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忽必烈     
一蒙古统治者,以其所向无敌的铁骑踏进了中原,消灭了女真族的金王朝,占有了大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之后,继续南渡灭宋,统一全中国。在蒙古贵族看来,为了巩固统治秩序,建立一套适应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政治经济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历史使命落在蒙古族杰出的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的身上。忽必烈在位期间,在中原士大夫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改革与建树,为元代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初入中原时的蒙古族所处的社会比汉族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要落后得多,由军事长  相似文献   

2.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及元朝的统一。难点是蒙古族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形成,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以及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斗争之间的关系。一蒙古族的兴起关于蒙古族的兴起,教材里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一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一是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推行“领户分封”制。教材首先叙述了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蒙古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蒙古来自室韦。室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北方,人种、语言、文化属东胡系统。唐  相似文献   

3.
元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它的存在虽只有八十九年,但是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上却起过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忽必烈统治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尤为显著。目前还没有人系统论述元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本文拟就从蒙古诸部统一开始到元朝灭亡时的科学技术成就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全真教经过短暂发展,迅速成为金元时期北方第一大教,由于其发展势头过快,与当权者和其他宗教产生了矛盾和摩擦,在忽必烈潜邸时期,全真教和佛儒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者的压制下,全真教发展的势头得到一定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纪念郭守敬     
今年是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诞辰765周年和逝世680周年.纪念郭守敬,以此来缅怀先贤,激励来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金、元之交,北部中国的广大地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群众在死亡线上挣扎.邢台人刘秉忠在危难之世,身体力行,探索兴国、治世、救民之道,并且培养出了两个好学生郭守敬和王恂.在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及其以后,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建议,都被忽必烈所采纳,帮助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元朝,这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郭守敬和王恂则积极从事科学和教育工作,培养蒙古贵戚子弟接受先进的汉族封建文化,并  相似文献   

6.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各兄弟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回答1~2题:1.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春节晚会祥和隆重,云南省的蒙古族特地组团赴会祝贺。云南省蒙古族的历史最早和下列哪一史实相关A.忽必烈征服大理B.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C.皮罗阁统一六诏D.元朝设云南行省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广西壮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A.民族平等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团结D.民族共同发展“位卑未敢忘国忧”,这是无数志士仁人的突出品格,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7.
一、元代文学元代是我国蒙古族掌握政权的一个朝代.十三世纪初的宋金对峙时期,地处北方的蒙古族在铁木真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战争,统一了其他部落,创立了蒙古帝国.其后,把势力向南发展.1234年,其子窝阔台消灭了金国.1271年,其孙忽必烈称国大元.1279年灭宋,统一了全中国.元朝建立以后,由于民族间的复杂关系,使这个时期的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星现出一种特殊状态.在政治上,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出现大量的奴隶劳动,城市商业畸形发展;文化方面,一段时间停止科举制度,传统的儒家思想被忽视,知识分子社  相似文献   

8.
16世纪中期,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逐渐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对蒙古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蒙古民族的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乌兰夫在主持内蒙古地区工作时提出的关于喇嘛教与社会、民族发展相适应的宗教改革思想,使蒙古族人民获得一次社会解放、生产力解放和思想解放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13世纪,蒙古人崛起,建起了一支骠悍的骑兵部队。到元世祖忽必烈,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和今蒙古共和国等广大区域。元军以骑射见长,被称为“马背上的帝国”。传说有一天,忽必烈统率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次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顿时想起家乡的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生火杀羊。不想水刚烧开,羊刚杀完,就有哨兵来报,说敌军正向这边开来,仅有10里之遥。此时忽必烈饥饿难捱:“拿羊肉来!”要吃清炖羊肉是来不及了,伙夫知道,忽必烈脾气暴躁,弄不好要丢脑袋。于是他眼急手快,赶紧切了一些薄薄的肉片,放到滚开的锅里。一看肉片变了色,就赶紧捞…  相似文献   

10.
元朝的国子学是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因袭汉族旧制创建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蒙古贵胄子弟而设立的。元朝国子学的兴办和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创建阶段,成宗到顺帝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发展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
元朝的国子学是元朝统治入主中原后,因袭汉族旧制创建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蒙古贵胄子弟而设立的。元朝国子学的兴办和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创建阶段,成宗到顺帝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发展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元甘肃行省诸驿道考胡小鹏蒙元时期全国大统一以后,传统的河西走廊通道重新畅通无阻。早在成吉思汗征讨西夏之时,察合台部将按竹迩就已设置了从删丹通往察合台兀鲁思中心阿力麻里的驿路,此后经过历代蒙古统治者的不断增置完善,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河西境内的驿站系统...  相似文献   

