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晚清张佩纶提出庄子为屈原凭吊者的观点,颇为新颖奇特,发前人所未发.他先通过"考证"得出庄子为楚人的结论.进而,通过比附庄屈之文,认为庄子每作一文都直接和屈原有关,或有所劝诫,或为之鸣不平,或深痛凭吊.其实,在思想主张、处世原则等多方面,庄屈之间都存在质的差异,二者绝不可能成为惺惺相惜的诤友.张氏之论固然流于穿凿附会,但确属有感而发,其中渗透着他的出身与志向,更是对宦海沉浮的委婉诉说.张佩纶的此种言说方式,在晚清非常流行,有所不同的是张氏旨在寄托人生不幸,而非政治宣传.  相似文献   

2.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陈亮是浙东事功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以“自处于法度之外,不乐闻儒生礼法之论”自居,大胆抨击了道学的虚伪和腐朽,向当时的“义理之学”提出了挑战,勇敢地打出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大旗.他的“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本体论,“以用而见其能否”的实践观,以及“思所以变而通之”的历史发展观在南宋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乡村中心 "的思想是 1930年 1月提出的.而在此前后周恩来也提出了"乡村中心 "思想,用词还更明确.从 1927年底到 1930年八九月间,周恩来从提出"农民割据 "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方式 ",到提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 ",到明确提出"现在中心是在苏维埃区域,不仅党是 [有 ]政权的党,而且有红军、赤卫队,而且是要发展及于全国 ".同时他倡议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 ",统一领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到中央局工作,从而完成了他从思想到实践、由"城市中心 "到"乡村中心 "的思想转变历程.而且他从党中央领导的角度开始党的工作中心转变,因此更具有全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东汉中后期进步思想家。他终生不仕,但却有大鹏之志、治国之材。所以,他“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失得。”其著自名为:“潜夫论”。 从王符所著的思想内容看,他不是那种谋士不成而发诡异骇世之论的墨客,而是达于当时之务,有感而发的思想家。王符的著述,虽然绝大部分是针对当时的政弊、讨论治国安民  相似文献   

6.
郭华清 《历史教学》2004,1(9):23-30
章士钊在清末民初曾经热心追求西方的民主宪政.然而,1920年以后,他对民主宪政的态度开始转变,始而怀疑,继而坚决反对中国搞民主宪政,主张中国实行"业治",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什么原因促使章士钊思想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本文试对章士钊政治思想的转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魏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师夷"思想,将"制夷"与"强国"有机结合起来,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先河.他提出"去人心之积患"与"筹夷情"思想,促进观念的近代化;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的主张,促进外交的近代化;提出"师夷之长技"的思想,促进军事的近代化;主张创办新式工业企业,萌发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向往西方民主制度,萌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此外,他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魏源的"师夷"思想,在中国乃至亚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从"江山之助",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对陈子昂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论述,更深层次地探究陈子昂的纵横家思想向儒家思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兴观群怨"之说,既是孔子诗论的核心,又是我国文学批评的真正开端.历代论诗者,莫不对之进行诠释和阐发.其中虽不乏金石之论,但也不无管窥之见,故仍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笔者不揣鄙陋,试图从春秋赋诗这个特有的历史现象出发,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作些新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之效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析当代意大利政治思想家诺尔贝托·博比奥的"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其要义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必须以自由主义民主政体之维系为根本前提,也因此必须是一种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作者从博比奥对当代各种其他主义和理论的批判切入,尝试重构他庞杂的政治论述,厘清其思想脉络,说明其困难之最主要症结在于对一种韦伯式社会学论述的误用,并设法为他解套.全文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节概述意大利"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主义"传统之历史背景与思想传承;第二节勾勒博比奥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轮廓;第三节检讨博氏在20世纪70年代中对西欧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著名批判,以进一步厘清他为自由主义民主政体辩护的论据;第四节则以博氏关于西方民主体制的诸多负面观点为主轴,更深入地分析他的思想进路与困境;最后,作者提供个人的看法与批评,重新定位博氏思想的贡献,并指出其内在限制.作者判定博氏"综合"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思想传统的尝试并没有成功,但他的民主思考确有不少发人深省之处.  相似文献   

11.
历代对朱熹的解读和评价主要是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着眼的。朱熹关于《诗经》的“淫诗”说可以说是他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和谐与矛盾的一个统一。从此观点中挖掘出他所具有的睿智的文学思想的一隅 ,来揭开其理学宗师的光圈对其文学家身份的遮蔽 ,以便更完整地认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自沉展示了其美学思想的自毁性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错位的“天才观”、变异的“崇高观”和误用的“解脱观”上。它源于王国维受时代环境和个体特质的制约而对康德、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改造”和“误解”上。  相似文献   

13.
从进步史观和“自下而上”历史观两个视角出发,可以清晰地理解霍布斯鲍姆史学思想体系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历史本体论思想。一方面,霍布斯鲍姆进步历史观念的内涵变化轨迹明显;另一方面,基于“自下而上”的历史观,霍布斯鲍姆与其他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共同开创了一种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新模式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肖魁伟 《培训与研究》2010,27(6):54-56,95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文献,也是一篇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哲学文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文艺来源于生活",它体现了毛泽东本人的文艺观。本文主要从他的这种文艺思想的哲学来源入手来探析他的这种"文艺来源于生活"文艺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变著化渐”的形式说三个方面对张载的辩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张载关于“两”、“一”范畴的理论和“动非自外”的内因说对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张载同其他的哲学家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科学地界定张载在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苍蝇》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萨特在文中借鉴神话传说抽象而又全面地表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自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帝l约的方面。其中责任现的提出是对萨特早期绝对自由选择理论的矫正,从而对20世纪西方文学乃至西方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民本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做官前的早年生涯为形成期;官宦时期为深化期和补期;卸官后的晚年为皈依期。其民本思想的内涵经历了“爱人”-“好人”-“修身”的发展过程。民本思想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超人"是一个特殊的语汇,就杰克·伦敦而言,在其思想倾句和作品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为两者的结局都具有"悲剧性"的因素,文章试图从"超人的悲剧"这一特殊的角度,透视、分析作家和其艺术创作中的丰富内函.  相似文献   

19.
朱熹历史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易学见解紧密相连。他从“《易》穷则变”演绎出自己的历史变易理论;他从气运“一盛一衰又一盛”的阴阳循环变易规律,导出人类社会“一治一乱又一治”的历史循环理论;他从形而上去看待阴阳变易,不承认阴阳之理本身能变易,从而推衍出三纲五常亘古亘今万世“定位不易”论。  相似文献   

20.
“九天”说是扬雄以玄为本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扬雄哲学思想乃至文学思想的形成在整体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文必艰深”论则是扬雄重要的文学思想之一,自宋人苏轼对之作了严厉的批评之后,历代批评家大都对它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但很少有人从扬雄思想的整体特征出发对之作认真的分析,更没有人把“九天”说与“文必艰深”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笔者认为扬雄“文必艰深”论本是建立在“九天”说的基础上,并与尚文的时代审美追求相一致,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并非一无是处,以往学者们对它的全面否定是不尽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