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楼,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清幽奇伟、气势磅礴,在中华民族的楼、桥建造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刘鹏 《北京档案》2008,(6):42-43
彭楼建于1272年,元代叫齐政楼,是一座高46.7米、有着重檐歇山顶的建筑,是元大都的中心。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元代鼓楼旧址的东边重建。鼓楼建在一座高高的砖台上,红墙绿瓦,十分壮丽,是古代向全城报时刻的中心。原来定时的计时器是“铜漏壶”,定更的“更鼓”。“铜漏壶”相传是宋代遗物,制作极为精巧。壶内室有四个漏壶,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洱源县第二中学内,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原文庙群包括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杏坛、崇圣祠等建筑,今仅存泮池、状元桥和大成殿。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五开间204米,进深13米,占地面积2652平方米,两层重檐歇山顶抬梁式结构,飞檐流丹,建筑雄伟,形式独特,斗拱、檐梁、檩枋等全采用椿木,两前檐柱悬黑底黄字楹联:"道德为师仁义  相似文献   

4.
赵勇 《西安档案》2003,(6):40-41
西安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坐落于西大街北院门南端,东与市中心南北东西四条大街交汇处的钟楼相望。前几年,市政府规划修建了钟鼓楼广场,鼓楼全貌得以完全展现,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的鼓楼,装饰彩绘一新,更显得古朴雄伟,巍峨秀丽,“晨钟”、“暮鼓”,遥相应和,为古城的传统景观,增添了新的亮色。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原悬挂在鼓楼南北檐下,长  相似文献   

5.
在盛京皇宫中,穿过翊门,有一座矗立在高台之上的三层单檐歇山式建筑,悬挂着乾隆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匾额,这就是凤凰楼.凤凰楼建筑华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独具风格.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每当日出时站在凤凰楼极目远眺便可将盛京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因此"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均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列入其中.凤凰楼作为盛京故宫中具重要地位的建筑之一,不仅因为凤凰楼是整个盛京皇宫中宫殿群的制高点以及其"关外内廷第一门楼"的美称,更是由于凤凰楼曾用于存放历代圣容、行乐图、御宝等皇室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6.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意味着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足迹,它将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连接起来,显示出了民族的连续性和生命力。作为侗民族文化灵魂三宝的大歌、鼓楼、风雨桥正是该族历史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尤其是侗族大歌,其“以歌为媒、以歌传情、以歌见证民族发展轨迹”的方式使其成为侗族人民最具生命力的文化象征,侗族因此也被誉为“最善于唱歌的民族”。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也相继走进村寨的各家各户,媒介中不断重复展现或宣传的现代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价值观念无不冲击着侗乡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相似文献   

7.
钟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从永乐定都北京后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现存的钟鼓楼修建于清代,乾隆《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称:“皇城地安门之北,有飞檐杰阁翼如焕如者,为鼓楼。楼稍北,崇基并峙者,为钟楼……二楼相望,为紫禁后护。”钟楼撞钟报时,鼓楼击鼓定更,几百年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由于钟表的普及,钟鼓楼结束了它们的报时使命。  相似文献   

8.
后门桥畅想     
金声 《北京档案》2002,(11):54-55
如果站在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上,往正北俯视,就会看到:从景山下边的后门,到正北的钟、鼓楼之间,有一条笔直的洋灰路,约一公里长,这就是地安门内大街.大街的南口有两座古洋结合的大厦,一东一西,造型规模一样,在蓝天阳光下非常壮观,两楼间那条宽阔的马路,直达雄伟的鼓楼墙下,在这条公路间,有一座古石桥隐约可见,那就是北京著名的后门桥.  相似文献   

9.
清崇德二年(1637年),在中央路(中街路)与正阳街、中央路与朝阳街两个交叉口上,修筑了钟楼、鼓楼。钟楼居东,鼓楼居西,此二楼之间长174丈,宽3丈5尺,命名为“四平街”(四季平安之意),因地处中央,也称“中街”。钟、鼓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的建与毁 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有550多年历史.天安门位于北京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的交接处,面对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年),建成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城台高十余米,城台涂朱,辟五券门,中门为皇帝出入,其它四门亦按官品等级规定出入,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外绕汉白玉石栏,重檐歇山顶、铺黄琉璃瓦,通高33.7米.由于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起名承天门.沿用唐代皇城正门旧称,城门五阙,为三层重檐木结构牌楼.天顺元年(1457年)被焚,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后,为9间门楼,明末又遭兵焚.  相似文献   

