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阿尔都塞基于唯科学的和结构主义的立场,在矛盾问题上反对“一元决定”论,主张“多元决定”论,认为黑格尔关于自然、社会、精神的矛盾及其发展观是“一元决定”的还原主义;马克思主义则认为矛盾是“多元决定”而非“一元决定”的结果,社会、历史是“多元决定”而非还原主义的产物。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既有合理因素又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大多立足于苏联教科书体系式解读和由卢卡奇所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式解读,而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阿尔都塞式解读及其意义给予充分关注。阿尔都塞重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问题。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是一种"多元决定论"(而非线性的机械决定论),他关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探讨就是对这一多元决定论方法(他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的典型例证。在一定程度上,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解读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式解读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阿尔都塞对唯物辩证法的解构就是其思想建构的过程。他的这一解构思路表现在:(1)"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支柱。他认为马克思抛弃了"否定之否定"之后建立了历史科学;(2)"量转化为质"实际上是"质"与"质"之间的转化,即不同的结构之间的转变。黑格尔因为缺乏结构的概念才认为量的积累引发了质的"飞跃";(3)他的多元决定的矛盾理论使"对立面的同一"与黑格尔的矛盾理论相脱钩。这一操作的实质是在一个主导结构之下恢复了多元异质因素的活力,并催生了取代传统矛盾概念的"对抗"理论。阿尔都塞在取消辩证法之后创造了一种立足于"独特性"的新的唯物辩证法——"趋势辩证法"。"趋势辩证法"将独特的个体的自由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并为从现实形势出发建构保证人的自由的新的政治形式进行了理论配置。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概念是在同黑格尔的比较中阐述马克思的辩证法时提出的。多元决定强调的是矛盾的不平衡发展以及主要矛盾的支配作用;同时这些又离不开复杂整体的多环节主导结构。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强调经济的归根到底的作用,但这又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决定论。  相似文献   

5.
对阿尔都塞"结构"解读观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阿尔都塞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结构"问题.他的总体性原则,对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思想的解读及他的矛盾与多元决定论思想等,其背后都深藏着他的结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阿尔都塞"矛盾的多元决定"不是传统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多元论,而是一种基于多重社会因素的结构化而创造的社会动因理论.尽管没有摆脱结构主义的影响,但作为对马克思的辩证法和经济决定论的一种深化,确实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矛盾的多元决定是阿尔都塞诠释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一个主要命题.本文对这个命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扼要考察,并从这一命题的理论背景,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评价其得失.本文认为,正确考察和评价这一论题,有助于深化历史辩证法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是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用独特的方法重新解读了马克思哲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方法。赞成者认为他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批评者认为他打着“保卫马克思”的旗号歪曲了马克思哲学。其实,阿尔都塞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体系。主要表现在思想渊源的多元性、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交织、辩证法因素和非辩证法因素俱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混合、理论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理论的创新性与守旧性同在。希望这一点能够引起阿尔都塞研究者们的注意.以免对阿尔都塞思想做出各种极端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中的"多元决定"辩证法思想,正是阿尔都塞在反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内容关系,反对简单的、单一的黑格尔哲学,肯定支持多层次的、多结构的、统一整体多个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科学的辩证法思想。这种"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矛盾观、实践观以及社会历史观,以"多元决定"反映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多元决定"辩证法维护了社会科学理论的严谨性、合理性,防止了后马克思主义者将历史简单化的局面,为克服理论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通过对人道主义的分析和对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道路的考察,提出了"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的命题,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揭示阿尔都塞的这一理论命题的内涵及其得失,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史中,"问题意识"有一种专门的含义。这个含义是由法国的阿尔都塞赋予的。阿尔都塞在谈及"问题"时没有使用question,而使用problme,前者具有意识形态色彩,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研究路径。阿尔都塞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史的"问题意识",把对马克思思想的"总问题"以及"总问题"提出方式作为研究重点,从而寻觅一种重新回到马克思的研究模式。西马文论史的不同阶段是由不同"总问题"的问题意识形成的。他的探索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他的研究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长达30多年之久,至今依然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思想资源。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问题意识,不能不重读阿尔都塞。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卢卡奇和阿尔都塞,一个被看作人本主义的代表,一个被看作科学主义的代表。然而,这种划分是否准确?本文通过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和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等思想的论述与分析,阐明了两者的同与异,卢卡奇与阿尔都塞两人具有相同的认识论基础,表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基本特征;把两者分列人文与科学两边,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致性成果的忽视,也会掩盖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中存在的问题。对二者的深入考察,更为明确地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试析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阿尔都塞主张用“征兆阅读法”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从中发现“文本”深处的理论框架。阿尔都塞认为:在马克思的早晚期著作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马克思用多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取代了黑格尔的一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阿尔都塞的理论虽然并非没有合理之处,但在总体上他对马克思的理论作了许多误读、曲解  相似文献   

