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教育学生成人,其次是教育学生成才”。说明在“成人”“成才”的问题上,“成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由此可见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面对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根据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曾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尊崇教材应该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要素,而语文作为一门相对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来说,德育渗透教育应该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本文即是基于学习评价基本理念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所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曾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尊崇教材应该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要素,而语文作为一门相对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来说,德育渗透教育应该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本文即是基于学习评价基本理念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所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现云 《新疆教育》2013,(9X):100-100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渠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本仅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孟平军 《文教资料》2010,(31):64-65
本文通过亲爱父母、尊师爱友、爱国爱民、辨“丑”远“恶”来谈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亲情教育.即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胡久晔 《学苑教育》2012,(22):40-40
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语言历来讲究“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求从语言文字入手,将语言文字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应把德育之根深植于生活世界这块肥沃的土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时时处处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而不仅仅传送知识。贯彻“文道统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丽萍 《广西教育》2013,(34):65-66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语文教学既是“文学”,更是“人学”。作为语文老师,应把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自始至终把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讲授语文知识之外,还应挖掘德育因素,结合课外语文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适当而有效的德育。  相似文献   

9.
刘嵘 《教育》2013,(22):50-51
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要育好人,必须结合本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语文的思想性,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  相似文献   

10.
我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针对具有文道统一的语文学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们渗透着“爱”的教育。下面,就所教部分课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广东教育》2004,(6):4-5
广州市真光中学:让传统美德走向现代广州市真光中学通过“爱、诚、责、礼”四个方面的教育,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真光中学优良传统的教育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赋“德”以现代的内涵,让传统美德走向现代。“爱”的教育:每班每学期都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的“爱”的主题班会;学科课堂渗透“爱”的理念。“诚”的教育:牢记校祖那夏理之言:“行胜于言,言若不行,不若不言。”特别强化网络诚信。“责”的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远离丑恶;树立远大理想,关注社会,为社会尽义务。“礼”的教育:侧重强调知书识礼、遵纪守法…  相似文献   

12.
朱敏儿 《教学随笔》2014,(10):20222+22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针对社会需求道德型人才培养,在教学如何渗透德育艺术,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与难点。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德育教育内涵,阐述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艺术。  相似文献   

13.
科教兴国重在教育,人才培养重在德育。中学生的德育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及生活态度,并上升至价值层面。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的就是德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文章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也应该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符合语文学科性质的。只要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用情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然而,这种教育不能孤立完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时,做到“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德育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品德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其能够在早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顾婷 《教学随笔》2016,(3):163-163
语文是一门德育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品德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其能够在早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教书”与“育人”、“文”与“道”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语文教学“古老”而“崭新”的课题,也是倡导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战场。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品德的发展与个性健康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液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德育工作者,应该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渗透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基本性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