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其中触龙高超的说话艺术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触龙说赵太后》一课时都把重点放在触龙的劝谏技巧上,着重分析他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顽固溺子的赵太后,让赵太后同意让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通过讲析,触龙的睿智也呼之欲出。这样讲解课文固然没有错,但对赵太后的认识却有失偏颇,没有对赵太后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认为机会来了,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才能派出援兵。"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地小步走着,到了太后面前致歉说:"我的脚有毛病,一点也不能走快,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  相似文献   

4.
《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面对的形势是别人不能说,也无法再说的一种僵局。面对僵局,心系国家安危的老臣触龙,如何打破僵局,使太后能够听取自己的劝谏,就成了关键。我们常常激赞触龙用谈养生、拉家常的方法取得了进谏的成功,实际上我们忽视了面对盛怒的太后,面对就不打算听取大臣任何进谏的太后,如何做才能让她不生气,能够进得去,能够站得住,能够不被她唾出来,这才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触龙面对僵局,说服的难度很大,但他又不能不去“说”赵太后,其理由有三:1、在其他大臣不能“说”之时,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为了国家的安全,触龙必须去“说”…  相似文献   

5.
触龙说赵太后之所以成功,全在于“巧说”。这里且不谈触龙怎样以“自谢”、“问安”、“托子”的策略去接近盛气凌人的赵太后,单谈谈他是如何巧妙地阐发自己的卓见的。触龙的“说”是从提出“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的论题开始的,接着他以赵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为长安君计短为  相似文献   

6.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两文都选自《战国策》,是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篇目。由于情节动人,文笔犀利,具有发人深省的思想启迪和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因而深深地为广大师生所喜爱。  相似文献   

7.
“破的”本指发箭正中鹄的,用于教育艺术,则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重要的实践体现,是指全面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有重点地施以教育,并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几乎是妇孺皆知。在秦国向赵国大举进攻时,赵国于危难之际向齐国求救,齐国则要求赵国送长安君人齐作人质,才肯出兵。而赵太后在大臣们多次劝谏后仍舍不得送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去作人质。矛盾陷入僵局,如何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便成了一大难题。老臣左师触龙明知问题的核心是赵太后舍  相似文献   

8.
从触龙的“徐趋”说到古代的趋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策·赵策四》里讲了一个“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赵太后的丈夫赵惠文王死了,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但孝成王还年幼,所以赵太后就临时掌管朝政了。而在她刚刚当权的时候,秦国就趁赵国还在办丧事的当口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太后就向齐国求救兵,齐国却提出了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的要求,太后不肯。所有的大臣都极力地劝谏,太后还是不肯。事情正僵持着的时候,来了一个老臣叫触龙,说是要见太后。文章写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触龙来劝谏,写触龙上殿之后慢腾腾地走,化了很长时间才走到太后的面前。文中就用了一个“徐趋”来描写触龙上殿以后行走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触龙说赵太后》是“说”体文的艺术典范。我以为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说(shui)”是一种劝服的行为,它的对象是人,目的是要人接受某种道理或者主张,所以说,“说(shui)”要做的是人的工作.工作重点是人而非理。诚然,说服人是要讲道理的,说(shul)是目的,说(shuo)是手段,目的手段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0.
要善于掌握思想转化的教育艺术郭成栋《战国策》中有一篇《触龙说太后》的故事。说的是诸大臣为国家安全着想,竭力劝说赵太后同意“以长安君为质”,然而皆吃闭门羹。唯老臣触龙与太后以闲谈切入,打破僵局,针对对方心理,由近及远,终于说服了赵太后。这则故事给人诸多...  相似文献   

11.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规律,在新时期条件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的形式也有突出的特点,在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中,人文环境式、法规式和说理式的工作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整体,并能在共同目标的统领下,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化艺术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化艺术的特征:情感性、客观性、能动性、灵活性,从六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化艺术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从思想工作艺术的角度,谈如何做好现代思想工作,通过讲道理、情感的投入、对人的帮扶、身正的表帅,达到做好思想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劝说的艺术     
劝说是一门艺术,学问很深,战国时的韩非再三提到一个重点,即“说难”。人与人之间说话难,而借助言语沟通政治上的理念就更为困难。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亡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5.
龟山、龟母新说是六朝上清派对昆仑、王母神话的创造性转化。虽则以“龟”为山名早已见诸载籍,惟六朝上清经派对所创造的龟山有明确诠释,龟山与上清宝书出世密切联系,上清经派造构龟山时有意将龟山作为藏经和传经的神圣空间,且上清经派所创龟山本具宇宙本源意义。六朝上清经派亦将西王母与龟山相结合,通过正式锡号受封程序,形成上清经派特有的龟母说。西龟王母具有司命神格,总领仙籍,定简仪轨采用上清“存思”法门。要之,西王母与龟山结合的神学基础为道教元气论,六朝道教创发无不源自“道”之崇拜与信仰。  相似文献   

16.
与思想工作相结合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111-112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事管理工作不带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现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一种注重人文关怀并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人事工作,将人事工作从以工作为重心向以关心人为重心转变,从管理人向支持人人成功转变。用情感激励等思想工作的方法,因人而宜地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汉初诗坛,因刘邦尚楚歌,主要是楚歌的天地。楚歌有其雄奇阔大的一面,也有其哀婉凄侧的一面。围绕太子的废立与吕氏的干政,刘邦及其子孙唱出了命运的悲歌。他们的楚歌见证了刘氏衰微、吕氏干政、刘氏复振这一权力斗争过程的始终,复活了统治者宫廷搏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诉诸情感与诉诸理智,“一面理”与“两面理”,预存立场的影响,影响说服的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舆论人身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等问题都遵循着传播学的某些规律,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应讲究情感教育艺术性,以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应遵循的原则有从实际出发原则、情理交融原则、情真意切原则、以身作则原则。要在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激励人等方面体现情感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20.
历代注家对《孟子》“乃若其情”章之释意不尽相同,其关键在于对其中“情”字之解释.文章通过疏证孟学注释史上最有影响力之三家——汉代之赵岐、南宋之朱熹和清代之焦循——对“乃若其情”章之解释,在支持蒙培元将此处之“情”释为“感情”意之基础上,对学界在此章研究中遗留下的“情”与“性”为何可以等意替换之问题,作一发微.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情”不单纯是感性情感,也具有理智的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