的,也有甲物体直接托负着或推顶着乙物体的,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有完全相同的,也有完全不同的。这表明,同一连动体中各物体,除了具有共性之外,还各有其个性。“隔离法”就是对各物体(称隔离体或单元)分别研究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方法。它  相似文献   

7.
【概念辨析】 对于由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隔离法,另一种是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整体法和隔离法应配合使用,但涉及加速度的计算时用整体法会比较简便,涉及分析系统内各部分之间作用力时必须用隔离法.  相似文献   

8.
对于复杂的物理过程,若用对每一个物体或对每一个具体阶段的分析,然后再根据各物体之间或各具体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来研究,有时相当繁琐、复杂.但若避开每个物体或每个具体阶段,而把整个系统或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时,问题的解答往往变得简捷.下面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刘立毅 《中学理科》2003,(10):21-22
动量定理的内容是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增量 ,数学表达式为 :F·t=mv2 -mv1.动量定理应用广泛 ,解决物体或物体系统在获得外力冲量时动量发生变化的问题非常方便 ,下面介绍中学物理中运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几种常用方法 .1 .全程法对由两个 (或两个以上 )物体组成的整体系统 ,若整体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恒量 ,不论整体系统内各物体经历的物理过程是否相同 ,都可对整个物体系统变化的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 .【例 1】 质量为M的金属和质量为m的木块用细线连在一起 ,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在水中匀加速下沉 ,经时间t1,细线断开 ,求 :…  相似文献   

10.
一个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不做功或其它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满足上述条体时,系统的机械能并不一定守恒.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对象“整体”化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关键.解题时往往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研究一个问题涉及到的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时,应具有整体意识,将不同的物体组成系统,这样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系统:当组成系统的各个物体之间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下面将常见不同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情况归类分析如下:一、连绳模型连绳模型是指由绳将不同的物体连在一起组成的系统.此类问题应认清物体的运动过程,注意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或最低点时速度相同的隐含条件及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  相似文献   

13.
如图 1所示 ,一根轻弹簧两端各连接着一个小球图 1(或滑块 ) ,这样的装置叫做弹簧双振子 .下面就经常遇到的几个有关弹簧双振子的实例来谈谈弹簧双振子问题的求解 .一、质心静止的情况例 1 有两个相同的系统 ,每个系统由两个质量均为 m的相同物体组成 ,两物体间用劲度系数为 k的轻弹簧相连 .两系统以大小相同的恒定速度 v相向运动 ,运动过程中两个弹簧均处于自然长度 L0 .某时刻两系统互相靠近的两物体间的距离为 L (L >L0 ) ,如图2所示 .问 :经过多长时间后 ,这两物体间的距离又等于 L ?设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而且是瞬间完成的 ;物体发…  相似文献   

14.
碰撞类问题     
一、一般物体碰撞的特点碰撞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相遇的极短促时间内产生非常之大的相互作用力,而其他的相互作用力相对来说显得微不足道的过程.碰撞的最主要特点是:碰撞时间极短,作用力变化快和作用力峰值大等,因而其他外力可以忽略不计.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具有以下特点.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发生碰撞的物体系在碰撞过程中,由于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所受的外力大小可忽略,动量守恒.2.碰撞后系统动能不增加碰撞过程中系统内各物体的动能将发生变化,对于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变;有一部分动能将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相似文献   

15.
1 整体法与隔离法 当研究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应对系统由整体法列式,对单个物体由隔离法列式.  相似文献   

16.
用整体法巧解物理习题的四种类型江苏省姜堰中学李环生用整体法巧解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物理习题,通常有以下4种类型:一、对整体(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若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F,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物体组成...  相似文献   

17.
在均匀重力场中,若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且原来系统中各物体均静止.之后在系统内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重心位置总是不变.这就是“重心位置不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除重力外,若没有其他的力对系统做功,系统机械能就守恒.但是,在具体问题中,由于系统中两个物体的相互连接关系的多样化,造成了系统中两个物体速度关系的复杂化,使问题变得难度较大.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最关键的是弄清系统内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然后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下面举出几例供同学们赏析.  相似文献   

19.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的追及或相遇是指两物体或多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出现在空间的同一位置.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弄清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在时间上有什么关系,在空间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而且常常要抓住一些特定的临界状态来分析,这些状态又常常在时间上选取,或在空间上选取,或在运动速度上选取.  相似文献   

20.
受约束的物体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之间一定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建立这种关系通常是分析问题的难点所在,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根据物体间的约束关系进行速度分解,建立物体速度间的关系,而不是首先寻找分速度(或分运动)方向。 1 物体受到绳或杆的约束我们所研究的绳或杆一般都不考虑它们的形变,用绳或杆约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虽然在同一时刻速度一般不同,然而在不考虑绳和杆形变的条件下,物体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在同一时刻总是相等的,方向总是相同的,这就是绳与杆约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