13.
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一课里,在叙述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及后来的情况时,正式本重新归纳内容分了段落。这是为什么? 答:正式本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三段,即:一段讲铁木真统一蒙古和蒙古汗国的建立及其作用;一段讲蒙古汗国的对外扩张;一段专讲蒙古灭金和对南宋的战争。这样分段,不仅脉络清晰,而且把不同性质的内容分开来讲,更容易讲清楚,学生也易于接受。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这对蒙古族的发展是个巨大的贡献,值得肯定。蒙古汗国的对外扩张,给亚洲、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无论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在蒙古族历史上,都是应当否定的。至于蒙古灭金和发动对南宋的战争,这是我国内部各民族的争端,同蒙古的对外扩张,性质完全不同,所以应当分开来讲。  相似文献   

14.
蒙哥汗统治时期对忽必烈封地发动的"阿蓝答儿钩考"是大蒙古国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它通常被认为是蒙古本位主义的"保守派"以打击倾向汉化的忽必烈势力为目的而发动的财政审计(理算、会计)。然而,仔细考察其制度渊源不难看出,这次"钩考"与唐宋传统的"勾覆"制度鲜有共同之处,而更接近蒙古断事官的yārghū司法,所谓"钩考局"不过是yārghū法庭的别称。"阿蓝答儿钩考"其实是大蒙古国权力中枢对忽必烈藩府在河南、陕西等处任命的诸司官员发动的贪污税赋和渎职的司法调查程序。大蒙古国的断事官集团在这场蒙哥与忽必烈之间的权力斗争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在辽金时旧城的东北面建造大规模的新城和宫殿,号称大都。在忽必烈汗迁都大都的同时,蒙古帝国已经分裂成为五个大“兀鲁思”(Ulus汗国,领地),元朝皇帝仅只在名义上是这一联合体的最高统治者,其他四大“兀鲁思”(金账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已经各自执行了独立的政策,蒙古大汗实际上也无力过问他们。在十三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作为蒙古帝国宗主君的元朝皇帝,其权力只及于直辖地(蒙古、汉地)以及别失八里、畏兀儿之地。十三世纪初叶中国的封建分立局面:北方的金朝,南方的宋朝,西北方面的西夏以及西辽,西南方面的大理以及吐蕃等地区,却因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借用军事上的强力造成了一个新的综合的统一王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蒙古地区危机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蒙古地区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渗透,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各类矛盾的交织和激化,酿成蒙古地区的动荡不安。而蒙古"新政"的举措失当,则加大了蒙古对清廷的离心力;由于蒙古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沙俄对蒙古地区觊觎已久,其对蒙古地区脱离中国地区运动的煽动,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对事态发展起了决定作用。本文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蒙古地区危机的原因,阐述了危机的过程,揭露了沙俄阴谋侵占我国蒙古地区的野心。  相似文献   

17.
《新高考》2007,(10)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部落后,又向西征伐并连连得胜,疆土扩充到中亚一带;他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不仅大力向中原地带发展,而且多次向东方邻国发动进攻。  相似文献   

18.
十三世纪初,铁木真成吉思汗依靠强大的军队,形成了蒙古政权。公元一二二七年灭掉了西夏。在蒙古向西夏和金与南宋用兵作战的时候,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山,由其儿子窝阔台继为大汗。公元一二六○年忽必烈自立为大汗,一二七一年定国号为元,一二七九年灭南宋。元朝的统一为中原地区和边疆各兄弟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在客观上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尤其元比较重视农牧业等经济的发展。固原地区在元时期,隆德县地入静宁州,化平(今泾源)入华亭县,原镇戎州东山、三川县并入镇原州,另与旧镇戎州之开远堡(今开城乡),置开成府(路)。因为宋、金时代  相似文献   

19.
开展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思潮研究,阐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这是深化研究的必经阶段,本文从四个方面,分别对10—13世纪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的史料情况、阿兰豁阿、孛端察儿、海都时代的政治、天命论思想、成吉思汗时代及至蒙哥时代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忽必烈时代的政治思想概述之。  相似文献   

20.
辽宋夏金元(公元906年——公元1368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明显的特点,便是:北方的几个少数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在历史上崛起,表现得十分活跃,因而这一个时期既是民族矛盾扩大的时期,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直到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之前,长期处于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或对峙的局面。其中汉族先后建立的北宋、南宋王朝把封建经济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呈现出隋唐以及隋唐以前从未有过的新气象;各个少数族建立的政权对开发我国东北、北方和西北边疆地区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一些杰出领袖可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理当给予应得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