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文艺复兴“启蒙”(enlightened)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世纪”一直被视为“黑暗”的渊薮。在这个神权一统天下的“愚昧”时代中,人们很难想象其中会有什么积极的东西,也无法想象中世纪的人在理智上究竟有什么贡献一一而中世纪绝大部分时间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按照基督教教义进行统治,似乎更谈不上什么政治理论了。对“中世纪”这个漫长而黑暗的时代进行任何方面的研究,都意味着是一种冒险。  相似文献   

2.
进步思想的扩大传播和在群众中发生影响为革命和社会新制度开辟了道路.这是历史的规律,正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为产业革命创立了社会基础;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为欧洲和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刘倩 《新闻窗》2013,(1):56-57
人文关怀脱胎于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反对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明确提出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和统治,要求破除对封建神学的迷信,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意义、价值和人格尊严,倡导人的自由发展与思想解放。随后,人文主义的具体范畴与内涵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贽作为中国走出中世纪、"冲决囚缚"的启蒙先驱,承受了所有先知共有的苦难.正如近代学者黄节在《李氏焚书跋》中所指出的:"其身既杀,其书屡毁,记其人者每甚其词,因学术异同之故,挟爱憎攻击之私,自不能免."近现代学者研究李贽,也往往落此窠臼.80年代初期,美籍华裔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也设列了李贽专章,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总括性的阐发.  相似文献   

5.
在光芒如太阳的文艺复兴面前,其他时代似乎都以微弱的亮度沦为了"黑子",在此之前出现的"黑暗时代"中世纪更是落后、愚昧、停滞的代名词,多年来顶着这三座大山抬不起头来。对此,荷兰历史学家赫伊津哈却有不同想法,他说中世纪并没有那么黑暗,文艺复兴也没有那么光明,两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中,郑观应被作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转换一个视角,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郑观应名副其实地是一个从事近代实业开拓、经营、管理的实业界先驱;在中国启蒙运动发展中,郑观应又名副其实地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在新闻思想方面,郑观应的先驱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他对日报功能、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认识,在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史中都有一定的启蒙意义。本文就其新闻思想的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浅议,论证郑观应新闻思想方面的启蒙作用和明显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带来的不只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精神上的冲击.启蒙思想家们利用当时的"大众传媒"--小说、散文、传记、戏剧、演说、诗歌等通俗的文学形式,传播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王佐良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在翻译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翻译思想,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因翻译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加之翻译理论上的精深造诣,被称之为"文艺复兴式"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启蒙思想家,也是一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其创办的报刊唤起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卓著的《新青年》杂志,把"改造青年思想,辅导青年修养"的宗旨和现实的社会政治、青年的思想实际逐渐结合起来,在中国新闻史上影响深远。本文结合陈独秀丰富的办刊实践活动,探讨陈独秀的新闻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
姚庆 《北京档案》2021,(2):58-60
《北京女报》是北京创办最早的妇女日报,也是北方地区妇女报刊的开山鼻祖.它以"开民智行民风兴女学"为宗旨,积极宣传国内外女性新闻,对于唤醒女性自主意识、男女平权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但也不能忽视报刊的局限性,是启发知识与保存礼教共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1783年,策尔纳在<柏林月刊>上提出"何谓启蒙"的问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到1784年,关于"何谓启蒙"的讨论逐步升温,直到如火如荼,对启蒙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参加讨论的人当中,更多的并不是职业哲学家,而是教育家和神学家.这大概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一定的制度当中,切实面对着启蒙思想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馀姚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他是一个具有很高地位的杰出人物.这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其博大精深的学术素养和极为卓越的学术成就等,但首先,在于他作为中国早期启蒙学派的最主要代表,提出了一些超越前人、影响和启迪后者的民主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3.
明末的"启蒙思想"是在封建君主专制走向高度强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具有反封建的时代特征。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文化政策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启蒙思想"没有成为推动当时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一直要到20世纪,在世界遭遇过极权专制和它的邪恶思想控制之后,人们对斯巴达教育的国家权威主义与极权主义教育的相似才有了新的认识,也才把这种教育清楚地确定为一种可怕的"教训"在历史上,斯巴迭的教育长期被当作一种"经验"来引述,即便当世界已经进入了现代启蒙时期,当个人的自由、理性意识已经开始在改变传统的政治和社会观念的时候,斯巴达的教育也还是仍然被许多人当作一种可以借鉴的国民教育模式。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蒙田,他说过:"有人说,要找修辞学家、画家和音乐家,得去希腊的其他城市,如要  相似文献   

15.
王娜 《大观周刊》2011,(22):116-117
中世纪时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科学和哲学上的“黑暗时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近代实验科学突飞猛进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鲜明对比中大多数人都走向了一个极端.完全忽视了中世纪对近代实验科学的准备作用。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世纪对近代实验科学的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16.
谭友志  刘涛 《青年记者》2012,(14):85-86
严复于1897年10月26日创办了《国闻报》和《国文汇编》,并开始翻译《天演论》,在《国闻报》上连续发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当时的《国阐报》贯穿着严复的思想和追求,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近代社会的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17.
谢明香 《编辑之友》2021,(8):94-100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诞生的现代传播媒介,并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文章通过考察《新青年》发展演变的足迹,勾勒出《新青年》办刊地址线路图:《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起步,然后迁至北上广,再返沪至粤,经过多达五次辗转迁移.《新青年》的办刊宗旨及编辑方针也曾做过多次调整:其办刊宗旨经历了从"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到开始关注现实政治,再到转向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的演变;其办刊理念从思想启蒙开始,至启蒙与救亡双重主题交集,再到救亡压倒启蒙主题转向与换位,杂志的传播由思想革命、文学革命转向了政治革命,后期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并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新青年》社址的迁徙更迭及其办刊宗旨的演变与传播活动的变迁,深刻呈现了新文化运动从知识精英内部的学理探讨,逐步延伸至公众舆论层面的表达和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最后又从公共论坛转变为政党机关刊物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晚清以来中国被逐渐卷入现代世界体系,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乃至生活形态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一国家与社会重构的演进中,新式出版业尤其是民营出版业占据了枢纽之一的位置,与欧洲古登堡发明铅字活字印刷术引发传播革命,对欧洲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启蒙思想和工业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类似,成为现代化运动中国家与社会变革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关键词句段提取与数据库统计方法,从四个层面考察舆论观念在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演变。首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舆论意义类型可划分为品评人物、朝堂之争、民心民意、方法建议。其次是用舆论替代清议的现代动因,指出皇权政治体制内的清议概念无法适应时代转型的需求;接下来是中国语境中的"舆论"与西方语境中的"public opinion"的字源对比,指出舆论观念的兴起适应于从传统皇权转向现代民主国家的时代需求,舆论概念的使用消减"公论"所携带的官方倾向与精英色彩;通过分析现代中国与西方舆论观念的异同,发现西方舆论思想在向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对现代中国告别皇权专制、追求民族解放发挥了思想启蒙作用。然而,这种思想启蒙作用没有彻底完成,传统力量对西方舆论思想进行了"选择吸收与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书籍装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编辑之友》2011,(3):90-91
一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通常被认为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这一段时期。在长达近千年的欧洲封建社会里,基督教的影响具有统治性地位,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宰,它决定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浓厚的宗教性成为中世纪艺术的唯一主题。较之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世纪的绘画雕刻由于受到教会的严格控制,出现了低落的态势。但有一个特殊的艺术形式却在这时一枝独秀,创造了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