11.
<正>大观楼的由来大观公园,历史上又称"近华浦",位于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与西山太华山隔水相望而得其名,是昆明市民喜爱游览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中国十大名楼之一的大观楼就坐落于大观公园内,其楼呈三重檐四攒尖顶样式,底层面阔17米,进身10米,占地17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以四根通柱支撑,上绘有地方特色的雅五墨彩绘,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的建与毁   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有550多年历史.天安门位于北京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的交接处,面对天安门广场.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年),建成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城台高十余米,城台涂朱,辟五券门,中门为皇帝出入,其它四门亦按官品等级规定出入,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外绕汉白玉石栏,重檐歇山顶、铺黄琉璃瓦,通高33.7米.由于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起名承天门.沿用唐代皇城正门旧称,城门五阙,为三层重檐木结构牌楼.天顺元年(1457年)被焚,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后,为9间门楼,明末又遭兵焚.……  相似文献   

13.
北京钟楼和鼓楼是古都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起点的两个单体建筑物,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地安门大街北端.钟楼在北,鼓楼在南,占地约13000平方米.1925年在鼓楼成立京兆通俗教育馆,楼上展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屠杀人民和抢劫财物的图片、实物与模型.1946年鼓楼为北平市立第一民众教育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人民文化馆.1958年改为东城区文化馆.1984年对鼓楼进行大规模修缮.1986年成立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1987年5月1日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4.
<正>凤凰楼,清代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内主体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三层单檐黄硫璃瓦绿剪边建筑,矗立在近四米高的石砌合基之上,是整个宫殿建筑群的制高点,是当时整个盛京城的最高建筑,誉为留都十景之首,"势并齐云远眺真,凤凰楼上凤来滨。五塔屏藩留迹古,高峰一瞥入苍纹。"它是观赏日出日落、城外辽塔及皇太极敕建东、西、南、北四塔的最佳处所,美景尽收眼底。根据辽宁省档案藏《满文老档》、《黑图档》等满汉文档案的记载可知,原盛京皇宫内有翔凤楼、飞龙阁两座交相辉映的  相似文献   

15.
<正>穿心鼓楼——昆明市民耳熟能详的地方,一个被公交车和地铁列车频频呼叫的站点。然而,很多人不禁要问:穿心鼓楼究竟在哪里?60多年以前,穿心楼巍然耸立于现今北京路与穿金路、圆通大桥东口交汇处。这是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建筑,下部基座为砖砌的城门瓮洞,四方均开有拱券门,内设十字对穿甬道,供车马行人通过。上部为传统土木结构庙堂式建筑,厅堂内早年悬置大鼓,以击鼓为号,用于传报军情、灾情,或报送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来到首都天安门,望见那城楼重檐上悬挂着令万众瞩目的庄严富丽的国徽,望见城楼红墙上两条巨幅标语,就想起它的主要设计者和书写者--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美术家钟灵.  相似文献   

17.
<正>登村魁阁戏台坐落于剑川沙溪镇段家登村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台顶梁上题"清光绪癸卯年大吕月下浣毂旦重修",既光绪二十九年(1903)。魁阁为三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戏台设于二层,平面呈凸字形。戏台由四根木柱支撑,台口两根外柱立于一对造型生动的石狮上,木柱上书楹联:"水秀山青何处得琼楼  相似文献   

18.
侗族婚俗中最为凸显的是"姑舅表婚"和"不落夫家",在今天的侗族生活中都已经较为鲜见,但作为民族的记忆却深深烙在了侗族人们的灵魂深处,其不仅是侗民族的符号,同时,承载着侗族人们经历过的婚姻前后整个年轻时段的快乐与痛苦。以侗族婚俗为代表的侗族婚姻文化不仅记载着侗族对婚姻的理解,同时,也负载着侗族以婚姻为纽带的盘根交错的社会关系。侗族婚俗发展的历史,可以视为侗族社会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这里生活着侗族、苗族等,其中侗族人数达到100多万,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新兵”———记云南日报总编辑孙官生小舟我到达云南日报的时候,报社正在搬家,从70年代的四层老楼搬到刚刚完工的28层新办公大楼里。报社的工作人员都行色匆匆,脸上也全都是一副很兴奋、很有干劲的样子。总编辑孙官生在新楼20层的宽敞办公室中和我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