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1学校举行拔河比赛,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为3500N,方向水平向左,乙队对绳子的拉力为3000N,方向水平向右,绳子所受合力为N,方向水平。(醴陵市2002年上期期末考试初二质量检测题)毫无疑问:本题的答案,“500”和“向左”。但仔细分析,题目本身存在与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本题应忽略质量,且合力不宜太大。(若不忽略,这里我们暂用高一上的知识作如下讨论。)假如绳子的质量为5kg,则绳子的加速度a=F/m=500N/5kg=100m/s2。这个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9.8m/s2)的10倍多,这样的加速度可能只有杨利伟这些航天员体验过而又安然无恙。假使甲乙双方是在势均…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利用其求解有关问题时,既方便,又简捷,但应用过程中若没有注意到其“五性”(即条件性、矢量性、同一性、同时性、整体性),则易出现劳而无功的结果.本文仅以一题为例,剖析其“五性”之内涵.题目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一辆质量为M=20kg的小车,质量为m=60kg的人站在小车上,与车一起以v0=5m/s的速度运动.试求:(1)当人相对于车以u=2m/s的速度沿车前进的反方向行走时,车的速度为多大?(2)当人相对于车以u=2m/s的速度竖直跳起时,车的速度为多大?(3)当人相对于轨道以u=2m/s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π3的速…  相似文献   

3.
题目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皆为M=2 kg的两个相同的小车A和B,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速度分别为υA=4 m/s,υB=2 m/s,小车长L=1.25 m.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阶段求变力做功一直是教学难点.我对此作了一些探讨,总结出以下8种主要方法. 一、用动能定理例1 如图1,一根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定滑轮,用恒力F=50 N向下拉绳子的一端,将静止在水平地面A点上质量为m=10 kg的物体(视为质点)沿地面移到B点.到B点时,物体的速度为v=4m/s.物体在A点时,绳子与水平方向所夹的锐  相似文献   

5.
例,平板车的质量M=8kg,长度L=1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4kg的小滑块,以速度V=4m/s的水平速度,从平板车的左端滑向右端。若小滑块与平板车间的摩擦系数μ=0.5,求小滑块离开小车右端时平板车的速度为多少?(g=10m/s2)方法一: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相似文献   

6.
董马云 《高中生》2008,(8):34-35
原题如图1所示,质量m1=0.01kg的子弹以v1=500m/s的速度水平击中停放在光滑水平面m2=0.49kg的木块并留在其中.木块最初静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10.5kg的物体A静止放在台秤上,秤盘B的质量m=1.5kg,弹簧本身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N/m.台秤放在水平面上.现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力F在0.2s内为变力,在0.2s后为恒力,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10m/s2).  相似文献   

8.
例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铆。的小球1向右追碰质量为m2的小球2,碰撞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1=5kg·m/s,P2=7kg·m/s,正碰后小球2的动量P’=10kg·m/s.两球的质量关系可能是()  相似文献   

9.
例1质量为50 kg的某人沿一竖直悬绳匀速向上爬(两手交替抓绳子),在爬高3 m的过程中,手与绳子之间均无相对滑动,重力加速度取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做功为1500 J(B)绳子对人的拉力做功为1500 J(C)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做功为0(D)绳子对人的拉力做功等于其机械能的增加解析:笔者从学生收集到两种典型思维过程,过程一:认为人匀速上爬,绳子对人的拉力等于人的重力(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爬高3m的过程中,绳子对人做功为W=fs=mgh=1500J;过程二:从功能关系角度出发,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爬高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了,拉力(静摩擦力)对人做功了,W=△E=EP=mgh=1500J。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取g=10m/s2,则物体滑行持续的时间为(A)5s (B)2s (C)3s (D)4s 2.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小明同学身高1.74 m,质量60kg,站立时举手达到2.14m,他用力蹬地,经0.4s竖直跳起,设  相似文献   

11.
题 如图1所示,一根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定滑轮(不计大小、摩擦),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4kg和m2=2kg的物体,在滑轮间的绳子上悬挂物体研,为了使三个物体保持平衡,则m的取值范围多大?  相似文献   

12.
错误之一:认为“人做功的计算”与“某个具体力做功的计算”相同人做的功就是人体消耗化学能的量度,不少同学错误认为只是人对其它物体作用力所做的功郾例1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m1上用恒力F拉绳子,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位移分别为s1和s2,如图1所示郾则这段时间内此人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A郾Fs2B郾F(s1+s2)C郾12m2v22+12(m+m1)v12D郾12m2v22错解:人所做的功等于拉力F对物体m2所做的功W=F·s2,由动能定理可得:Fs2=12m2v22即AC正确郾纠错:根据能量守恒可知,人通过做功消耗…  相似文献   

13.
例题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长l=8m,以v0=4m/s的速度匀速图1运动,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将一质量m=2kg的物体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起始端A,则经多长时间才能将物体传送到终端B?(取g=210m/s2)图2某同学的解答:因为物体被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所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相似文献   

14.
一、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例1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弹簧相连的质量为m=2kg的A、B两物块都以v0=6m/s的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自由伸展状态,质量为M=4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图,一辆质量为m=2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3kg的滑块,滑块与平板车的摩擦系数为μ=0.4,开始以共同速度v0=2m/s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平板车速度不变且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决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g取10N/kg。  相似文献   

16.
陈卫东  王达元 《考试》2004,(2):43-44
质量为M=1kg的平板小车,左端放有质量m=2kg的铁块,铁块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开始时车和铁块以v0=6m/s的速度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并使车与墙发生正碰,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车的速率与碰前相等,车身足够长,使铁块不能与墙相碰,如图一所示(g=10m/s^2)  相似文献   

17.
NomenclatureA-area ( m2)Dw-membrane water diffusivity ( m2/s)F-=96 487I-current (A)M-molecule mass (kg/mol)T-temperature (K)W-mass flowrate (kg/s)cw-water concentration in membrane ( mol/m3)m-mass (kg)n-cell numbernd-electro-osmotic drag coefficientp-pres…  相似文献   

18.
子弹射入木块的问题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题,学生解答起来并不很困难,殊不知,其中尚有"陷阱".题目如图1所示,一质量M=0.8 kg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钉固定.一质量m=0.2 kg的子弹以v1=200 m/s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传出后速度为100 m/s.若将钉拔去,子  相似文献   

19.
例题1(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如图1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物体, 已知物体重1.2×103 N,密度为1.6×103 kg/m3。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1:2。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 (取g=10N/kg),问: (1)物体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物体出水后上升的速度是1 m/s,牵引车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相似文献   

20.
题目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皆为M=2kg的两个相同的小车A和B,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速度分别为vA=4m/s,vB=2m/s,小车长L=1.25m为了使A车追上B车时不致与B车相撞,并保持共同速度一起运动,可以在两车相隔适当距离的瞬间,将一物块C(可视为质点)无初速放在A车的右端,如图,已知物块C与A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此物块C的质量和放上物块C的瞬间两车间的距离(g=10m/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