14.
布尔迪厄在超过30年的时间中持久地敌视阿尔都塞主义,但学术界却不断发现其社会学与阿尔都塞主义的相似之处。这种矛盾除了思想本身的差别,还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首先,布尔迪厄对源于阿尔都塞和其他评论者的影响产生焦虑感,而批判态度是其消解焦虑的方式;其次,针对阿尔都塞主义对普通人和社会学所展现的优越感,布尔迪厄从道德和政治角度提出批判;再次,由于阿尔都塞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贬低社会学,却在同一个学术空间中展开相似研究,且对布尔迪厄本人提出批评,因此,布尔迪厄从阿尔都塞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身份认同入手,提出阿尔都塞主义者社会学素养不足等批评。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在阅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后,大胆地提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极具有论战性的课题。要真正地理解阿尔都塞的这一思想,必须了解他提出"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理论依据并对他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阿尔都塞推崇马克思的经验性方法,并以此建构他的思想整体。与阿尔都塞不同时期的思想整体的总问题紧密联系的,是他对于经验性方法的信仰、运用与发挥的不同阶段。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阶段归结为:1960年阿尔都塞在《论青年马克思》中得出的第一种推论,其能够保证经验方法的纯粹性,从而较好地贯彻了马克思的经验性方法的科学性;1962年阿尔都塞在《卡尔·马克思的〈1844手稿〉》一文中相继给出了第二种推论,推论二在前提与结论间呈现出某种"断裂";1963—1968年间,阿尔都塞就其思想整体的总问题,连续地误用经验性方法,从而得出备受质疑的"认识论断裂"的观点,他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理论也就陷入了循环论证与思维逻辑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保卫马克思》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大师阿尔都塞早期的一部成名作,收录了阿尔都塞本人于1960-1964年发表在法国共产党杂志上的8篇文章。这部著作中突出表现的一个理论思想是"认识论断裂"思想。本文通过对《保卫马克思》的阅读分析,对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思想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硬核",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式.对生产方式理论的理解曾经演变为"经济决定论".为了瓦解"经济决定论"的机械逻辑,萨特用存在主义克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二元对立,阿尔都塞用"多元决定"对生产方式重新进行了解释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进行了专门研究,普兰查斯重点解释了资本主义国家问题以说明当代条件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构成性关系.通过批判性地考察从萨特到普兰查斯的瓦解"经济决定论"的逻辑之旅,可以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一种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症候式阅读法不仅需要关注文字表面所阅读到的内容,而且需要探索文章沉默、失语与空白的内容。赖希基于症候式阅读法,指出性格分析的心理学由于揭示了由存在条件决定的人的心理生活的这一过程,从而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中两个悬而未决问题的"空白":一是日常生活是怎样转变为意识的;二是意识形态为何具有相对独立性。将赖希对第一个问题的回应与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相关阐释对比,发现其逻辑上的"失语"——对广义上"教育"的空白,将赖希对第二个问题的回应与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将个体召唤和建构为主体"相关阐释对比,发现其在内容上的"失语"——对"社会总体语境"的空白。因此,赖希在个人从社会总体"全身而退"的语境中,探讨人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结构,表现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狭理解,最终导致其对这两者结合的可能性期待全面崩盘。  相似文献   

20.
阿尔都塞之所以能够提出症候阅读法,实际上是从恩格斯那里得到了某些灵感,就连阿尔都塞自己也对此供认不讳。通过对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相关文本的分析,再与阿尔都塞本人的这一思想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确实与恩格斯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